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2019年全人群死因報告出爐:85%死於慢性病 肺癌是“首惡”

日前,瀘州市2019年全人群死因監測年度分析報告出爐。去年,導致瀘州市死亡的疾病中,惡性腫瘤排在第一位。在惡性腫瘤中,肺癌、肝癌、結直腸癌與食管癌佔全市腫瘤發病的55.76%,佔全市腫瘤死亡的68.35%;其中肺癌尤為突出,同期粗死亡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在男性與女性發病與死亡構成中顯著高於其餘惡性腫瘤。

癌症真的有這麼可怕嗎?癌症是一類嚴重危害群眾健康的慢性病。從現在開始,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

惡性腫瘤報告

記者從瀘州市疾控中心瞭解到,惡性腫瘤已成為瀘州市城鄉居民的主要死因之首。

惡性腫瘤發病排名前十的分別為:肺癌/肝癌/直腸癌/食管癌/乳腺癌/子宮癌/胃癌/結腸癌/甲狀腺癌/腦神經系統腫瘤。

肺癌發病與死亡位居榜首,在男、女性惡性腫瘤中均居於首位。

男性惡性腫瘤死亡構成中,肺癌高於其餘前九位惡性腫瘤(肝癌、食管癌、直腸癌、胃癌、結腸癌、前列腺癌、鼻咽癌、膀胱癌、腦神經系統腫瘤)。其中,呼吸與消化系統腫瘤是瀘州市腫瘤發病與死亡的主要構成,以肺癌、肝癌、結直腸癌與食管癌為主要腫瘤。

監測顯示,部分惡性腫瘤比2018年的發病率、死亡率增幅較高。結腸癌、甲狀腺癌發病率均有所增長,唇口腔和咽惡性腫瘤、胰腺癌、淋巴瘤與多發性骨髓癌死亡率增長。

不僅如此,女性常見惡性腫瘤呈上升態勢。

發病率排名前十的惡性腫瘤包括:肺癌、子宮癌、乳腺癌、直腸癌、肝癌、甲狀腺癌、結腸癌、胃癌、卵巢癌、腦神經系統腫瘤。

女性常見的子宮癌、乳腺癌、甲狀腺癌、卵巢癌發病率明顯增長,尤其是子宮癌、乳腺癌死亡佔比較高。

瀘州2019年全人群死因報告出爐:85%死於慢性病 肺癌是“首惡”

袁為連/製圖

60歲以上人群佔總人群死亡構成的82%,系統大類死因以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為主,單病種死因以腦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心臟病居前。

2013年至2019年,瀘州市慢性病死亡率呈持續上升趨勢。腦血管病一直居瀘州市單病種疾病死亡的首位,糖尿病死亡率連續七年上升,尤其以女性更為突出。

故事一:心態樂觀 她患癌22年依然正常生活

一直以來,大家把癌症與“絕症”和“不治之症”掛鉤,認為一旦患上癌症就等於必死無疑,但現在“談癌色變”已成為歷史,癌症現在不再是不治之症。

腫瘤真的有那麼可怕嗎?有的腫瘤,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很快結束生命。而有的腫瘤,確診後,積極科學治療,延長生命週期並非個案。

唐女士患乳腺癌22年,中途還復發過一次,如今依然正常生活,是什麼讓她堅持到現在呢?22年前,唐女士發現右側乳房長了一個包塊,她去醫院檢查,確診是乳腺癌。和其他病人一樣,她一開始焦慮萬分,甚至無法接受。在經歷過手術、化療等持續治療後,唐女士恢復得很好,一如既往地工作和生活。

去年6月,唐女士無意中發現左側乳房異樣,又長了一個包塊,會不會是乳腺癌?唐女士有些擔心,但能坦然地接受生病的事實。她到醫院及時手術,術後4次化療,身體各項指標正常,多次複查並沒有發現腫瘤復發轉移。

故事二:配合治療 他與腫瘤抗爭12年

無獨有偶,67歲的林先生和縱隔惡性腫瘤抗爭了12年。2008年早春,林先生因吞嚥困難、動則氣喘,到醫院就診,確診為縱隔惡性腫瘤晚期,無法手術,建議回家療養。林先生和家人沒有放棄治療,在市內一家醫院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吞嚥困難及氣促症狀明顯緩解,複查胸部CT縱隔包塊明顯縮小。

2011年秋天,林先生髮現右頸部長出包塊並逐漸長大,聲音嘶啞、飲水嗆咳。這次,林先生的體內活檢,確診轉移性低分化癌。“相信醫生的,配合治療。”年近70歲的林先生遵從醫生的治療方案,接受縱隔腫瘤及頸部轉移瘤行放療。

“化療的過程並不輕鬆,但堅持下來就能看到希望。”如今,林先生健康地生活,每天買菜做飯、洗衣拖地,還能照顧老伴。

權威忠告:癌症是嚴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病

“癌症是一類嚴重危害群眾健康的慢性病。”瀘州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專家稱,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

日常生活中,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吸菸、肥胖、缺少運動、不合理的膳食習慣、酗酒、壓力過大、心理緊張等都是癌症發生的危險因素。菸草控制、提倡健康飲酒、合理膳食、避免高脂飲食、保證膳食纖維攝入、適當增加體育鍛煉、保持心態平衡等,都能有效預防惡性腫瘤。對女性高發腫瘤提高“兩癌”篩查力度,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減少此類腫瘤造成的疾病負擔。

專家稱,癌症雖然不會傳染,但一些致癌因素是會傳染的。比如,一些與癌症發生密切相關的細菌(如幽門螺桿菌)、病毒(如人乳頭瘤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會傳染的。通過保持個人衛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種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關的細菌和病毒,從而預防癌症的發生。癌症患者要到正規醫院進行規範化治療,不要輕信偏方或虛假廣告,以免貽誤治療時機。

川江都市報記者 周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