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倾情帮扶结硕果 山村百姓乐开怀

四川新闻网广元4月30日讯(代蕊 奉洁)4月30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了旺苍县木门镇天星村,只见村子里一片热闹:集体产业蓝莓园里,村民们正在除草;霍比特鸡养殖场,饲养员正忙着投放清料;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在栽种玉米、培育谷芽;家家户户猪牛满圈、鸡鸭成群……

旺苍:倾情帮扶结硕果 山村百姓乐开怀

图为吴国安的妻子为顾客捉鸭子

木门镇天星村位于旺苍县木门镇东北,全村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共498户,1702人,贫困户共106户,378人。该村2014年被核为贫困村,虽地理位置偏远,但村里的老百姓都有一颗想脱贫致富的心。

走进五社贫困户吴国安家,圈舍里3头牛正吃着草,50多只小土鸡围在鸡妈妈身边“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一群小鸭也“嘎嘎嘎”地叫着……

“去年,我喂了4头猪,卖了3头,收入接近3万元,还卖了1头牛、70多只鸡,打了2000多斤谷子……”谈起去年的收入账,吴国安的妻子何中兰乐的合不拢嘴,“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还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吴国安夫妇,均已年近70岁,长期以来疾病缠身,不能外出打工,老两口生活全靠自己种点蔬菜,养几只土鸡支撑。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同年,省科技厅和当地政府给予他们家庭政策倾斜和重点扶持,在旺苍县卫健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通过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日子越过越好!

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村里更是先后建成蓝莓园、霍比特鸡养殖等集体经济;通过农民夜校等形式为村民传授农技知识,指导家家户户科学养殖、科学种植;通过各种平台帮助了解用工信息,全面拓宽增收渠道。截止2018年,全村先后实现了户脱贫、村脱贫目标。

“老苏!小曹!这么大太阳你们又来啦?快先去屋里坐会儿,我挖完这两锄头就回来。”在天星村一社,55岁的贫困户郭清云正在地里跛着脚为玉米除草,看到帮扶干部的到来,热情地招呼到。

旺苍:倾情帮扶结硕果 山村百姓乐开怀

图为郭清云正在地里劳作

郭清云30多年前因疾病导致左脚残疾,此后一直抱病在身。他不能外出务工,家里还有两个读书的娃儿,整个家庭一度陷入了低谷。2014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驻村干部们的帮助下,夫妻二人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不等不靠,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各项农业技能培训,主动学习种养殖技术,开始大力养殖猪、鸡、鸭等家禽和种植玉米、水稻等庄稼。

“腿脚不利索,活儿做的慢,所以比别人起的早、睡的晚些。驻村干部们帮我流转了8亩土地供我栽种,平均一年卖玉米、水稻、蔬菜收入差不多能达3万元,养猪、养鸡也能收入7万左右,去年非洲猪瘟虽然有点影响,但全年收入还是不错的。”郭清云笑道。

“我们能有今天,首先要感谢国家政策好!现在的农村交通方便,水电气都通了,家门口就能看病,读书还能享受到优惠政策,国家还想尽办法帮我们脱贫致富。”“帮扶干部们很辛苦,对我们很关心,上次隔壁两家人闹纠纷,还是他们帮忙协调解决的呢!”“他们理解我们务农忙,经常等我们做完农活有空了,晚上才到家里来给我们讲政策、讲技术……”村里的老百姓,一提到驻村干部,话匣子就打开了。

“天星村还有一大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那就是土质保水,所以80%的家庭都建有鱼塘,年鱼塘收入户均纯收入达1500元以上。”驻村工作队队员苏培智介绍到,“今年我们增产增收主要分四步走,一是继续做好外出务工服务;二是深入指导扩大猪牛、鸡鸭鱼和水稻、玉米等传统种养殖业规模;三是进一步做大做强蓝莓园、霍比特养鸡等集体经济,使村民分红逐年提高;四是着力长远,因户施策,开展花椒、生姜等经济作物的栽培,巩固脱贫增收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