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三國:曲有誤、周郎顧,智忠勇,性恢度,周瑜簡直不要太優秀

街頭巷尾說歷史,茶餘飯後話三國。

公元210年,巴丘上空一顆流星劃過浩瀚靜謐的夜空,一代將星隕落。周瑜時年36歲。

英才謝幕於英年,既可視為當事人之不幸,亦可視為旁觀者之大幸,美麗的櫻花不總是在生命最絢爛的時節凋謝嗎?

美因此而永恆。

花如是,人亦如是。雖英年早逝,赤壁周郎的美名不僅沒從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消逝,反而愈加的聲名遠播。

如今的巴丘幾經易名,成為了今天的岳陽樓一帶。千百年來多少文人騷客,登臨賦詠,潑墨揮毫,周郎的清俊英姿,口口相傳,聲聲入耳,從來沒有停歇過。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史話三國:曲有誤、周郎顧,智忠勇,性恢度,周瑜簡直不要太優秀

公元208年,曹操號稱八十萬精兵南下,要和吳候會獵於吳,東吳上下,人心惶惶,是戰是和舉棋不定。

公瑾應召及時從鄱陽趕回,一言而定吳候猶豫之心。那時候的周郎是何等的膽略和雄氣!

想當初股肱重臣張昭等人,早已被曹操八十萬兵威嚇破了膽,說什麼曹操奉迎漢獻帝代表著王室正統,拒之不順,只有迎曹受降才是順天應人之道,保全性命之策。

公瑾聽聞,據理力辯,言辭激烈。

“曹操雖然託名漢相,實為漢賊。吳候以神武雄才,承繼父兄基業,仰仗父兄威名,虎踞江東,擁地數千裡,兵甲舟楫不計萬數。英雄思慕建功立業,尚且有縱橫天下的志向,何況此時,行公道大義,為漢家剷除逆臣賊子,為天子保境安民,更應該竭心盡力,怎麼能俯身屈就曹賊呢?”

多少江東士大夫此時羞心赧顏,吳候亦當場為公瑾的膽識所折服,立誓抗曹。

史話三國:曲有誤、周郎顧,智忠勇,性恢度,周瑜簡直不要太優秀

公瑾絕非浮華清談之徒,亦不是紙上談兵之客,據實情而指謀劃策,將每一句憤慨之詞都落到了實處。

公瑾跟孫權說:“曹操此來是為白白送死。今天如果北方已經安定,曹操無內憂之患,尚可用持久戰的方法,同將軍於平原疆場征戰一番。若要與將軍在大江之上,舟楫之間較量高下,根本沒有可能。今天曹操北方尚未安平,西北還有馬超、韓遂為患。而且北軍不善水戰,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豈不是找死嗎?還有一點,今年是盛寒天氣,馬缺草料,驅役北方的漢子,遠涉於江河湖海之間,不習南方水土,必然生病。如此數條,都是用兵最大的忌諱,這不是來送死是來幹嗎?將軍您今天禽殺曹操是一定的了。周瑜願請得精兵五萬進駐夏口,保證為將軍攻破曹賊。”

孫權聽完內心大悅。

恰於此時,諸葛亮代表劉備前來請求聯合抗曹,願以殘兵弱旅為孫權馬前卒,吳候應允。

一切準備停當,戰前派將卻成了難題。

老將程普,勞苦功高,沉穩練達,資歷深,周瑜雖然年輕,但是文韜武略,有勇有謀。

孫權最終選擇了周瑜擔任左都督(正指揮),程普擔任右都督(副指揮),魯肅為參謀。

史話三國:曲有誤、周郎顧,智忠勇,性恢度,周瑜簡直不要太優秀

程普對孫權的這次安排極其不滿,但大敵當前又不能因私廢公,只得聽命赴職。

程普在東吳將領中,年齡最長,周瑜每次佈陣準備都向程普請教,程普倚老賣老,數次刁難羞辱周瑜。

周瑜氣度恢宏,全不在意,從不以官職強壓程普,仍舊有事說事,誠心請教。

程普最終被這位執著而又大度的年輕人折服,一改往常,對周瑜倍加親重。

【《江表傳》記,程普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一位擁功自傲的老者,服務孫家兩代三主的東吳元勳,能發自內心的跟別人說,同這位34歲的年輕人交往,就像飲一杯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醉了。

我實在難再相信《三國演義》中所講周瑜氣量狹小。

一言為蔽,說服力不夠,再看看同時代的人怎麼評價周瑜吧。

蔣幹: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韋昭: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

