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離不開智慧停車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佈會首次“圈定”新基建範圍,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的內容。從融合基礎設施來看,中國正在加大力度部署智慧城市建設路徑,積極賦能城市精細化管理。

智慧城市離不開智慧停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首先,智慧城市將提高城市運行效率,如提高能源利用率,緩解汽車擁堵,提升基建統籌水平、減少重複建設等,還能讓城市建設更“懂”人所需,通過一系列的智慧平臺能夠更好地滿足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其次,從經濟發展上看,智慧城市建設包含了從工業生產、建築製造再到科技服務等一系列產業,可打破各個產業間的壁壘,幫助串聯產業鏈,這將有助於產業間產能轉移,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進入汽車社會,中國各個城市交通擁堵越來越嚴重。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48億輛,汽車保有量達2.6億輛,全國66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30個城市超200萬輛,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慶、蘇州、鄭州、西安、武漢、東莞、天津等11個城市超300萬輛。據預測,到2020年末,中國汽車保有量有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中國城市汽車增量驚人,固然是家庭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體現,但是汽車消費之後的配套設施和服務,卻無法滿足消費升級的樸素願望。其中,交通擁擠、停車難是最突出的兩大痛點。交通是城市大動脈,構建智慧城市離不開智慧停車。只有智慧停車才能徹底解決城市停車難題,破除城市交通運行效率低、汙染大、成本高等難點痛點,提升居民出行幸福感。

智慧停車的最大作用就是將資源整合,通過將一個城市停車位信息錄入系統,車主通過手機就可以快速查詢目的地附近停車位的使用情況,從而化解信息不對稱的矛盾。另外,運用智慧停車技術,還能大幅提升路網通行能力,對緩解城市城市交通擁堵、降低油耗、節能減排,以及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綜合交通系統、建設智慧城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當前,“新基建”火速推進,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迎來高速增長週期。據權威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突破10萬億,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智慧城市本身是一項巨大的、複雜的系統工程,而停車則是其中一個可落地性強的優質場景。中國不少城市在規劃智慧城市建設藍圖時,都將突破口對準了智慧停車,這說明了停車行業供給側改革的緊迫性,也側面反映出智慧停車技術已經發展成熟,可操作性強,升級正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