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观点的人能不能好好生活?

我从小是一个不太有自己观点的人。我觉得似乎每个人说的话都有道理,我听到的时候并不想辩驳,只会在心里琢磨回味。初中我有一个好朋友,个性很强,她总是很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我为她的魅力所感动,也学着以强烈的方式表达我的观点,但我的观点也只是从她那里偷来的,并不是我真心以为的。到了高中,我又有了一个很厉害的语文老师,他表达的观点更犀利,更有深度了,那时我即使想学他也学不来,只是仰慕。到了大学,读哲学系,又看了一堆杂书,这时候觉得自己慢慢被充实了,似乎对一些事情可以形成某种观点了。但是这些观点也立不住脚,在毕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无法适应社会。

没有观点的人能不能好好生活?

那时候还没有公众号,没有那么多教人如何好好说话,如何好好生活的文章,没有那么多成功学、幸福学、成长学。我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就像“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人可以帮我。

回过头想想,我是否期望那时候有人给我一些明确的指导,是否希望自己形成某些厉害的观点,那样我就能过得更好呢?

答案是:不。

我承认,我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摸索过程,我也仍然在摸索之中,但相比之下,给我一个观点,告诉我这很酷,这就是人生真理,这就是前进方向,我更愿意我不需要这些观点,卸掉所谓“个性”。

没有观点的人能不能好好生活?

这是一个“金句”盛行的年代,每个人都可以制造一些闪闪发光的句子,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不得不说,许多观点都是非常浅薄和片面的。比如有一个朋友说:最爽的拥有,就是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句话乍听很有道理吧,但是其实里面包含着两种互相矛盾的信念:1、我想拥有(很好的人事物) 2、我觉得我不配。因此,问题是在于“我不够好”,是不是?又要保持“我不够好”的状态,又想要拥有超过自己所应得的部分,这种观点不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说“最爽的拥有,就是癞蛤蟆吃到了天鹅肉”,就一点也不酷,因为没有人想承认自己是癞蛤蟆。

发现没有,一种很low的观点也是可以被美化的。我们身边可能充斥着许多这样的观点,它们乍听之下都很有道理,但是仔细分析就会觉得毫无道理。如果检查我们自己拥有的观点,说不定会发现有很多这样自相矛盾的成分,此其一。

没有观点的人能不能好好生活?

其二,观点当然有低级高级之分,那么高级的观点是否就能让我们过得更好呢?答案是未必。所谓“高级”的观点,如果你不能经过大量试错、反复打磨、逐渐将它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它也很难让你成长。就比如《老子》,够高级了吧?可是谁能读完《老子》就立刻得道呢?

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受别人的高级观点,直接拿来使用呢?理由很简单:我们不是别人。很多人一辈子的心力、一辈子的经验可以浓缩为短短的一句话,这句话一定很有分量,很有道理。但是这对我们而言,它可能毫无价值。你当然可以读书、学习,掌握那些观点,但是在它们真正内化为你的一部分之前,它们只是在那里,就像参考书,就像坐标轴。你可以有许多参考书和坐标轴,当你的想法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事实上,我反对的并不是你去多听,多看这些观点,我反对的是盲从一种观点,或是轻易抛出一个观点。如果你是开放的,你就会允许自己接受不同的观点,你就不会允许自己像撒狗血一样抛洒观点。

没有观点的人能不能好好生活?

奇葩说大家都看过,每个人在辩论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是持方是随机的,也就是说,每个辩手也完全可以在他的对立面同样头头是道。到最后的最后,双方唯一能够认同的就是:这是一个价值多元的世界,我们允许任何不同的观点存在。

所以说,有一种观点并不酷,酷的是你能够同时拥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并且让它们融合,让它们和平相处。而当你能够同时接受正反双方的观点,不再有辩论之心的时候,你其实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人了。

当然,我说的这个境界,对于一般人来说要求太高了。这只是一个特例。事实上,我想说的是,我们应当勇于承认自己没有观点。

我有一个好朋友是一个策展人,她去年做了一个挺红的敦煌乐舞展,于是被邀请去参加一个讲坛。和她一起演讲的有音乐学院的教授,有著名主持人曹启泰。她事后对我说,当她听两位前辈在发言的时候,她由衷觉得他们是很厉害的,他们有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人生经历,他们的观点很独到,很有力量。但她在台上一点也不紧张,因为她的资历还很浅,她说不出什么厉害的观点——这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她非常平静地接受了自己就是一个没有什么观点的人。这反而带给她力量,让她十分从容地做完了自己的演讲。其实她平时在做导览的时候,也总是对观众表示:我已经把我知道的全都告诉你们了,我并没有很厉害,我只是对这件事很熟而已。

没有观点的人能不能好好生活?

我这位朋友就是一个没有什么观点的人,但是她依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将它做到很好。因此我想说: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什么,你怎么去做它。

这是一个理性横行的时代,可以说理性已经被滥用了。理性最大的问题在于,一句话可以很合乎逻辑,却完全不符合事实。例如我们很熟悉在形容艺术家或匠人时的一个成语“得心应手”,意思是心里有了谱,做起来就会很顺。但其实这个词的原出处是《庄子》,它的原文是“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这句话的原意是:

当你能够做得足够好了,你的心才会有很深的领悟。比如你要学游泳,你就算把游泳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跳到水里99%还是学不会;你要学做菜,掌握再多菜谱,还不如自己亲手做一次有感觉。要知道:接受一种观点是很容易的,但做到是很难的,而真正的领悟只会发生在后者之上。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观点的人,那就没有好了。你依然可以找到你想做,你喜欢的事情,并通过实践来让自己进步,如果在实践的过程中,你忽然有了灵光一现,有了某种领悟,那时候你会知道,把它说出来的快乐,远远比不上你获得它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