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歐盟條約中無救助條款 是時候需要一份新的協議了……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週二(05月05日)報道,日內歐市,德國法院裁決歐洲央行量化寬鬆部分違憲,觸發歐元歐市跌近百點,美元一度劍指100大關。

日內這一裁決公佈後,歐元迅速展開跌勢,日內跌近百點,美元一度劍指100大關。

當前歐洲央行和德國央行仍在仔細研究這份裁決。

歐洲央行發言人表示,歐洲央行將在法蘭克福時間18:00(北京時間5月6日00:00)開始的非政策管委會會議上討論德國法院的判決。

貝倫貝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Holger Schmieding對此表示,“我們需要關注風險,法院可能會詳細說明歐洲央行購買主權債券的條件,從而導致央行在使用部分貨幣工具的靈活性和高效性上受阻。”

Schmieding認為,我們可能無法阻止德國法院試圖就歐銀購債的問題給予顯著設限,這一設限並非針對大流行病的PEPP緊急計劃,而是針對公共區域購債PSPP的計劃,主要為2015年引入的政府債券購買項目。

“如果確實如此,我們也可能很快又接到一個針對PEPP的新案子,導致這一案件在德國和歐洲法院之間慢慢消磨。”

需要介紹的是,PEPP計劃的包裹包括了19個成員國的債券購買範圍,根據設置,歐銀可以購買更多意大利或西班牙的債券,並對受困經濟體保持較低成本,這一點也可能成為法院調查的理由。

Teneo機構的副總監Carsten Nickel也認為,針對PEPP的合法性,這一計劃較PSPP受到的限制更少,卻已經顯現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剛剛,歐盟委員會發言人Mamer表示,歐盟法院的判決對(歐盟)所有國家法院都具有約束力。

其同時回應德國法院對歐洲央行計劃的判決,稱,歐盟法律較各國法律具有優先權。

英國金融時報本週撰文指出,針對管轄權問題,雖然歐銀不受限於德國法律,但德國央行卻受限。

目前德國央行是歐銀最大的股東,而在購債的問題上,歐盟法院有著4項標準:

1.計劃必須讓投資者對實際將購買的債券未知;這一點是為何歐銀普遍限制購債的理由,但在PEPP問題上有所當款,由此大量的意大利債券最終將鋪滿歐銀的資產負債表;

2.購債不能阻止會員國推行健全的財政政策;

3.歐銀不應當持有債券至到期;

4.必須努力將風險轉嫁給歐洲穩定機制。

報告認為,無論最終走向如何,歐元區的成功歸功於規則的融合,歐盟條約中沒有救助條款,令這次風險之下問題擴大,是時候需要一份新的協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