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5G能傳播新冠病毒?4月科學流言榜來闢謠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2020年4月科學流言榜今天(4月30日)發佈,對柳絮能傳播新冠病毒等流言進行闢謠和科普。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佈。

1.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空氣中全是病毒

【流言】

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了空氣中的病毒,高樓林立的商業街區,從地面到高空到處都已被病毒佔領,尤其街區地面幾乎被病毒全部包圍。

【真相】

顯微鏡按照顯微原理可分為光學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傳統光學顯微鏡僅能觀察到亞細胞結構的水平,也就是在亞微米的尺度上;現代光學顯微鏡分辨率已大大提高,但也不足以看到病毒。

電子顯微鏡不僅能夠看到病毒和病毒的內部結構,甚至能夠看到蛋白質分子的具體三維結構。但電子顯微鏡是一個龐大的設備,其觀察樣品往往需要抽真空,也就是說,電子顯微鏡從原理上就不可能用於觀看“空氣中”的東西。

病毒並不會直接飄在空氣中。比如新冠病毒需要依附在飛沫中,才能進入空氣。而大部分飛沫沉降很快,基本都在地面上。能夠飄在空氣中的都是顆粒特別小、微米級的飛沫,可以稱為氣溶膠。而這些能飄浮在空中的帶有病毒的氣溶膠,在開放空間是不可能達到很高密度的,也就不具備感染的危險性。

最重要的是,病毒在納米級別,而街道建築是米的級別,兩者相差十億倍,如果真的把病毒跟街道呈現在一起,病毒連一個像素都佔不到。

2. 柳絮會傳播新冠病毒

【流言】

春季漫天飄舞的柳絮會傳播新冠病毒。

【真相】

目前沒有任何實驗能夠證實柳絮具備成為病毒載體的條件。

一團柳絮要攜帶新冠病毒飄散出去,並讓健康人感染,需要大量新冠病毒汙染了某棵柳樹並附著於部分柳絮上,正好趕上沒有風的環境導致病毒無法被自然通風所稀釋,接著又在極短的時間內碰巧飄到了某人的身邊,還被吸入鼻腔並且逃過了人體的抗病毒免疫反應。這個幾率比中彩票還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3. 5G傳播新冠病毒

【流言】

5G導致了新冠病毒的傳播。非洲之所以沒有新冠病毒,是因為非洲沒有5G,而武漢之所以暴發了新冠肺炎,是因為武漢是全球首個5G商用的城市。

【真相】

這則很荒謬的謠言近期在美國、英國等多個國家迅速傳播,甚至導致英國、荷蘭等國家相繼出現了5G信號塔被人為破壞的事件。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世界衛生組織早就公開表示,根據現有證據,新冠病毒主要通過接觸和飛沫傳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著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公眾防護指南》表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以及氣溶膠傳播(可能)。這些途徑與電磁波傳播沒有任何關係。

4. 出現手抖症狀就是患帕金森病了

【流言】

出現手抖症狀,就是患上帕金森病了,要抓緊治療。

【真相】

帕金森病是典型的老年慢性疾病,問題出在大腦中調節身體運動的部位,表現為手抖、斷續運動、行動遲緩。

只出現手抖的症狀,並不意味著患上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手抖有4個特點:靜止時明顯、精神緊張時加重、做隨意動作時減輕、睡眠時消失。行動遲緩才是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狀。

手抖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單純的心理緊張就會出現心慌、手抖的情況。另外甲亢、使用激素都會引發手抖。因此,手抖並不一定是患了帕金森病。

5. 喝茶會導致貧血

【流言】

茶葉中含有的單寧會與食物中的鐵元素結合,形成一種不溶性物質,妨礙人體對鐵的吸收,從而導致貧血。

【真相】

茶葉中確實含有單寧這種成分,它也會與鐵元素結合生成不溶性物質。

但每次泡茶用的茶葉僅有幾克,溶解在水中的單寧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其對鐵元素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日本、英國、法國、比利時等多個國家的研究也都證實,喝茶對人體鐵的吸收沒有影響。

即便喝茶會影響鐵的吸收,多吃幾口瘦肉和蔬菜也能補回來,因為人體每天對鐵的需求量並不大,10-15mg即可,而瘦肉富含鐵元素,蔬菜中的維生素C又能促進鐵吸收,所以完全沒必要擔心。

新京報記者 張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