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數學新題型風向標?語文又成“大殺器”?高中生關注

隨著新學期的開始,2020年高考複習也正式拉開了帷幕,新一輪的"高考戰士"們也投入了戰鬥中。在努力學習的同時,大家也要注意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的一些提醒,因為這些提醒中蘊藏著高考變化的相關信息,不注意高考的變化,將很難取得好成績,自然就難進入好大學。接下來,帶大家看看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透露的高考變化信息,從而讓大家能為2020/21年的高考打一個有準備之仗。

今年數學為今後10年命題風向標

1.突出重點,靈活考查數學本質

2019年的數學試題貫徹落實高考評價體系學科化的具體要求,突出學科素養導向,將理性思維作為重點目標,將基礎性和創新性作為重點要求,以數學基礎知識為載體,重點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

固本強基,夯實發展基礎。試卷注重對高中基礎內容的全面考查,集合、複數、常用邏輯用語、線性規劃、平面向量、算法、二項式定理、排列組合等內容在選擇題、填空題中得到有效考查。在此基礎上,試卷強調對主幹內容的重點考查,體現全面性、基礎性和綜合性的考查要求。在解答題中重點考查函數、導數、三角函數、概率統計、數列、立體幾何、直線與圓錐曲線等主幹內容。

穩中有變,助力破解應試教育。2019年的數學試卷,在整體設計上保持平穩,包括考查內容的佈局、題型的設計、難度和區分度的把控等。試題的排列順序依然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對主觀題的佈局進行動態調整,考查考生靈活應變的能力和主動調整適應的能力,有助於學生全面學習掌握重點知識和重點內容,同時有助於破解僵化的應試教育。

2.今年與往年相比主要體現以下變化

新題型

1.設置組合型選擇題,為實現設置多選題過渡。全國卷Ⅰ第11題、卷Ⅲ第12題均出現組合型選擇題,接軌新高考多選題。

2.新增雙空填空題。全國卷Ⅱ第16題填空題設置兩個空,試題難度增大,思維量加大。

新考法

1.概率統計,爆“冷”壓軸解答題中,一改導數題為解答題壓軸題的地位,全國卷Ⅰ第21題首次出現概率統計與數列交匯的試題,綜合考查分佈列與數列知識,為方案的合理性提供支持,體現知識的融合。

2.選考題考查內容調整全國卷Ⅰ和卷Ⅲ第23題打破常規,把絕對值不等式的求解問題改為利用綜合法或基本不等式證明不等式。

3.素材創新,滲透德智體美勞等五育

(1) 全國卷Ⅰ第4題以著名的雕塑“斷臂維納斯”為例,探討人體黃金分割之美,卷Ⅱ第16題融入金石文化,將美育教育融入數學教育;

(2) 全國卷Ⅱ第13題以高鐵發展成果為背景,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經濟發展,第4題結合“嫦娥四號”反映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體現對德育的滲透和引導,將數學與物理知識結合,體現不同學科間的聯繫;

(3) 全國卷Ⅰ第15題引入籃球運動研究獲勝概率,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體現體育教育的要求;

(4) 全國卷Ⅲ第16題是以學生到工廠勞動實踐,利用3D打印技術製作模型為素材命制的立體幾何試題,突出數學學科特色,引導學生關注勞動,體現了勞動教育的要求。

語文成為“大殺器”“拉分王”

今後的高考語文閱讀題量會持續增加,鍛鍊閱讀速度、提升反應能力迫在眉睫!高考語文閱讀題的選文範圍,將會遠遠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認知範圍。難度、深度、廣度,全面向學術級、經典級看齊!只看《讀者》和四大名著,別說高考語文,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

