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园区的现状类型与发展前景

目前被世界普遍认同的“物流”是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所定义的:“

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运动和储存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园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现代物流园概况

01

物流园区是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

目前,国内物流园区分类主要以经营主体、产业依托、功能定位、需求等划分。其中物流园区按经营主体能划分为政府主导型物流园区和市场主导物流园区,中国的物流园区主要以政府主导型物流园区为主。

从开发模式来看,物流园区建设开发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政企联合开发模式3类。

政府主导模式由政府统筹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负责园区内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园区招商引资。

现代物流园区的现状类型与发展前景

(无锡西站物流园区)

企业主导模式由企业依托于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品牌影响力,吸引上下游产业及相关物流企业集聚,形成物流产业集聚区。

现代物流园区的现状类型与发展前景

(南京雨花物流基地的苏宁云仓)

政企联合开发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整合,通过政府与主导企业之间协调,共同推进物流园区的开发与建设。

现代物流园发展现状

02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第五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2018)》数据显示,截至调查结束,全国包括运营、在建以及规划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1638个,较第四次调查(2015年)增加428个。

据统计,自第一次调查(2006年)以来,我国物流园区数量保持增长,在2015年时数量超过千个。

从分布情况来看,物流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空间集聚的外在表现,其规划布局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据《第五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2018)》显示,东部地区在营物流园数量占比最大。

东部地区率先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起步早,截至调查时已有75.7%的园区进入运营状态。西部地区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速加快,物流园区进入规划建设快速发展期,规划和在建园区占比分别为15.9%和22.8%,高于其他地区。

分省市来看,截至调查时,全国物流园区总数最多的分别为山东省、江苏省以及河南省。其中,山东省、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具有物流产业发展的地区优势。

现代物流园区的现状类型与发展前景

(苏州普洛斯物流园)

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铁路、公路、航空构成了通达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其中,郑州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中国境内最大的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是国内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双十字”中心。

整体来看,全国物流园区包括在营园区、在建园区以及规划园区。与第四次统计数据相比,2018年在营、在建、规划物流园区数量均增加。

据调查显示,2018年全国物流园区中,在营的物流园区有1113个,占68%;在建的物流园区有325个,占20%;规划的物流园区有200个,占12%。

现代物流园类型

03

目前,我国现代物流园类型包括综合型物流园区和专业型物流园区。

综合型物流园区是指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依托交通枢纽、商贸集聚区、产业园区、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口岸等重点建设一批具备多式联动功能、干支运输有效衔接、物流组织化程度高、技术水平先进、公共服务能力强的综合物流园区。

专业型物流园区是指依托商贸集聚区、产业园区、开发区、进境指定口岸等,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型物流园。

现代物流园区的现状类型与发展前景

(京东亚洲一号分拣中心)

目前,这类物流园主要以依托产业发展为主,基于快递、生鲜产品、汽车、医药等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发展。

现代物流园发展驱动因素

04

2019年上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在稳步增长的经济背景下,物流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策支持方面,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支持物流园区的发展。计划提出,要推进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物流园区建设,加强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加快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

行业环境方面,2019年1-5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12.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比1-4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从构成看,工业品物流总额101.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增速比1-4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5.7万亿元,增长1.8%,回落0.7个百分点;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19.1%,回落0.7个百分点;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增长13.6%,回落2.8个百分点。行业环境总体向好。

行业景气指数方面,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19年6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9%。当前物流运行继续保持活跃,增势略有趋缓。分品种看,木材、有色、化工和矿产品等继续保持增长;受电商企业年中促销活动拉动,食品、家电、化妆品、日用品等与民生相关的产品物流需求增加。从行业看,快递快运业、水上运输业等行业延续增长态势。

我国快递量的持续攀升也带动了物流园区的发展,尤其是专业型快递物流园。“十三五”以来,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增长,正以每年100亿件的增幅见证国家发展进程。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大关,快递年支撑网络零售额已近6.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超过19%,成为新经济的代表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

现代物流园区的现状类型与发展前景

此外,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加快应用,库存前置、智能分仓、科学配载、线路优化等技术革新也推动了现代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升级,现代物流园区正向着智能化、专业化、高效率等方面发展。

现代物流园前景

05

未来一段时期,正是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也是新旧动能转换,赢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时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将深刻影响物流园区发展,助力物流园区智慧化转型,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将迎来新机遇。

全面连接。通过信息互联网和设施物联网,加快园区业务线上化转型,推动物流园区全面接入互联网,以信息互联、设施互联带动物流互联,打造在线物流园区,助力线下物流园区创新业务开展。

数字转型。

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实现物流园区数据可采集、可录入、可传输、可分析,实现一切数据业务化,打破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提升物流数字化水平,再造物流园区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

智能升级。瞄准高标准仓储设施标准,满足高增长、高附加值物流服务需求,加快推进物流园区机械化、自动化、智能水平,提高园区整体运作效率,逐步用机器替代人,改变传统物流园区的运作方式。

产业融合。通过信息互联互通,加强物流园区与产业集聚区的融合发展,集中制造商贸业的采购、分销、物流、维修等非核心业务在物流园区集中,提升产业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助力区域经济价值链升级。

平台开发。深入推进互联网与物流园区融合发展,推动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技术升级、功能升级、模式升级,打造物流园区互联网平台,发挥网络效应,集聚更多物流资源和目标用户,打破园区区域限制和分工体系,重构物流园区商业模式。

物流园区是联系产业上下游的纽带,是各项物流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布局对于经济、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5G技术、智能科技、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的涌现,物流园区的建设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腾讯、阿里、京东、苏宁等纷纷进军物流行业,数字化、专业化、智能化将是现代物流园区的发展方向。未来的物流园区将以需求为导向、市场为核心,以专业化服务为重点发展方向,推动城乡经济发展、整合优势资源、改善城市环境,促进行业的革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