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甜”與“澀”與含糖量無關 而是決定於單寧形態 簡單分4類

我國目前柿子樹品種很多,不僅有早、中、晚熟之分,還根據其在樹上成熟前能否自然脫澀而分為有澀柿與甜柿子。這裡所說的柿子的“甜”與“澀”與含糖量無關,而是決定於其中單寧形態。其實,嚴格地按學術上的分類方法,柿子有以下4種不同的品種類型。

柿子“甜”與“澀”與含糖量無關 而是決定於單寧形態 簡單分4類

完全澀柿

此類品種的果實在樹上成熟後至軟熟前不能完全脫澀,採後必須經過人工脫澀或後熟作用脫澀才能食用,無論果實有無種子,在果實完全軟化前均不能自然脫澀,果肉內也不形成褐斑。我國原產的絕大多數品種基本都屬於這一類。

柿子“甜”與“澀”與含糖量無關 而是決定於單寧形態 簡單分4類

不完全澀柿

此類品種的成熟種子周圍會部分脫澀,而種子的作用範圍較小,自然脫澀度較低,如平核無、會津身不知、甲洲百目、衣紋等。通常我們將其歸為常說的澀柿範疇。

完全甜柿

此類品種的果實不論有無種子,均能在樹上自然完成脫澀過程,且脫澀完全徹底。果肉內基本無褐斑或形成少量褐斑,褐斑的點很細,肉眼看上去不明顯。種子少時,商品價值更高。如富有、次郎、陽豐、新秋、伊豆、駿河、花御所太秋及我國的羅田甜柿、甜寶蓋等。

柿子“甜”與“澀”與含糖量無關 而是決定於單寧形態 簡單分4類

不完全甜柿

此類品種的果實只有在授粉條件好、每果中形成的種子達到一定數量(標準因品種而已)時,果肉才能完全徹底自然脫澀,如果授粉條件不好,無種子形成或種子少時,果肉就不能自然脫澀或脫澀不完全,如禪寺丸、西村早生、海庫曼、東洋一號等。

其種子的作用範圍較大,在種子周圍的果肉中會出現許多褐斑,帶褐斑的果肉是甜的,否則就是澀的。換句話說,不完全甜柿必須有種子存在,才能表現出甜柿的特性,可能會因為種子的形成差異,出現果實微澀,或一半澀一半甜,一株樹上有的澀有的甜的情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