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等國為刺激經濟“直升機撒錢”,中國為啥不跟風學一波?


英美等國為刺激經濟“直升機撒錢”,中國為啥不跟風學一波?

​中國經濟受到的影響也不小,據國家統計局4月1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其中,除了信息技術行業貢獻值出現增長,各行各業的同期增長值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少。

英美等國為刺激經濟“直升機撒錢”,中國為啥不跟風學一波?

為刺激經濟,促進居民消費成為重要抓手,多地政府發放消費券卻不見顯著效果,為何我國不效仿英美日德等國“直升機撒錢”?

1.額外發錢有“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之分

英美等國的儲蓄率非常低,他們有相當一部人屬於“月光族”,政府給這類幾乎沒有積蓄的人發放現金補助,意在於幫助他們解決火燒眉毛的溫飽問題。

而中國的儲蓄率向來非常高,大多數居民都有存錢習慣,當初疫情爆發期,大家留有的積蓄還不至於吃不上飯。這個時候給大家發放現金補助,想必大家會更傾向於存進銀行作為儲備金。

從一季度中國居民的“報復性存款”便知,在這過去的一季度91天裡,平均每天有710.99億元存款被存進銀行,居民兜裡還是有錢的,目前在中國發放現金補助也不過是增加存款數額,對刺激經濟沒有大作用。

英美等國為刺激經濟“直升機撒錢”,中國為啥不跟風學一波?

2.是“蓄勢待發”而非“低慾望”

“低慾望”消費成為了日本經濟持續低迷的元兇,而中國很明顯不是“低慾望”社會,第一大消費市場足見我們仍處於慾望高漲時期。

鑑於境外疫情的持續發酵和國內的境外輸入風險,中國居民對新冠疫情的恐懼仍未消退,至於購房、買車等消費行為也只好繼續擱淺,“報復性存款”也只會是一種短期現象。

中國經濟正在復甦,那會不會迎來“報復性消費”?答案是不會的,一來是目前把積蓄存進銀行比其他投資理財方式風險更低,二來是消費觀念的改變,手握更多存款給人以“安全感”,在大環境尚未完全穩定之前不敢肆意消費。

因此,鑑於不同的國情,中國自然不會跟風撒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