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有個大妖,心繫通天拒絕成佛,最後被準提終身囚禁

《歪歪侃封神》第 559期

截教萬仙,林林總總,總有些心懷忠義,耿直剛烈之輩,比如他,原本一隻大妖,有幸拜入通天門下,因感念通天教導之恩,於是就心繫通天,對通天忠心不二,乃至於放棄前途,拒絕成佛,可這樣的人,最後落了個什麼結局呢。

他不是別人,烏雲仙。

封神中有個大妖,心繫通天拒絕成佛,最後被準提終身囚禁

萬仙陣

封神演義第八十二回《三教大破萬仙陣》中,萬仙陣首陣之太極兩儀四象陣陡一開啟,烏雲仙便當先出馬,將玉虛門下的赤精子、廣成子先後打得望風而逃。

太極陣中一位道人,長鬚黑麵,身穿皂服,腰束絲絛,跳出陣前,腰間掣出混元錘就打,一聲響,把赤精子打了一跤。烏雲仙才待下手,有廣成子大呼曰:“少待傷吾道兄,吾來了!”仗劍抵住烏雲仙。烏雲仙又是一錘把廣成子打倒在地。廣成子爬將起來,往西北上走了。

封神中,烏雲仙與金箍仙、毗蘆仙、靈牙仙、虯首仙、金光仙、長耳定光仙等共七位,是為數不多的在碧遊宮修行的通天門人,合稱 “隨侍七仙”

從烏雲仙憑一己之力,接連打敗玉虛廣成子、赤精子的手段來看,其在碧遊宮修行,是得了通天教主真傳的,而且通天也對他的能力也非常信任,不然,也不會在廣成子逃命之後,命令烏雲仙將廣成子“定然拿來!”

之說。孰料烏雲仙這一去,竟然跟一位聖人對上了。

封神中有個大妖,心繫通天拒絕成佛,最後被準提終身囚禁

準提

出了萬仙陣,烏雲仙一路追趕廣成子,眼看就要追上,誰知卻在轉過一個山坡後,看到一位“頭挽雙髻,面黃微須,身穿道服”的道人攔阻了去路,並對烏雲仙打招呼說“道友請了!”

對這位半道上突兀出現還對他笑著打招呼的道人,烏雲仙不但認識他,而且還與他有深恨大仇,當下舉起寶劍,就望道人頂上劈去:“準提道人,你前日在誅仙陣上傷了吾師,今又阻吾去路,情殊可恨!”

不久前,在界牌關誅仙陣中,這位西方來的準提道人,與老君、元始天尊、以及另一位也是西方來的接引道人等四位,合夥對付烏雲仙的師父通天教主,將通天打得三昧真火亂冒、渾身是傷。

欺師之仇,不共戴天,烏雲仙滿心滿眼裡,都是誅仙陣中化出二十四首、十八隻手,並各執瓔珞、魚腸、金弓、銀戟的準提,以加持神杵狠狠砸中通天,將師父砸下奎牛的場景。

準提道人特意等在萬仙陣外,就是為了藉機招攬‘有緣人’來的,即見便是有緣,有緣自然可以成佛,但是,無論準提道人怎麼好言招攬,烏雲仙都置之不理,只是一個勁兒的呵斥:“好潑道,欺吾太甚!”

將準提的招攬看做對他人格的侮辱。

封神中有個大妖,心繫通天拒絕成佛,最後被準提終身囚禁

烏雲仙

不但置之不理,還一劍又一劍,刺向準提道人;準提道人畢竟是聖人,指間青蓮、白蓮、金蓮不斷變換,接住烏雲仙遞來的寶劍,同時還苦口婆心一再勸說烏雲仙,莫要在執迷不悟,否則鬧到最後,怕你面子上不好看。

“烏雲仙友,吾乃是大慈大悲,不忍你現出真相,若是現時,可不有辱你平昔修煉工夫,化為烏有。我如今不過要與你興西方教法,故此善善化你,幸祈急早回頭。”

準提道人不是再嚇唬他,因為在此之前,烏雲仙的同門師兄弟中,也有與聖人交手的先例。如誅仙陣中的多寶道人,在向老君出手時,被老君輕鬆生擒;還有西岐城下、三霄娘娘的九曲黃河陣中,雲霄被老君以太極圖生擒、元始身邊的白鶴童子將瓊霄以玉如意打死,元始天尊將碧霄以寶盒化為血水。

如今烏雲仙又遇到聖人,難道他不知道聖人的手段,不記得多寶以及三霄的遭遇?

烏雲仙當然記得,既然記得,那他心裡自然明白,如他這般修為,在聖人面前也是找死的節奏。但他忘不了誅仙陣中師父被打翻滾下奎牛的那個場景,他只想報仇,只想報答師父的恩情。

封神中有個大妖,心繫通天拒絕成佛,最後被準提終身囚禁

老君

這已經不是萬仙陣前,老君評價的:“他教下就有這些門人!據我看來,總是不分品類,一概濫收,那論根器深淺,豈是了道成仙之輩。”

人間事有可為有不可為,烏雲仙於此,人格驀然昇華。

導致心中只有通天的烏雲仙,在寶劍被準提以佛塵刷斷之後,還拎起那把先後打傷了赤精子和廣成子的混元錘,一錘向準提打來。

準提萬般無奈,只能掉頭就走,同時令水火童子攜六根清淨竹候在場外,並趁烏雲仙全力對付自己時,讓童子向空中將竹枝垂下。

這六根清淨竹,一旦祭出,便能封住對方六感,使之喪失意識,變得混混沌沌,任由宰割,不得不說,聖人就是聖人,手段果然玄奇,烏雲仙落到這般地步,還能有什麼作為,只聽準提道人一聲大喝:“烏雲仙,你此時不現原形,更待何時!”

封神中有個大妖,心繫通天拒絕成佛,最後被準提終身囚禁

金鰲

不知不覺間,現形二字深入骨髓,成了本能 ,於是烏雲仙把頭一搖,現出本相,化做一隻金須鰲魚,剪尾搖頭憨態可掬,自覺主動的上了釣竿。任由水火童子摁住腦袋,騎了上去,一直騎到八德池中去了。

此後,心繫通天的烏雲仙,既沒成佛,也沒成仙,也沒成神,更沒輪迴,而是被準提終身囚禁,囚禁在八德池中,按封神當中的說法,可以日夜聽佛法感化,也算作自在逍遙,無掛無礙。

但願他是快樂的,因為心中快樂,才有脫困之日;若不快樂,便只能生生世世永墮其中,享受無窮無盡的寂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