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觀世界產油地如何應對油市當前的“蹉跎”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週三(04月22日)報道,日內原油價格維持在10-15美元/桶的區間波動,上一交易日原油價格大跌16美元,最低挫至6.50美元/桶,令美國總統特朗普考慮拯救油企的計劃。

當然,不僅僅是美國,產油國國家們也都在尋找措施應對近日暴跌的油市。

英國金融時報日內報道稱,受疫情影響,全球主要的產油國不得不削減開支,重新調整預算。

1.中東地區:

中東地區的產油國在本次疫情危機來臨之前已經在掙扎於停滯的增至表現。

該地區更為富裕的國家,如沙特,卡塔爾,科威特和阿聯酋,擁有雄厚的財政儲備,但即使是這類國家,也預期在疫情之下被迫縮減開支,增加借貸。

沙特,作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上個月表示將縮減國家開支5%,且準備將債務上限從國內生產總值的30%提高至50%。

2.俄羅斯:

俄羅斯已經長時間被迫大幅度的減少油產,而這一現象預期在之後的預算中將被提高。

上個月莫斯科方面預測了其約合1700億美元的雨天基金將在八年的時間內填補預算缺口,但至本週,油價持續走軟,據稱,這部分基金將只能維持一半的量。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發言人Dmitry Peskov在本週二表示,“俄羅斯有足夠的儲備來抑制油價的負面影響,當然,如果必要,我們手中所有的資源都將被使用到。”

3.非洲:

尼日利亞作為非洲最大的產油國,已經削減了其本國的年度預算,同時著手取消昂貴的汽油補貼,貶低本國貨幣,並尋求價值70億美元的緊急多變基金以應對即將出現的衰退風險。

該國財政部長兩週前已經表示,“經濟處於危機之中,如果沒有海量的刺激政策,預期今年的經濟將萎縮3.4%。”

金融時報表示,其他泛撒哈拉地區的非洲產油國可能遭遇更糟糕的局面。

NKC African Economics機構的分析師François Conradie表示,當前合未來幾個月非洲國家的政府與債權人之間的對話將對政府財政合非洲經濟帶來逾10年的影響力。

4.拉丁美洲:

Oxford Economics機構在近期報告中指出,上一次,追溯至2016年年初,油價跌至30美元/桶的時刻,拉丁美洲在之後短短几月就跌至衰退。

阿根廷則將提高石油出口,提振外匯收入的希望置於巴塔哥尼亞開發巨大的頁岩礦藏上,但該項目高產的成本意味著不太可能獲取到數十億的美元年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