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183件家传古董无偿捐美,祖国想回购却被拒绝,国人痛骂忘本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有人为中华之崛起而四处奔波,有人为守护文苑英集走上诗意人生,翁氏六代叠续,乱世遗珠觅得归宿,是“良缘”还是“虐恋”?

他将183件家传古董无偿捐美,祖国想回购却被拒绝,国人痛骂忘本

一、藏品大宗为何而歌?

2018年12月13日,波士顿博物馆收到了一笔蔚为大观的家藏,183件来自中国的文翰墨宝,古籍孤品,漂洋过海,在太平洋的彼岸重见天日,举世皆惊。这千金一掷的大手笔,出自满清帝师翁同龢的五世孙——翁万戈。

翁氏珍藏自翁心存起至翁万戈,上至《江山万里图》、《灵飞经》、宋本《集韵》,下至各式拓片织绣,经年累月,一骑绝尘,历经百余年,仍能在动荡中遗世独立,离不开翁家几代人的传承与守望。

如果没有历史意识,怎么会收藏这么多年呢,历史意识在六代人甚至历时更长的收藏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支柱。翁氏六代这批珍藏涉猎之广,与翁家传承百年的家风家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翁家起于古城常熟,自文端公翁心存起,虽未大费心力寻获珍品,仍间有收获。

他将183件家传古董无偿捐美,祖国想回购却被拒绝,国人痛骂忘本

翁同龢

在翁同龢时,修心养性,官至将相,醉心艺术,已经到了“典屋买画今几人”的程度,遍藏天下如意、玉印、书卷、画集。翁万戈年幼时便被过继到翁同龢的那一支血脉,两岁时就继承这笔“万贯家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简直就像天上掉馅饼似的”。

年幼的他,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描摹书画,对艺术颇有造诣,随着年岁的增长,翁万戈渐渐明白并接过翁家传承百余年的使命,谨慎的守护着这份“沉重”。

书画子卷最怕潮气,翁万戈就租了个洋楼专门在二楼存放这批珍品,在内战胶着,家国动乱不安的年代,翁万戈带着这批跨13个世纪的珍藏逃到美国,使得这灿烂的文化遗产没有在战火中付诸东流。翁万戈说:“我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为了我的人生。”翁万戈收藏家的一生,在此展开序幕。

他将183件家传古董无偿捐美,祖国想回购却被拒绝,国人痛骂忘本

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说收藏古文玩物是收藏家的嗜好,那么收藏翁氏珍藏则是翁万戈的“性命”。何为“性命”?道教认为:“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修身养性,心灵的润泽与体魄的康健正是中华传承千年的性命之道。

对于翁万戈来说,守望这批珍藏,将其光彩呈现与世,与诸君共赏正是他的“性”。美国收藏家顾洛阜并不了解中国文化,却乐此不彼的收藏了诸多中国的文采华章,最后一股脑的全捐给了大都会博物馆,翁万戈认为,这正如孔圣人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顾洛阜虽不懂中国文化,却能由着本心追求美,终而与世界分享美,当是收藏的最高境界。为此,翁万戈走访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为的就是不至于泯灭了藏品的光辉,向世界介绍自己深深爱着的华夏文明。

他将183件家传古董无偿捐美,祖国想回购却被拒绝,国人痛骂忘本

对于要捐献、转让的藏品的去向,翁万戈绝不敷衍了事,必须仔仔细细的考察、斟酌再三,方才让出藏品。北大座落着米万钟的勺园,在多次考察过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后,翁万戈将米万钟的《勺园祓禊图》捐给了北大,与洪业先生所赠的《勺园修禊图》并绝燕园。

上世纪80年代末,翁万戈亲自到上海图书馆察看了馆藏的《九歌图》与《北西厢》,对于上图修复古籍的方法与精神极为认可,在上图的积极争取下,上图书便成为了542册宋元明清珍稀古籍善本书的好归宿。

除了为藏品积极寻找落脚地外,翁万戈还亲自整理编撰了《翁同和文献丛编》、《顾洛阜原藏中国历代书画名迹考释》《陈洪绶图编》《常熟翁氏藏古籍善本丛书八种》《甲午中日战争》等,致力于这批文化瑰宝的发扬与传承。

他将183件家传古董无偿捐美,祖国想回购却被拒绝,国人痛骂忘本

三、收藏界的开放主义者

自古以来,鲜有收藏者把自己的典藏公示于人,而对于络绎不绝求览藏书的鉴赏者们,翁万戈不仅不拒绝,甚至非常高兴藏品能够与人分享,总是慷慨地向研究者们提供从未被研究过的资料,使私人收藏艺术史研究更进一步。

在清雅幽静的莱溪居,在波士顿大学授业的白谦慎教授常常带着研究生们到翁万戈先生家观摩。“拜读尊译《董其昌署款演变》一文,得益非浅。C. C. Riely原著的出版社、日期等等,似不见于“注”中。我很想买一部,不知应从何处?”

在白谦慎教授公布的15封与翁万戈先生的书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翁万戈先生求学若渴的求知欲与对于研究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态度。

他将183件家传古董无偿捐美,祖国想回购却被拒绝,国人痛骂忘本

四、守望数年,传承千载

一个合格的收藏家必备眼力,财力,魄力。华美协进社原是胡适、郭秉文等在美国纽约共同创建,为传播中国文化,进行各项教育与宣传活动,增进中美人民文化相互交流。

后却因为负债极高面临闭会的绝境,翁万戈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毅然决然接手华美协进社社长,并为华美协进社社留下了25万美元的收入。曾有人欲高价购得翁万戈的藏品,翁万戈说;“只要我有足够生活的钱,我不会考虑我的藏品跟钱发生任何关系。”

身为机电工程硕士的他,经人介绍走上电影人的道路,在电影业逐渐如鱼得水,他仍未忘记为中华文化与文明走向世界而努力,他以中国古画制作了一部短片,甚至取得国民党的同意要在中国用16mm的影片教育国民,但因内战爆发而不了了之。

他将183件家传古董无偿捐美,祖国想回购却被拒绝,国人痛骂忘本

在中美关系缓和后,翁万戈回到中国,带着摄影机、三脚架、工作人员来到故宫博物院,撰写出的《故宫博物院》一经出版便售罄,中国雍容典雅的深宫、精巧华美的器物再次走向了西方,走向了世界。

2018年,翁万戈将183件珍藏捐赠给波士顿博物馆,祖国想要购回也被严词拒绝,国内一时哗然,痛骂老先生忘本。翁以钧透露,翁万戈先生早已料到部分国人会有些议论的声音,却仍旧选择这么做。

他果真忘本吗?

翁万戈一生致力于守望藏品,进行中西文化交流,波士顿是西方的文化重镇,艺术无国界,这批藏品在波士顿反而更能发挥它宣传中国文化的价值。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翁老此举看似恣意洒脱豪掷千金,却有一颗苦心孤诣的七窍玲珑心,分明是十足的中国式诗人,纵马而游,不为世俗所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