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客家——客家釀豆腐

客家釀豆腐是一道客家名菜,在過去只要有宴席必有此道菜,而客家人好客,無論是在家還是去餐館招待親朋好友,桌上必有一道客家釀豆腐。"釀"是一個客家話動詞,表示"植入餡料"的意思,"釀豆腐"即"有肉餡的豆腐"之意。

做客家釀豆腐時,把豆腐斜切成約一寸見方的三角塊,投入油鍋中炸一會,再橫切開,在裡面塞入豬肉、糯米、大蒜、五香、辣椒粉等拌成的半熟佐料,吃時再撒上些胡椒麵、蔥花,其味鮮美無比。釀豆腐鮮嫩滑香、營養豐富,是客家人過年的保留菜式。

客家釀豆腐根據口味不同,可以有多種做法,現在獻給大家:

做法一:三角形狀的客家釀豆腐


舌尖上的客家——客家釀豆腐


主料:客家滷水豆腐或者是客家石膏豆腐,約500克即可。

餡料:豬肉/魚肉/雞肉均可,約200克,幹香菇5個。

調料:鹽、胡椒粉、醬油、香菜

製作步驟:

1、把肉、香菇剁餡料,加入適量的鹽、醬油、胡椒粉調和。

2、把豆腐對半切開。

3、用筷子將豆腐三角形長邊處劃開一道口子,然後在將肉掐進豆腐口子裡。

4、豆腐一一釀好放在碟中,接著準備煎豆腐。油鍋要熱、油要多,直接把整碟豆腐順著倒入鍋中。撒入適量的鹽,用微火煎。

5、豆腐小火煎至一面金黃,把豆腐鏟入砂鍋中,加入高湯、適量胡椒粉,如果有紅曲也可以加入少量,微火燉。

6、稍長時間微火燉,嚐嚐豆腐裡面熱了,即可加入香菜即可起鍋食用。

注意:如果沒有砂鍋,可以直接用煎豆腐的鍋燉,但是加入湯後必須把豆腐都鏟鬆動,否則容易焦。

做法二:釀豆腐丸


舌尖上的客家——客家釀豆腐


主料:豆腐1000克、五花肉400克

輔料:新鮮香菇100克

調料:大蔥、豬油、鹽、 胡椒粉、醬油、澱粉、香油

製作步驟:

1、豆腐用筷子攪成泥,加鹽攪勻,用淨粗眼白布濾去水分;

2、豬肉剁成泥;

3、蔥去根鬚洗淨,切成碎末;

4、香菇去蒂,洗淨,擠幹水分,剁成泥;

5、將豬肉泥加香菇泥、蔥末、澱粉、鹽、醬油、胡椒粉、豬油攪成膠狀餡;

6、取豆腐泥適量放在手心上,再取適量餡放在豆腐泥中央,包成丸子,如此逐一做好;

7、鍋置中火,加豬油適量,燒至七成熱,將豆腐丸子逐個放入鍋中煎呈金黃色,再加豬油,翻煎另一面;

8、 另鍋放入上湯、味精、精鹽、醬油、豬油煮沸,將煎好的丸子倒入煮5 分鐘,至湯汁略幹,出鍋;

9、丸子排於碗內,倒入原汁,用猛火蒸5 分鐘,取出合在盤內;

10、將蒸丸子的湯汁倒進鍋內,加水澱粉勾兌,澆在丸子上,再淋上香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做法三:魚香釀豆腐


舌尖上的客家——客家釀豆腐

主料:板豆腐、瘦肉、魚肉、蝦米、鹹魚肉、白菜

輔料:蔥、姜

調料:麻油、胡椒粉等

製作步驟:

1、瘦肉、魚肉分別剁爛,蝦米浸軟切碎,鹹魚切碎,蔥切粒。將各材料放大碗中,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待用;

2、 白菜摘好洗淨,放入油、鹽、滾水中灼熟盛起;

3、 豆腐沖洗滴乾,一開為四份,用匙羹挖去少量豆腐,灑上少許生粉,釀入魚肉,放入油鑊中煎至微黃色盛起;

4、燒熱瓦鍋,下油一湯匙爆香薑片,加入上湯煮滾,放入白菜、豆腐滾片刻,下芡汁炒煮,滾即可原煲上桌。

網友們,有空請試試自己做一鍋客家釀豆腐給家人嚐嚐哦,一定美味,家有遠方客人來,請以客家豆腐招待,一定讓客人讚不絕口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