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語堂】喜時不諾,怒時不爭,哀時不語,倦時有終

【棲語堂】喜時不諾,怒時不爭,哀時不語,倦時有終

推薦者言

管理好情緒,才能做生活的主人。

古人云:“盛喜之中,勿許人物;盛怒之中,勿答人書。”情緒波動時,容易做出衝動的選擇。管理好情緒,才能做生活的主人。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時不諾

狂喜之時,不要輕言承諾,給自己留點餘地。

《禮記》有言:“言諾而不與,其怨大於不許。”嘴上答應別人的要求,實際行動卻無法兌現。不如開始就不要答應,這樣反而招人的怨恨。

古人云:“有求而不許,始雖拂人之意,而終不害乎信,故其怨小;諾人而不踐,始雖不拂人意,而終害乎信,故其責大。”別人有求於你,不答應只是拂了別人的情面;答應好的事情沒能辦到,損害的是自己的誠信。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古時候有個美人,名叫褒姒。褒姒一笑顧盼生輝,因而被獻給國君周幽王。周幽王得到這位絕世美人,內心狂喜不已。他昭告天下,若有誰能博美人一笑,便許他百兩黃金。恰逢奸臣當道,想出“烽火戲諸侯”的主意。周幽王當即命人燃起烽火,與褒姒在城牆上飲酒歌舞。各路諸侯看到烽火,還以為起了戰事,急忙派兵增援。

褒姒見諸侯帶兵匆匆趕來,模樣狼狽不堪,果真開懷大笑。奸臣獻計得到了百兩黃金,可週幽王卻因此失去了諸侯的信任。

人的信任,從來都是有限度的。

一個人,越是信口開河,就越難取信於人。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怒時不爭

宋朝有位宰相名叫富弼,以長於辯論聞名。

某天,一個窮秀才當街攔住富弼,說:“聽聞你能言善辯,我來問你一個問題。”

富弼知道來者不善,卻又不能不理睬,只好讓他說。

秀才問:“如果有人罵你,你會怎樣?”

富弼答:“我會裝作沒有聽見。”

秀才鄙夷地看著他:“枉你熟讀四書五經,原來不過是個縮頭烏龜!”

富弼卻不惱不怒,當真不理會秀才的辱罵。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秀才深感無趣,拂袖離開了。富弼的僕人很生氣:“這人如此無禮,您為何不開口反駁他呢?”富弼答:“此人明顯帶著怒氣而來。

我若與他爭論,必定吵得面紅耳赤。即便吵贏了他,也是口服心不服。如此徒勞無益,我又何必與他相爭呢?”

凡成大事者,不能一味逞強鬥狠。而是要權衡利弊、把握輕重。不因一時憤怒而失去理智。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哀時不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悲傷時要學會閉嘴。

曾國藩說:“好漢打脫牙和血吞,徐圖自強。”他的一生,就是在挫折中越挫越強。

先後經歷了江西官場的排擠、湖南官場的指責,又有皇帝的不信任、友軍

的不配合,中間還被朝廷冷落了一年多。其中的辛苦,曾國藩卻從不與人說。

只默默地在詩中寫道:“勝負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兒。”。眼前的困境不能改變,那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保持積極的心態,等待時機,重新振作起來。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倦時有終

《詩經》有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人們做事大都有個良好的開端,但很少有人能夠堅持到最後。

《道德經》裡講:“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慎終如始,恐怕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然而,隨著事情的進展,心理和生理的疲倦也會隨之而來。此時,能否克服心中的倦怠感,才是決定結果成功與否的的關鍵。

每當你開始懈怠時,提醒自己不要輕言放棄。多一分堅持,就少一分遺憾。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點擊進入以下專題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