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回贾敬过生日,贾母为什么不愿来?理由编的太不合理

提起《红楼梦》大家都不陌生,笔者自小家里仅有红楼的通行本,经常翻阅但从未真正细读,加之红楼戏曲影视的传播,早年间对红楼只当宝黛钗爱情故事来看。自打三流院校毕业之后,工作有闲接触到百家讲坛,开始听刘心武先生讲红楼的课程,便觉曹公的作品真乃一部旷古奇书,由于认知这东西先入为主,当时我认为刘先生的“探佚红楼”有一定的道理,(在这里不讨论其看法是对是错,红楼本无正真答案,支持百家之言。)余并未真正浅读过红楼,刘心武先生的解读对我算是一种启蒙,故去年秋季,开始试读红楼梦的通行本。

红楼梦的版本很多,通行本是继高鹗程伟元续写修订之后问世的,为了更加契合自己续写的后四十回,前八十回个人认为不少细节之处已不再是曹公的原笔原意,有条件大家可以去读其他更严谨的版本,但是对我来说,眼前现成的书,权当开阔眼界耳。

第一遍自然是粗读,只当曹公在给后人讲一长篇故事,书中不求甚解的地方很多,也常去网上看各位爱好者的见解、评论,时常也是大有所益。张爱玲批高鹗续四十回如:附骨之疽,刘心武先生亦认为该续完全违背了曹公的本意,故本人对后四十回无故有抵触之意,至今仅读过第八十一回,便弃之一旁。

近来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想借助脂批能否发现更多的曹公遗留的蛛丝马迹,确有不少疑惑,有一处笔者不得其解,至今网上还未见到有人发表看法,(也许有,但我没见到)故列出,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中的一段。

(背景是贾敬过生日,贾珍在宁府举办宴席请家族中的人为父亲祝寿,荣府中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宝玉都来了,唯独老太太贾母没来,原文是这样的:)

 贾珍尤氏二人递了茶,因笑道:“老太太原是个老祖宗,我父亲又是侄儿,这样年纪,这个日子,原不敢请他老人家来;但是这时候,天气又凉爽,满园的菊花盛开,请老祖宗过来散散闷,看看众儿孙热热闹闹的,是这个意思。谁知老祖宗又不赏脸。”凤姐儿未等王夫人开口,先说道:“老太太昨日还说要来呢,因为晚上看见宝兄弟吃桃儿,他老人家又嘴馋,吃了有大半个,五更天时候就一连起来两次。今日早晨略觉身子倦些,因叫我回大爷,今日断不能来了,说有好吃的要几样,还要很烂的呢。”贾珍听了笑道:“我说老祖宗是爱热闹的,今日不来必定有个缘故,这就是了。”

这一段笔者当时格外留心了,贾母真的是因为身体不好不愿意来吗?因为凤姐很反常。

1:凤姐那么精明滴水不漏的人,这点眼力见都没有吗?有邢夫人与王夫人都在场,封建家族讲究尊卑先后,无论贾珍怎么问话,都不该是她跳出头来回答,而且又是“未等王夫人开口”很明显是王夫人准备要回答贾母为何不来了,王熙凤脑子转的快,如果让王夫人来回答,王夫人是“锯了嘴的葫芦”不会说话,要是编理由肯定会被贾珍看穿,所以未等开口赶忙回答。

2:再说之看凤姐的描述,贾母应该是受凉拉肚子了,可偏偏又要带回去几样煮的很烂的好吃的,很烂的应该是指肉类做的熟透软乎,拉肚子肠胃不好的人是忌讳油腻荤腥类,贾母是最懂得养生的人,连吃饭后先喝茶还是先漱口都要讲究,应该不会提这个要求。

3:贾珍听到凤姐话笑道,“这就是了”,好像是他猜到了一样,自己的长辈生病了哪有笑着说的道理,一般都会略表孝意跟关心,也可说请老祖宗养好身体,改日让尤氏去亲自看望之类,但很明显贾珍也知道贾母是故意不来,既然王熙凤都这么说了,也不好揭穿,只好罢了。


那如果真的是在撒谎,贾母为什么不来呢,如贾珍所说,天气又好,秋高气爽,满园的菊花又盛开,重儿孙热热闹闹都来了,看回目是“家宴”,贾母是大家长,是搞“家族政治的一把手”,怎么有不来的道理,贾母也是最喜参加这类活动的,贾敬又是宁府现存的最高长辈,是贾母的侄儿,笔者猜不透个中缘由,各位看官如有见解,欢迎评论探讨。

第11回贾敬过生日,贾母为什么不愿来?理由编的太不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