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书精选: 花笺茶事

茶书库

茶艺师网

最新/人气/经典/文化/教材

茶书精选每天推送

“花笺”是经过装饰的信笺或是诗稿纸。南朝徐陵编的《王台新咏》序言中有“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句。花笺应该是从中唐时期女诗人薛涛自制花笺起。一千三百年多年前,山阁闺房,焚香沐手,女诗人薛涛制出了一种桃红色笺,成为薛涛笺的品牌。因此,她的花笺名声远高于其诗名。后有各朝各代的文人雅士,或是纸店作坊,出品了各色花笺,多是以名人字画为底,显得非常清雅名贵。荣宝斋、十竹斋等都有水印或是刻版的笺谱。当下也成为收藏者手里的宝物了。
为什么想起用花笺抄写古人茶诗,我也说不明白,大概什么东西喜爱到极致时就有了冲动。因为喜欢写字而寻求各款花笺,因为喜欢品茶而读了不少茶诗。
去年秋天,修行中的出版人俊文小友给我寄来一套清代花鸟画家边寿民的芦雁花笺,嘱我写几句话。剩余的随手抄了几首茶诗,觉得古意盎然,便索性在不同款式的花笺上抄了几十首。抄写未能尽兴,又对应地写了诗人的茶事生活。原本想写一百篇,号称《花笺茶诗一百品》。品,即品茶、品诗。写到三十六篇,戛然而止。原因有二,其一,如写百篇并无难处,只是觉得有凑数之嫌;其二,正如“徽之访戴”,兴尽而返,就此打住挺好。


茶诗是古人写饮品较为常见的,当然比不上酒诗。直到唐代以后,文人士大夫渐渐喜欢了饮茶,尤其到了宋元明清,咏茶的诗才逐渐多了。有的诗人因爱茶,而作了很多咏茶诗。例如白居易、苏东坡等等。由茶入诗,淡泊名利,参透人生。即使是文天祥、陆游这等民族爱国词人志士,写起茶诗亦有清新淡雅之趣,毫无金戈铁马之声。以花笺抄诗,或小楷、或行书、或隶书,有花笺、诗词、书法可一并赏之,也是一件雅事。
既然是品,那就是慢读。可放置在茶台旁,泡一壶春茶,一边读书一边品茶,诗情书意,茶香笺美,何等的养眼。这些年求字的不少,一般喜欢茶诗茶句,或装裱画轴装框,或镌刻匾额楹联,茶室客厅,门楣廊柱,既为环境增色,我也得了一些好茶,何乐而不为?
丁酉夏月董联桥于京东潮白河畔半闲堂

茶书精选: 花笺茶事


*精选历代茶歌,详解诗词背后的人文典故*细数陆羽、白居易、王维、郑板桥这些名士与茶相遇的故事,完整呈现古人人生智慧及中国茶道的源流与发展

*精选仿清代花鸟画家边寿民的芦雁花笺,并配以历代茶事名作、名人画像,图文并茂全方位再现中式典雅生活

*精美装帧,锁线精装外加烫透护封,附赠四季花笺,极具收藏价值

内容简介

经过装饰的笺被称之为“花笺”。南朝徐陵编的《王台新咏》序言中有“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句。花笺应该是从中唐时期女诗人薛涛自制花笺起。一千三百多年前,山阁闺房,焚香沐手,女诗人薛涛制出了一种桃红色笺,成为薛涛笺的品牌。因此,她的花笺名声远高于其诗名。后有各朝各代的文人雅士,或是纸店作坊,出品了各色花笺,多是以名人字画为底,显得非常清雅名贵。茶诗是古人写饮品较为常见的,当然比不上酒诗。直到唐代以后,文人士大夫渐渐喜欢了饮茶,尤其到了宋元明清,咏茶的诗才逐渐多了。本书精选36个茶人故事,探究耳熟能详的陆羽、白居易、王维这些古人背后的与茶相遇的故事;作者手书36张花笺茶诗、数十幅名家画作,鲜活再现传统文人雅生活。

董联桥,号老桥、南山居士,晋人也。自幼习书画,文宗张岱,书擅汉隶、小楷而兼诸体,画则悠游于虫草、山石、花鸟间。好美酒、香茗、美食、山水行旅,故别署半闲堂主,实平生得之于闲,亦失之于一闲字。

目  录


目录
试春 第一
陆羽 不愧千年作茶仙 003
杜牧 爱茶宁可下尘埃 009
钱起 最喜绿茗代榴花 013
汤显祖 玉茗堂内有贡茶 019
钱大昕 新春初试阳羡茶 025
金农 新茶勿须琢为饼 029
闲情 第二
裴度 闲情依旧喜新茶 037
贯休 静衲禅袍煮香茗 043
林逋 孤山可品建溪春 049
文天祥 闲饮佛茶养正气 055
陈继儒 小窗独饮是茶神 061
傅山 好茶自有好友赠 069
思饮 第三
白居易 酒渴晚送一瓯茶 079
皮日休 夜半醒酒思饮茶 085


苏轼 午觉醒来两瓯茶 091
陆游 煎茶消愁睡却无 095
徐渭 微清小雅品春茶 103
曹雪芹 扫雪烹茶夜无眠 107
问泉 第四
李德裕 饮茶有品行无道 115
杨万里 品茶还须江中水 121
王禹偁 留得新茶敬双亲 127
元好问 清凉山上冰泉茶 133
袁宏道 龙井汲泉试新茶 141
张岱 煮茗识得最佳泉 147
清友 第五
王安石 好茶遥寄兄弟情 153
姜夔 携茶祝寿到花前 161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167
唐寅 寒灯细雨夜品茶 171
文徵明 灯前一啜愧相知 177
龚自珍 洒泪欲饮惜别茶 183
诗境 第六
王维 诗中有禅茶有韵 189
刘禹锡 诗情有茶方助爽 195
秦观 秋日饮茶吟楚辞 201
耶律楚材 弹琴品茶唱离骚 207
袁枚 不是茶中解事人 213
郑板桥 小廊茶熟已无烟 217
后记 无心且作逍遥游 2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