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否也會成為那個捨不得在外面吃飯的老頭

前幾天和母親一起吃飯,她聊起已去世多年的父親,說這個老頭(母親在父親去世後經常這樣稱呼父親)趕集從來捨不得在街買著吃。無論回家多晚,哪怕是太陽快落了,也要回到家裡吃飯。

我腦海裡突然出現父親在街上頂著烈日、淋著雨或吹著寒風擺攤賣菜的場景,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流出來了。

我想他不買著吃,肯定不是不想吃。當一家人都靠他賣點自家田地裡的蔬菜來生活時,他的心裡肯定有一本賬。

一定有他對家庭的責任,才讓他得以堅持和自律,控制住在外面吃飯的想法。雖然那時街上吃一頓可能花不了多少錢,但也意味著這一頓飯,一上午就白乾了。

我們不是專業菜農,產的菜有限,一天能賣出的菜更有限。從他每次回到家,把提包裡的賣菜錢倒在地上就能看得出,都是一角兩角的零錢。

我是否也會成為那個捨不得在外面吃飯的老頭

我們家從來沒有發過大財,所有的收入都是這樣一角兩角積攢下來的。

聽母親說父親年輕的時候,那時國家還沒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父親就想法做點買賣,有點偷偷摸摸的感覺。真正放開了,父親卻啥也做不了。

我知道,父親不是一個會做生意的人。

八十年代初期,在城裡的舅舅幫助下,父親在徐州成立了一個運輸隊,那時都是人工用苦力拉平板車運東西,他是隊長。幹了幾年,最後他兩手空空地返回了農村老家,而他找去幫忙做會計的一家人卻同時都搬到了城裡。

不管怎樣,當年父親用他小打小敲的所謂生意,在老家蓋起了瓦房,而且供我上了大學。

我是否也會成為那個捨不得在外面吃飯的老頭

大多數中國的家長都一樣,我們都要走一遍上一輩走過的路,供養自己的下一代。

與父親不同,我有一份工作,按過去國企的說法,我和老婆屬於“雙職工”。

我每天人模狗樣地開著個車去上班,就像是影視劇裡的白領似的,其實掙得錢並不多,甚至連開的車子也不是靠自己薪水可以承擔起的,是在家人的幫襯下才買的。

曾經,自己不懂事,對掙錢也就沒有多少興趣,感覺心裡老想著掙錢不是一件高尚的事情,沒有過所謂的危機意識。

好像有了一份工作就如同是國家工作人員一樣捧了所謂的鐵飯碗,到點就發工資,但自己畢竟是在企業上班。

當終於有那麼一天,發現時時刻刻都需要用到錢,甚至感到因為錢的問題讓你有一種無形壓力的時候,才發現掙點錢很難的,才後悔為什麼當初沒有在該努力的時候好好努力。

有人無需工作就可以衣食無憂,有人起早貪黑可能只是解決溫飽,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有人掙錢靠人脈資源,有人掙錢靠知識技能,有人掙錢靠資本,有的人只能靠苦力。

我同樣繼承了父親不會做生意的基因,也許是自己的思想太小農,對於掙錢的思路總是侷限,想到自己能夠做的無非是做點小買賣或賣點力所能及的勞動力,所以想多掙點錢其實真的很難。

我是否也會成為那個捨不得在外面吃飯的老頭

業餘時間,在朋友的介紹和幫助下,我曾幫人家翻譯過小說,拍過婚禮,也能感受多收了三五斗那樣的快樂。

因為親歷掙錢的不易,也到了父親所經歷的那種捨不得在外面吃飯的狀況,特別是自己一個人在外面幹活的時候,中午在外面吃飯,即使是路邊的小館子,我優先選擇的是價格最便宜的那一份,而不是關注我想吃什麼。

當然,生意好時,偶爾可能也會放縱一下,給自己買點可口的、喜歡吃的,但總感覺像是做了虧心事一般。

我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是靠著上一輩的幫助才過上有房有車所謂的幸福生活,如果不是家裡有礦,自己再掙不到什麼錢的話,你能給自己下一輩的未來帶去多少幫助?

能養活自己,養活家人,再有點積累,這應該是生活的基本吧。哪怕掙錢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