劉備: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

史話三國:曲有誤、周郎顧,智忠勇,性恢度,周瑜簡直不要太優秀

赤壁之戰的結果眾所周知,以少勝多的經典之役不必細說,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戰少壯派聯合打敗了老一輩。

孫權時年27歲,諸葛亮時年28歲。34歲的周瑜擔任主將,暴得大名,聲名鵲起。54歲的曹孟德飲恨長江,抱憾而歸。

孫權保全了江東,劉備則鹹魚翻身。

周郎啊周郎,有了赤壁一戰的功績還不夠嗎?為何偏偏還要不辭辛苦北上攻打江陵呢?不知道窮寇莫追的道理嗎?

江陵之戰周瑜打得確實辛苦,跟曹洪來回拉鋸相持一年之久。

有一次周瑜親自領兵在曹洪的軍前躍馬突陳,不料被流矢射中右肋,疼痛難忍,快到自己營前的時候,不得不下馬扶鞍走回營地。

曹洪得知後,以為周瑜已經身受重傷不能行走,於是排兵叫陣。周瑜不得已,強忍劇痛,裝作無事一樣,巡視各營,激勵將士。曹洪見無機可乘,心有畏懼,引兵退去。

周郎啊周郎,何必這麼拼命,你對東吳的忠心早就已經蒼天可鑑了。

周瑜最終擊退曹洪,拿下了江陵。至此江陵以東的長江一線全歸孫權所有。

至此周瑜本來可以喘歇一下了,公元210年劉備卻以孫權妹婿的身份,求借荊州南郡。

借與不借是個問題,周瑜和魯肅有了分歧。魯肅主張暫借,周瑜主張不借,不僅不借還要想辦法誅殺劉備。

周瑜果真英雄巨眼,看出了劉備是位英雄,此時不殺,必為後患。

史話三國:曲有誤、周郎顧,智忠勇,性恢度,周瑜簡直不要太優秀

親劉派和疏流派各執己見,相持不下,孫權一時拿不定注意,遂將此議暫且擱置。

周瑜為了說服孫權,親自回南面見孫權,孫權聽了周瑜的建議,準備不借荊州,發兵西進攻打益州,然後進取漢中討伐張魯,再北圖曹操,吞併天下。

周瑜的這個謀劃跟諸葛亮給劉備的謀劃差不多。

奈何造化弄人,天不假年,周瑜在回荊州南郡的路上,過江陵而病死於巴丘。

周郎啊周郎,是天命嗎?惜哉!惜哉!

周瑜臨終前給孫權寫信,說:“我周瑜死不足惜,只恨微志未展,曹操未除,劉備寄居荊州有養虎之患,天下之事不知會如何,最好讓魯肅來接替我的位置。”

周郎啊周郎,臨死不忘江東國事,還公心力薦政敵魯肅為繼任者,何等的無私,何等的胸懷?

史話三國:曲有誤、周郎顧,智忠勇,性恢度,周瑜簡直不要太優秀

魯肅繼任周瑜以後,立即勸孫權將荊州南郡借給了劉備。劉備借雞生蛋,以致於後來,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諸君,周瑜其人其事到這裡就算完了嗎?非也,豈不聞“琴有誤,周郎顧。”

周瑜除了有將略之才還精通音律。

長的帥自不必說,“瑜長壯有姿貌”,個子高,強壯有英姿。《三國志》還記“年少有美才。”少年就聰明可愛。如此看來,周瑜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男人。

怨不得周郎亡逝以後,孫權常常念及周瑜,欲言含淚,欲語哽咽。試問如此優秀的男人,誰人不惜,誰人不愛?

以下為孫權念及周瑜,常說的三句話,勞煩諸君細細體味這言語中的情感,豈不動人哉?

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

孤念公瑾,豈有已乎?

史話三國:曲有誤、周郎顧,智忠勇,性恢度,周瑜簡直不要太優秀

東晉史學家袁宏評史時曾說:“公瑾英達,朗心獨見。披草求君,定交一面。”

如果有可能袁宏願意撥開荒草(特指隱士交往用語,不是扒開墳頭草)求見周郎一面。

吾每讀《三國志》到周郎處,亦常有此願,恨永難實現!

書尾胡謅拙詩一首,聊表對周郎的想見之情。

江無際涯水長流,

英才恆美逝巴丘。

生年難求君一面,

此生必上岳陽樓!

(2020年4月12日晚,錦書雁字記於北京通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