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豬王”,主人捨不得殺還細心照料,時常殺雞為它補身子

引子

隨著時代發展,養寵物的越來越多。其中以養狗、貓為多,至於說老虎、獅子等猛獸,都是戰鬥民族飼養的。而豬、蛇等動物,雖說有人養,但是比較少見。

浙江“豬王”,主人捨不得殺還細心照料,時常殺雞為它補身子


浙江“豬王”

雖說把豬當寵物,比較少見,但也並非沒有。高老漢家裡面有一頭“豬王”,就被高老漢當做寵物一樣,細心照料。

高老漢的這頭“豬王”,最開始飼養的時候,也是抱著“養大吃肉”的想法。平日裡,高老漢都是給豬喂一些精飼料,所以豬長得快一點。在短短半年時間,豬就長到了200斤。若是按照平常來算,當豬長到200斤左右,賣掉是最合適的。

但是高老漢並沒有賣掉,而是繼續按照之前的方法飼養。一年之後,也就是年關將近的時候,高老漢家的豬已經長到400斤左右。村裡面都以為高老漢會殺豬吃肉,但是高老漢並沒有殺掉這頭豬,甚至於,高老漢會時常殺雞給豬吃。

村裡人哪裡知道,高老漢這是把這頭豬當成了“寵物”,並沒有殺豬的想法。看高老漢的樣子,打算一直養著這頭豬。村裡人就十分奇怪,紛紛勸高老漢把這頭豬殺了,甚至不少人還給了定金,就是想分一點肉。

浙江“豬王”,主人捨不得殺還細心照料,時常殺雞為它補身子


極少養寵物豬的原因

其實村裡人有這種思維,並不奇怪,甚至顯得頗為正常。豬,和人類有著極深的淵源。根據相關歷史記載,家豬出現的年代最早可見於9000多年前的土耳其東南部。至於說中國的養豬史,則長達上萬年。根據先秦時代的甲骨文翻譯而來,商周時期,養豬的方式就比較系統化。在長達五千年的飼養環境中,人類已經形成了“餵養幼崽、養大吃肉”的固定模式。

也就是說,豬從出生就註定了命運,那就是被吃。正因為豬,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之一,所以把豬當寵物的,還是比較少見。尤其是在農村,這種現象更加少見。

浙江“豬王”,主人捨不得殺還細心照料,時常殺雞為它補身子

在農村,都有殺年豬的習慣。每逢過年,三兩戶人家,都會屠宰豬,或製成臘肉、或灌香腸等等。豬,幾乎和春節是並存,這也是中國經過千百年的發展,最終形成的一種傳統文化。所以每家每戶幾乎都會飼養一頭豬,從小養到大,等到過年的時候,殺掉吃肉。

像高老漢這樣,養豬不殺,村裡人就覺得他是傻子,閒著沒事幹。因此才會引來異樣的眼光,但是高老漢並不在意。

浙江“豬王”,主人捨不得殺還細心照料,時常殺雞為它補身子


皈依佛門、遠近聞名

高老漢的細心照料下,這頭豬的體重一路飆升,最終破千,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豬王”。千斤的豬王,就不單單是一頭豬那麼簡單了。不少人想要買下這頭豬,有人是因為豬的體格剛好適合大型宴席,有人是因為好奇。

要是高老漢這個時候賣掉這頭豬,雖說不賺,但肯定是不虧的。但是高老漢一直沒有賣,直到寺廟僧人路過,這才有了轉機。寺廟僧人聽說了這件事,認為這頭豬也算有造化,和佛有緣,就請求高老漢將這頭豬賣給他。高老漢在思慮一番之後,同意了僧人的請求。從此這隻寵物豬,就變成了一隻“佛門豬”!數年餵養之後,豬的體重已經高達1800斤。只是此時的豬已經9歲高齡,也就相當於人類的百歲,算是走到了暮年。

浙江“豬王”,主人捨不得殺還細心照料,時常殺雞為它補身子

不久,豬王病逝於寺廟。因為與佛有緣,寺廟專門為這頭豬辦了一場法事,為其超度。超度的當天,寺廟周圍不少人慕名前來,為其祈禱。畢竟一頭超過1800斤的豬,活了足足9年,這也算是壽終安寢。而高老漢所在的村子,因為這頭豬也變得遠近馳名。村子裡面商議,為這頭豬建一座雕塑。在經過商定之後,這頭豬的雕塑坐立於公園之中,每逢傍晚,閒逛的人都能看到這頭豬。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於今日頭條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