2019年高考語文試題變化

一.新考點

全國卷Ⅱ考查對“引號”不同意義的理解與辨析。

二.新題型

理由探究題:實用類文本閱讀中新增理由探究題。全國卷Ⅱ、全國卷Ⅲ主觀題考查探究某一觀點或現象的原因。

三.新要求

1.語言文字運用

(1) 詞語辨析

①考查範圍擴大。一改往年只考查成語(辨析或選用),變為考查實詞(雙音節、三音節)、短語、成語,而且都是常見、常用的詞語。

②考查位置改變。全國卷Ⅱ在病句題中考查詞語的正確使用。

(2) 補寫句子

滲透邏輯推斷能力。三套全國卷的第20題都採用了往年常考題型——補寫句子,但不同的是,三道試題都選擇了生物科普類材料。要擬寫出正確答案,除了要考慮前後語意連貫、內容貼切外,還要深諳其中的科學原理,這類題型凸顯了對考生邏輯推斷能力的考查。

(3) 新聞壓縮

舊題型重新包裝。三套全國卷的第21題都考查了對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三道試題都選取真實新聞報道。試題要求提取關鍵信息,考查考生的信息處理能力。

2.文言文閱讀

材料來源更靠前。選取了“二十四史”中成書最早的《史記》,且都是考生熟知的歷史人物,體現了對教材知識的遷移。

3.論述類文本閱讀

滲透課標“學習任務群”思想。全國卷Ⅰ第3題的C項,考查了文本內容與課外說法的相通性。

4.實用類文本閱讀

選材範圍擴大。全國卷Ⅰ選擇了科普說明文文段。

5.文學類文本閱讀

滲透整本書閱讀要求。全國卷Ⅰ的第9題,從魯迅整本書的角度,考查考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

6.寫作

應用文體全面呈現。全國卷Ⅰ和全國卷Ⅱ考查了演講稿、書信、觀後感,把應用文的寫作作為考查的一個方面。

高考語文難在哪兒?

仔細看過今年高考語文全國卷I、卷II、卷III後不難發現,所謂的“難”集中在這3個方面:

1. 閱讀能力差=做不完

“題目太多、字數太多根本做不完!”讓很多考生叫慘連天。他們正是溫儒敏教授口中說的“15%的人”。

開今年的高考試卷,乍一看滿滿都是文字!去年說的“高考變革”已經實現,所有題目都在默默考查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能力。閱讀不行卷子根本做不完。

2. 凸顯應用

2019年高考語文命題全面考查考生的信息處理、邏輯思辨、審美鑑賞、探究創新、語言表達等語文學科的關鍵能力,凸顯應用性考查要求,引導考生重視實踐,學以致用。

強化選材的實踐應用導向,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試題重點選擇既能體現語文學科特色,又與國家發展、科技進步、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素材,引導考生綜合運用語文能力解決實際問題。

全國卷中,材料廣泛涉及港珠澳大橋、“一帶一路”、“嫦娥四號”等國家發展熱點,世乒賽、冬奧會等體育熱點,傳統音樂、中國書畫等文化熱點,壓力與肥胖、生物酶與飲酒等生活熱點。這種選材設計,有助於引導考生在生活中發現語文、理解語文、應用語文,在應用語文中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參與社會、服務社會。

強化寫作的實際應用導向,適應現實生活需求。寫作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也是高考語文的重要考查內容。

2019年全國Ⅰ卷作文試題“熱愛勞動,從我做起”、Ⅱ卷作文試題“青春接棒,強國有我”都明確規定考生必須採用演講稿、書信、觀後感及慰問信等特定的實用性文體。這些實用性文體與考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也更符合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的能力需求。全國Ⅲ卷作文試題“畫裡話外,師生情長”雖未明確規定文體,但漫畫材料直接取材於每個考生都深有感觸的場景,有助於激發考生寫作熱情,抒發真實情感。3套試卷的作文試題對中學寫作教學釋放出強烈信號:寫作要立足實際生活需求,強調實際應用,避免言之無物、大而無當。

強化信息處理的實用能力,對接社會發展要求。適應社會信息化發展趨勢,高考語文加大了對考生實用信息處理能力的考查力度。

全國Ⅰ、Ⅱ、Ⅲ卷均在論述類文本、實用類文本、文學類文本及文言文閱讀部分專門設題,重點考查考生面對不同問題情境時的信息處理能力。不管是面對文學審美還是實用求知,不管是對材料進行信息篩選還是邏輯推理,都與社會發展的能力要求密切相關。全國Ⅰ、Ⅱ、Ⅲ卷在語言文字運用部分第21題統一創新題型,要求考生對一則真實新聞報道進行關鍵信息提煉。這一創新題型引導考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進行信息的獲取、篩選、提煉和表達,有助於進一步強化信息處理能力的實用導向。

