關羽張飛為何沒有封王,背後的原因劉備一輩子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關羽、張飛從劉備涿州招兵時候,便可是跟隨劉備,此後平定黃巾叛亂,徐州鬥呂布戰曹操,三兄弟南征北戰,最終赤壁之戰抓住機會,才得以有了荊州四郡,名義上還是屬於劉琦的。

此後關羽鎮守荊州,張飛入川助劉備奪取西蜀,漢中之戰後,劉備的蜀漢實力達到巔峰。此後劉備進位漢中王,建立西蜀政權登基為帝,而始終沒有對這兩最初跟隨自己南征北戰、四處漂泊的好兄弟封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關羽張飛為何沒有封王,背後的原因劉備一輩子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劉關張三人親如兄弟


一個不能說出來的歷史原因

漢光武劉秀的東漢建立之後,便吸取了西漢七國之亂的教訓,對諸侯王國嚴格控制。劉氏宗親同姓王都需要嚴格控制,更不會分封異姓王了。

到了東漢末年,政治腐敗,曹操迎回漢獻帝之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漢朝的皇帝位了傀儡。面對實際控制政權的曹操,無助的漢獻帝只能一味的封賞,企圖以此來爭取不被曹操加害。於是對丞相曹操先封魏公,此後又封魏王。


關羽張飛為何沒有封王,背後的原因劉備一輩子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魏王曹操


而魏王的封地、勢力遠遠超過了漢獻帝這個傀儡皇帝,於是最終發生了曹丕篡漢的事情。

在看劉備的發跡之路無非是在跟隨曹操的腳步,奪取漢中自稱漢中王,曹丕稱帝后不久,劉備也即位稱帝。

由此可見,東漢末年的封王,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都是自封的,封王便是等於告訴天下,自己要做皇帝了。


關羽張飛為何沒有封王,背後的原因劉備一輩子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劉備


劉備一生的口號是“匡扶漢室”,自然不能做與東漢舊制度相違背的事情,也就不能給任何人封王了,即便是關羽、張飛這中親如兄弟的蜀漢元老。

蜀漢政權內部原因

漢中之戰後,劉備從漢中王到即位稱帝,帝張飛、馬超、黃忠對封了侯爵,五虎上將中唯獨趙雲還沒有爵位,關羽沒有加封爵位。


關羽張飛為何沒有封王,背後的原因劉備一輩子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趙雲


趙雲沒有爵位是與他個人工作性質有關,趙雲一直都是劉備親兵的統領,只有在劉備親征的時候,才會隨同出征。僅以軍功而言,趙雲並不是特別多,況且此時成都派系之爭嚴重,劉備也不能偏心趙雲。

對於關羽沒有加封爵位,其中卻是大有文章。

關羽從許昌曹操處,千里護送而為嫂夫人尋找劉備,赤壁之戰後,鎮守荊州四郡。其實,從關羽此次回來,劉備便逐漸能感覺到關羽的變化,尤其是在劉備自封漢中王之後。

在關羽心中,他沒有投降曹操,而是投降了漢室,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關羽忠心與漢室。而劉備此時將自封漢中王合法化,便是違背了“匡扶漢室”的理念。以至於關羽會做出北伐曹魏的舉動,而成都卻沒有任何反應。


關羽張飛為何沒有封王,背後的原因劉備一輩子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關羽


關羽自許都回來之後判若兩人,劉備當然能感受到他內心的那種變化。想想自己當初,不正是用“匡扶漢室”那個誘人的理想,將關羽、張飛籠絡到自己賬下的嗎。

換言之,關羽並非終於劉備,而是終於漢室。所以,劉備在關羽生前是加官不進爵,死後同樣不該封關羽爵位,這也是對關羽的尊重,同時也成全了關羽忠義知名。

當初曹操封關羽為壽亭侯的時候,關羽為自己爭取了“漢”字,劉備當然明白關羽內心的想法。不加封、不改封,雖然漢壽亭侯級別不高,但卻是忠義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