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孫子兵法》:地形篇上

兵聖說:地形有通、掛、支、隘(狹窄)、險、遠(雙方距離很遠)。我軍可以過去,敵軍可以過來,是通;通的地形,先佔據地勢高向陽的位置,有利於糧道通行,交戰就有利。能過去,難回來,是掛;掛的地形,敵軍如果沒有準備,出擊就能贏;敵軍如果有準備,出擊就不能贏,不好回來(撤回),不利。我軍出戰不利,敵軍出戰不利,這是支;支的地形,敵軍雖然以利益誘惑,我軍也不出戰;引軍離去(假裝),讓敵軍出發一半的時候進行攻擊(讓敵軍進支),有利。狹窄的地形,我軍先佔領了,必須以足夠的兵力堵住隘口等待迎敵;如果敵人先佔領了,有重兵把守就不要進攻,如果沒有重兵把守就進攻。險的地形,我軍先佔領了,必須佔領高地向陽等待敵軍;如果敵人先佔領了,引軍撤退,不要進攻。遠的地形,勢均力敵,難以(不宜)戰鬥,(非要)戰就不利。這六種,是利用地形(作戰)的原則;是將帥的重大責任,不可不周密地觀察、分析、研究。

軍隊有走、弛、陷、崩、亂、北六種情況(六敗)。只要出現這六種情況,不是天災,就是將帥的過錯。敵我雙方勢均力敵,非要一打十,這是走;兵強將弱(管理不了),是弛,將強兵弱,是陷(強將欲進而弱兵跟不上節奏,將上去兵落下了將也就陷裡了……);小將因情緒不服調動(對大將),遇到敵人怨恨擅自出戰,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大將也控制不了),是崩;將帥軟弱,教育不明白,官兵沒規矩,列兵佈陣橫豎都有(不整齊),是亂;為將者不能料敵於先(判斷敵情),以少打多,以弱打強,是北(敗北)。這六種情況,就是打敗仗的原因。是將帥的重大責任,不可不周密地觀察、分析、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