3. 不積累古詩文 = 重本變二本

看看高考的變化、教材的變化和學科重要程度的變化,還有這幾年爆紅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經典詠流傳》等文化類節目……所有的現象都在告訴我們:

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不讀名著行不通!不積累古詩文行不通!不會寫作行不通!輕視語文行不通!

學科核心素養價值凸顯

教育部考試中心在最新的考試大綱中,著重強調了高考“考什麼”,即: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教育部發布的最新《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各科課程標準》,

也首次提出凝練“學科核心素養”。

在2019年高考各科試卷中,學科核心素材的價值已經凸顯。可以預見,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將是2020年乃至今後高考的命題熱門。那麼學科核心素養在2018年高考各科試卷中究竟有哪些體現呢?

語文

語文核心素養指的是,讓學生在特定情景之下有語文應用的能力。

2019年高考語文命題聚焦語文學科素養,緊密銜接高中課程標準,擴展素材選取範圍,突出試題命制的情境化設計,落實綜合性、創新性考查要求,引導考生勇於探索、大膽創新。

將作答要求與人生體驗相結合,創設真實的任務情境。全國Ⅰ卷作文試題“熱愛勞動,從我做起”要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學”寫一篇演講稿,Ⅱ卷作文試題“青春接棒,強國有我”設置5個具體寫作任務,要求考生任選其中之一,準確把握歷史背景,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特定的身份、特定的文體展開想象與思考,完成寫作。這些任務要求通過設置與真實生活高度接近的寫作情境,對考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清晰指示了語文素養提升的具體方向。全國3套試卷的第17~19題都是重點考查對詞語運用、語篇銜接、語病修改或標點符號的運用,但這種考查並非孤立、簡單、直接展開,而是被設置在具體的閱讀情境之中,有助於考生結合人生體驗進行理解,推動語文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考查的落地。

數學

2019年的數學試題貫徹落實高考評價體系學科化的具體要求,突出學科素養導向,將理性思維作為重點目標,將基礎性和創新性作為重點要求,以數學基礎知識為載體,重點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

固本強基,夯實發展基礎。試卷注重對高中基礎內容的全面考查,集合、複數、常用邏輯用語、線性規劃、平面向量、算法、二項式定理、排列組合等內容在選擇題、填空題中得到有效考查。在此基礎上,試卷強調對主幹內容的重點考查,體現全面性、基礎性和綜合性的考查要求。在解答題中重點考查函數、導數、三角函數、概率統計、數列、立體幾何、直線與圓錐曲線等主幹內容。

2019年的數學試題注重考查數學應用素養,體現綜合性和應用性的考查要求。試題設置的情境真實、貼近生活,同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數學原理和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價值和作用。理科Ⅰ卷第(6)題以我國古代典籍《周易》中描述事物變化的“卦”為背景設置了排列組合題,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這些情境來源於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不同領域,結合社會現實,貼近生活,反映了數學應用的廣闊領域,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有利於在中學數學教育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提高對數學價值的認識,提升數學素養,對中學的素質教育有很好的導向和促進作用。

文綜

基礎性主要考查學生對主幹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如:文科綜合全國Ⅰ卷第45題結合商鞅變法的歷史知識,考查考生運用比較等方法分析歷史問題的水平和基本能力;文科綜合Ⅱ卷第46題結合抗日戰爭和二戰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理解中國戰區建立的原因和意義,強調了對主幹知識和基本能力、素養的考查。

理綜

以情境化試題加強生產實踐中化學原理和方法的考查,提升學生運用科學知識和思維方法解決實際生產過程中的問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如:全國III卷第28題以氧氣直接氧化氯化氫生產氯氣的工業生產為素材背景,讓學生分析進料濃度比、反應溫度以及產物的處理對氯氣的產率以及工業能耗的影響,並據此給出提高生產效率的2種方法。

