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吃苦耐劳的妈妈奶奶,抬不起胳膊睡不着觉

​张奶奶76岁了。

疫情前,她不仅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而且是整个广场舞队伍中最美的那个。

当吃苦耐劳的妈妈奶奶,抬不起胳膊睡不着觉

“这几个月真是一言难尽……小孙子跟我视频,问我是不是放弃自己了?头发乱糟糟的,连发型都不重视了。”提起疫情在家的几个月,张奶奶一脸愁容。


小孙子哪知道:奶奶生病了,不仅梳不成头了,还做不成饭、洗不了衣服,连睡觉都困难。


春节前几天,张奶奶看墙角有个蜘蛛网,想拿鸡毛掸子扫一下。谁知鸡毛掸子不够长,她就使劲往上够,右肩膀当时猛地疼了一下。

当吃苦耐劳的妈妈奶奶,抬不起胳膊睡不着觉

之后两天,肩膀倒没再疼,不过总是肿胀酸困。想着快过年了,忍忍也就过去了。


谁知道肩膀竟一天比一天难受。先是疼,后来活动受限,大臂抬不起,小臂也不能转动,最后竟疼得睡不着。


“我整宿整宿的坐也不是躺也不是,不管胳膊怎么放,肩膀都疼得难受……”



只能根据道听途说的办法,贴膏药、贴暖宝宝、抹扶他林药膏……起初也能缓解,但反反复复下来,竟然更重了。


硬生生又疼了小半个月,等4月初疫情缓解了,张奶奶赶紧让儿女带着到医院就诊。此时,她整个胳膊都完全不敢动了。


史栋梁教授检查后说:“这是典型的冻结肩!是肩周炎相当严重的症状!”


为啥患者多是妈妈奶奶?


史栋梁教授说:

肩周炎这个病,女性患病几率本来就比男性高。


仅疫情缓解后,病房就已收治了20多个患者,90%都是岁以上的妈妈、奶奶。

来医院之前,她们都已经疼得夜不能寐,其中有一位,因为实在太疼,休息不好,差点犯了心脏病!


究其原因,奶奶、妈妈都是春节期间家里最忙最辛苦的人。备年货、扫房子,她们事必躬亲,甚至“不自量力”。

当吃苦耐劳的妈妈奶奶,抬不起胳膊睡不着觉

因为干活太拼,过度疲劳或者轻微的肩部撕裂拉伤,都无暇顾及。等症状明显了,觉得疼了,又因为疫情不敢到医院,干脆就近胡乱治疗。


比如张奶奶,急性期就在家门口做了推拿,结果局部黏连越发严重,痛苦不堪。


史栋梁教授说,肩周炎之所以又被称为“五十肩”,就是因为这个病高发于50岁以上的人。


身体的老化、积累性的劳损、外伤、糖尿病、胆囊炎等基础疾病,都是引起肩周炎的原因。


当吃苦耐劳的妈妈奶奶,抬不起胳膊睡不着觉


单从病因病程来说,肩周炎无法预防。一旦发生,及时治疗最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明确诊断,对症治疗,肩周炎的预后效果远远好于其他关节疾病。



中医讲,痛则不通。咱把肩膀比成一条大马路。


肩周炎初期,肩膀的肌腱发生了局部损伤,就好比马路上的车刚发生了车祸,当时会肿会疼,可能还略有粘连。但此时症状轻微,若能及时、对症地做局部的疏通,比如贴膏药、涂抹药膏,都有效。就好比发生车祸就及时处理,自然不会交通拥堵。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局部的粘连会加重,疼痛也会加重,想要治疗,就得做小针刀、各种理疗。这就好比:车祸后没有及时疏通,路已经被堵了,但好在堵得不严重,通过疏导交通,也能解决问题。


当吃苦耐劳的妈妈奶奶,抬不起胳膊睡不着觉

如果继续放任不管,马路上的车会越堵越多,局部的粘连会越来越重。虽然这算不上什么大病,但会让患者疼得吃不下、睡不着、站也不行、坐也不行。只有把局部黏连的肌腱分离开,才能解决问题。


如果把生孩子的痛比作10级疼痛,冻结肩的疼痛等级就达到了7级。这种感觉,仅次于割断手指的疼痛感。


史栋梁教授说:


发展到冻结肩的程度,一般的治疗方案就很难起效了。只能住院,用无痛手法松解肩关节粘连,才能解决问题。


张奶奶住院后,正是用的这个治疗办法。


打上麻药后,全程无痛,接下来的3分钟,史栋梁教授利用最专业的手法,将肩部粘连部分全部剥离。


等到麻药劲过去,张奶奶只觉得肩部酸酸涨涨,但不再疼了,当天晚上就睡了个囫囵觉。等第二天一早,她竟然能慢慢抬起手臂梳头了。


采访那天,张奶奶正要出院,抬着胳膊说自己“完全好了”。


当吃苦耐劳的妈妈奶奶,抬不起胳膊睡不着觉

史栋梁教授仔细给她交代医嘱。现将这套适用于所有肩周炎患者的注意事项,分享给大家。


当吃苦耐劳的妈妈奶奶,抬不起胳膊睡不着觉

最后,看史栋梁教授如何“面对面”教你肩周炎康复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