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推荐者言

管理好情绪,才能做生活的主人。

古人云:“盛喜之中,勿许人物;盛怒之中,勿答人书。”情绪波动时,容易做出冲动的选择。管理好情绪,才能做生活的主人。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时不诺

狂喜之时,不要轻言承诺,给自己留点余地。

《礼记》有言:“言诺而不与,其怨大于不许。”嘴上答应别人的要求,实际行动却无法兑现。不如开始就不要答应,这样反而招人的怨恨。

古人云:“有求而不许,始虽拂人之意,而终不害乎信,故其怨小;诺人而不践,始虽不拂人意,而终害乎信,故其责大。”别人有求于你,不答应只是拂了别人的情面;答应好的事情没能办到,损害的是自己的诚信。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古时候有个美人,名叫褒姒。褒姒一笑顾盼生辉,因而被献给国君周幽王。周幽王得到这位绝世美人,内心狂喜不已。他昭告天下,若有谁能博美人一笑,便许他百两黄金。恰逢奸臣当道,想出“烽火戏诸侯”的主意。周幽王当即命人燃起烽火,与褒姒在城墙上饮酒歌舞。各路诸侯看到烽火,还以为起了战事,急忙派兵增援。

褒姒见诸侯带兵匆匆赶来,模样狼狈不堪,果真开怀大笑。奸臣献计得到了百两黄金,可周幽王却因此失去了诸侯的信任。

人的信任,从来都是有限度的。

一个人,越是信口开河,就越难取信于人。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怒时不争

宋朝有位宰相名叫富弼,以长于辩论闻名。

某天,一个穷秀才当街拦住富弼,说:“听闻你能言善辩,我来问你一个问题。”

富弼知道来者不善,却又不能不理睬,只好让他说。

秀才问:“如果有人骂你,你会怎样?”

富弼答:“我会装作没有听见。”

秀才鄙夷地看着他:“枉你熟读四书五经,原来不过是个缩头乌龟!”

富弼却不恼不怒,当真不理会秀才的辱骂。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秀才深感无趣,拂袖离开了。富弼的仆人很生气:“这人如此无礼,您为何不开口反驳他呢?”富弼答:“此人明显带着怒气而来。

我若与他争论,必定吵得面红耳赤。即便吵赢了他,也是口服心不服。如此徒劳无益,我又何必与他相争呢?”

凡成大事者,不能一味逞强斗狠。而是要权衡利弊、把握轻重。不因一时愤怒而失去理智。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哀时不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悲伤时要学会闭嘴。

曾国藩说:“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徐图自强。”他的一生,就是在挫折中越挫越强。

先后经历了江西官场的排挤、湖南官场的指责,又有皇帝的不信任、友军

的不配合,中间还被朝廷冷落了一年多。其中的辛苦,曾国藩却从不与人说。

只默默地在诗中写道:“胜负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眼前的困境不能改变,那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保持积极的心态,等待时机,重新振作起来。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倦时有终

《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人们做事大都有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最后。

《道德经》里讲:“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慎终如始,恐怕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而,随着事情的进展,心理和生理的疲倦也会随之而来。此时,能否克服心中的倦怠感,才是决定结果成功与否的的关键。

每当你开始懈怠时,提醒自己不要轻言放弃。多一分坚持,就少一分遗憾。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点击进入以下专题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栖语堂】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