豐富試題呈現形式,用精美的圖片呈現既有美感又有科學意義的物質反應和結構,展示化學反應和物質的絢麗色彩和多姿形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化學反應的變化美以及物質結構美。如:全國II卷第11題考查用化學方程式來表達解釋炫麗的色彩變幻化學反應;全國II卷第26題則是以烘托節日氣氛焰色反應考查元素鑑定方法。

突出考查實踐應用活動

高考試題越來越注重創設日常生活、生產實踐、科學探究等問題情境,考查同學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語文

2019年高考語文命題全面考查考生的信息處理、邏輯思辨、審美鑑賞、探究創新、語言表達等語文學科的關鍵能力,凸顯應用性考查要求,引導考生重視實踐,學以致用。

強化選材的實踐應用導向,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試題重點選擇既能體現語文學科特色,又與國家發展、科技進步、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素材,引導考生綜合運用語文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全國卷中,材料廣泛涉及港珠澳大橋、“一帶一路”、“嫦娥四號”等國家發展熱點,世乒賽、冬奧會等體育熱點,傳統音樂、中國書畫等文化熱點,壓力與肥胖、生物酶與飲酒等生活熱點。這種選材設計,有助於引導考生在生活中發現語文、理解語文、應用語文,在應用語文中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參與社會、服務社會。

強化寫作的實際應用導向,適應現實生活需求。寫作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也是高考語文的重要考查內容。2019年全國Ⅰ卷作文試題“熱愛勞動,從我做起”、Ⅱ卷作文試題“青春接棒,強國有我”都明確規定考生必須採用演講稿、書信、觀後感及慰問信等特定的實用性文體。這些實用性文體與考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也更符合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的能力需求。全國Ⅲ卷作文試題“畫裡話外,師生情長”雖未明確規定文體,但漫畫材料直接取材於每個考生都深有感觸的場景,有助於激發考生寫作熱情,抒發真實情感。3套試卷的作文試題對中學寫作教學釋放出強烈信號:寫作要立足實際生活需求,強調實際應用,避免言之無物、大而無當。

強化信息處理的實用能力,對接社會發展要求。適應社會信息化發展趨勢,高考語文加大了對考生實用信息處理能力的考查力度。全國Ⅰ、Ⅱ、Ⅲ卷均在論述類文本、實用類文本、文學類文本及文言文閱讀部分專門設題,重點考查考生面對不同問題情境時的信息處理能力。不管是面對文學審美還是實用求知,不管是對材料進行信息篩選還是邏輯推理,都與社會發展的能力要求密切相關。全國Ⅰ、Ⅱ、Ⅲ卷在語言文字運用部分第21題統一創新題型,要求考生對一則真實新聞報道進行關鍵信息提煉。這一創新題型引導考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進行信息的獲取、篩選、提煉和表達,有助於進一步強化信息處理能力的實用導向。

數學

2019年的數學試題注重考查數學應用素養,體現綜合性和應用性的考查要求。試題設置的情境真實、貼近生活,同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數學原理和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價值和作用。理科Ⅰ卷第(6)題以我國古代典籍《周易》中描述事物變化的“卦”為背景設置了排列組合題,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理科Ⅲ卷第(3)題,以學生閱讀“四大名著”的調查數據為背景設計,情境貼近實際,為考生所熟悉。文、理科Ⅲ卷第(17)題以離子在生物體內殘留情況為背景設計,反映了數學知識和方法在其他學科的應用。這些情境來源於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不同領域,結合社會現實,貼近生活,反映了數學應用的廣闊領域,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有利於在中學數學教育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提高對數學價值的認識,提升數學素養,對中學的素質教育有很好的導向和促進作用。

文綜

文科綜合全國IV卷第24題,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基於所學知識深刻理解國家戰略、關注經濟現象、思考應對策略。試題要求學生懂得擴大開放對國內企業可能造成的挑戰,進而運用企業運營的相關知識,從品牌、研發、品質、管理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試題既貼近社會現實,又富有經濟內涵,旨在考查學生在特定情境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文科綜合全國Ⅰ卷第46題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阿拉曼戰役為素材,引導考生以史為鑑,珍惜和平。

