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的兔儿神,一个被情所伤的神仙,专司人间男儿姻缘之事

清末诗人张朝墉有一首《拜兔儿神》的绝句,诗是这样的:

拜兔儿神

[清]张朝墉

蟾宫桂殿净无尘,剪纸团如月满轮。

别有无知小儿女,烧香罗拜兔儿神。

诗人张朝墉用这首诗描写一群小孩子在中秋之夜祭拜月中兔儿神的情景。

中国特有的兔儿神,一个被情所伤的神仙,专司人间男儿姻缘之事

中秋赏月吃月饼

本诗歌首句用“净无尘”来写中秋明月的明净之至,非常传神。次句介绍中秋当晚家里后院祭月活动时,人们剪纸如圆月,以作供奉。“月满轮”亦是对首句的补充。后两句写拜月时的情景,只选写了小儿女们拜兔儿神的场面。用“别有”说明小儿女们拜月,是在众妇女行列之外。小儿女“无知”也来凑个热闹,他们小时听过有关月宫中嫦娥和玉兔的故事,情有独钟。故而烧香专拜兔儿神,以表达对月宫中白兔的喜爱之情。

中国特有的兔儿神,一个被情所伤的神仙,专司人间男儿姻缘之事

中秋拜月

张朝墉的这首诗用词生动,仿佛让人看到一群天真稚气的小儿女围在一起拜月的情景,颇为有趣。

这首诗里提到的兔儿神,似乎是老北京传统玩具兔儿爷的误用,兔儿爷,是起源于明末清初的一种拜月泥偶,是用泥捏出玉兔的形象,穿着人的衣服正坐,小孩子们跪下来祭拜。后来到了清朝后期,就变成了一种常见的儿童玩具了。

中国特有的兔儿神,一个被情所伤的神仙,专司人间男儿姻缘之事

老北京玩具兔儿爷,是以月中玉兔为原型的

而兔儿神,可不是来自月中玉兔,他是中国福建一位很特殊的地方神祇,据说,这位神仙专司人间同性间的感情,是名副其实的同志保护神。

在中国古代,因为科技落后,民间信仰之风很盛,各行各业的人都会供奉自己行业的保护神,如商业的保护神是财神赵公明,纸业的保护神是蔡伦,陶业的保护神是范蠡,盐业的保护神是道士葛洪,酒业的保护神是酒神杜康,屠业的保护神是张飞,药业的保护神是孙思邈,医业的保护神是华陀等等,甚至,连封建社会时合法的青楼行业都供奉自己的保护神管仲,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民俗之一大奇观。

中国特有的兔儿神,一个被情所伤的神仙,专司人间男儿姻缘之事

武财神赵公明

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连从事风月行业的男性,明代时称为小官、清代则称为相公的这群人,也有自己的保护神,如因宠爱妲己而丧国的殷商纣王、酷爱男风之春秋时的卫灵公、福建的地方小神胡天宝等,都被奉为同志们的神明,民间俗称其为兔儿神。

中国特有的兔儿神,一个被情所伤的神仙,专司人间男儿姻缘之事

台湾兔儿神庙内景

清代人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有一段有趣的记载说:

浙江杭州的清泰门外有时迁庙,小偷们经常去拜祭;山东济宁有宋江庙,强盗们常去拜祭;河南汲县有纣王庙,有龙阳之癖的人爱去,安徽的卫灵公庙,福建的胡天保庙,均是从事“龙阳君”这一行所奉祀的祖师爷。

纣王和卫灵公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就不啰嗦了,下面就来说说这位福建地方兔儿神胡天宝的来历。

中国特有的兔儿神,一个被情所伤的神仙,专司人间男儿姻缘之事

《纣王和妲己》连环画封面


根据清代文学家袁枚的《子不语.兔儿神》中记载:

兔儿神胡天宝前世本是个痴情的孩子,当时正是情窦初开,恰好,当地府衙调来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巡按御史,胡天宝看到御史大人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对方。每次巡按御史大人升堂,他必定跑去偷偷窥视。巡按御史很快发现了他,很怀疑但又不好明说,身边的秘书又不敢讲。巡按御史大人去巡视别的地方,这胡天宝也跟着去,又一次居然偷偷跑到厕所里偷看大人。大人发现后很气愤,问他是怎么回事,起初他不肯说,后来被用大刑了才老实交代说:“你太俊美了,让人一见倾心,我明知道天上的桂树是不可能让地上的凡鸟栖息的,但还是神魂飘荡,不知不觉对大人作出如此无礼之事。”巡按御史大人听了脸都气白了,命人将其乱棍打死。

一个月后,胡天宝给乡亲们托梦说:“我因为非礼行为冒犯了大人,死有余辜,但我毕竟是一片痴心,不是恶意害人,地府的官吏觉得我这个人比较逗,就封我做了兔儿神,专司人间同性感情。你们可以为我建庙烧香,我会保佑你们的。”

中国特有的兔儿神,一个被情所伤的神仙,专司人间男儿姻缘之事

清代文学家袁枚

中国特有的兔儿神,一个被情所伤的神仙,专司人间男儿姻缘之事

袁枚的仿六朝志怪短篇小说集《子不语》

清朝时,福建很流行男子间拜“契弟”的习俗,就是成年男子常找年轻男子当干弟弟,于是大家都信以为真,捐钱立庙,果然灵验无比,从此胡天宝做了同志们的保护神。从这则笔记小说也能看出,清朝时社会上对于同性恋的态度不是严厉的责罚,而只是轻松地揶揄而已。

兔儿神信仰,属于民间淫祀的一种,现在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其记录也只保留在清代笔记小说中了。

总结

中国特有的兔儿神,一个被情所伤的神仙,专司人间男儿姻缘之事

《兔儿神弄姻缘》剧照

大凡世间饮食男女,都不可避免的要面临感情的困扰,人在遇到失恋、婚姻危机等问题时,就爱求神,既然掌管男女婚姻之事的已经有了月下老人,那么明清人再造出一个兔儿神来就没啥奇怪的了。据说,现在在台湾,还有一个很小的兔儿神庙,更为夸张的是,2010年还出了一部神剧,名曰《兔儿神弄姻缘》,其剧情也是相当的狗血,不得不佩服编剧的想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