文綜全國I卷第6~8題,通過提供小尺度森林鐵路地圖,考查考生能夠從日常生活和身邊事物去思考、探索和發現地理問題的能力,引導中學對於地圖的教學由學習地圖知識轉為培養學生利用地圖工具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文綜全國I卷第36題,以澳大利亞汽車發展的真實案例為線索,圍繞汽車產業佈局、汽車市場特點、汽車生產成本以及汽車產業退出的影響等現實問題,把澳大利亞汽車生產從發展到退出的過程與地理因素相結合,重點考查學生從地理角度分析產業發展問題的能力。

理綜

2019年高考物理試題除有意識地加強與體育運動和生產勞動的結合之外,增加緊密聯繫科學技術進步和日常生活實踐的試題情境,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如:全國I卷第16題以我國正在研製的“長征九號”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為背景,考查學生應用動量定理計算發動機在單位時間內噴射的氣體質量,引導學生關注我國在重型運載火箭研發方面的進展;全國II卷第14題以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為素材,要求學生分析探測器在“奔月”過程中所受萬有引力的變化圖像,引導學生關注我國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全國II卷第25題以汽車剎車過程中的運動情況為背景,要求學生在分析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構建物理模型,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問題,促進學生學以致用。

化學的魅力在於合成新分子、創造新物質,開發新應用。如:全國II卷第36題以新型環氧樹脂的合成為情境,考查有機物分子結構和性質之間的關係;全國III卷第36題以合成步驟少、產率高和操作簡單的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Heck反應合成氧化白藜蘆醇為基礎,考查該功能物質的性質。

2019年高考生物試題突出應用性考查要求,引導考生能夠有意識地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產生活相關問題的解決。如:理科綜合全國I卷第31題以果園生態系統為例,考查食物鏈、種間關係等生態系統基本概念,運用生態學原理解決生產實踐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反映出生物防治害蟲方法快速高效、環境友好的特點,突出理論聯繫實際的應用性導向;理科綜合全國III卷第37(4)題考查廢棄培養基的處理方式,強調實驗材料的合理處理和保護環境意識,突出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

加大對傳統文化的考查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2019年高考試題精心選材,萃取精華,通過歷史人物的群體垂範、古代思想的現代映射、傳統美德的當代傳承,在考查能力的同時,實現對考生的精神浸潤。引導學生在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民族精神的同時,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自信”,彰顯中國文化的價值。

語文

全國Ⅰ卷作文試題“熱愛勞動,從我做起”既著眼於勞動思想的歷史溯源,也關注問題的現實呈現,將中華民族熱愛勞動的優秀傳統與當下社會一些對勞動的偏差認識、錯誤態度進行對比,引導青年學生對這一現象及勞動本身進行深入思考,自覺弘揚勞動精神,充分發揮高考作文在推動勞動教育方面的導向功能。

數學

文、理科Ⅱ卷第(16)題融入了中國悠久的金石文化,賦以幾何體真實背景.

英語

全國I卷書面表達題目設置了考生得知倫敦的美術館要舉辦中國畫展覽,給美術館寫信申請做志願者的情境;全國III卷書面表達題目設置了邀請外國朋友參加校內音樂節的情境;全國III卷閱讀理解部分的其中一個語篇以國外視角報道中國文化及中國美學對國際時尚的影響,展現了中國對國際時尚和設計發展的引領作用。這些語篇通過在試題情境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美育知識,引導考生關注和提高審美情趣。

理綜

2019年高考化學試題自覺傳承我國科學文化,注重挖掘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技術創新思想,選取我國古代的陶瓷製造、物質鑑別等古代化學技術方面的成果,展示中華優秀科技成果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貢獻,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激發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理科綜合全國I卷第7題以陶瓷性質為載體,考查硅酸鹽的物理化學性質;對“雨過天晴雲破處”所描述的瓷器青色的考查,一方面考查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化學知識的瞭解,另一方面考查學生對常見化合物性質的掌握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