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地區鹽鹼地植被恢復改良技術

乾旱地區鹽鹼地植被恢復改良技術

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農業產量是非常低的,這是由於在這些地區的農作物遭受了大量的非生物脅迫,其中土壤鹽鹼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作物的產量。鹽鹼地引起植物生長的許多負反應,如土壤溶液中有很低的滲透勢、營養失去平衡、鹽脅迫,以及這些因素都在生理與生物水平上嚴重影響植物生長和發展。

乾旱地區鹽鹼地植被恢復改良技術

國內外經驗證明,在鹽鹼地上種植耐鹽植物,不僅可改善生態環境,而且可利用耐鹽植物,不失為目前治理鹽鹼地的有效措施。在鹽鹼地上種植耐鹽植物與當前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相適應,可實現農業二元種植結構向三元種植結構的轉變,既可有效地抑制土壤鹽分,改良鹽鹼地,保持水土,恢復生態,改善生態環境,又能促使畜牧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因此鹽鹼地種植耐鹽植物是當前鹽鹼地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徑,值得大力推廣。

乾旱地區鹽鹼地植被恢復改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口增長和耕地減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這種嚴峻形勢迫使人們在控制人口、節約耕地、提高土地產出的基礎上尋求並開發新的土地資源和改善生態環境。因此,當務之急就是儘快在原有耐鹽鹼樹種選育的基礎上,通過耐鹽植物引進、區域試驗和造林標準制訂,為地區防護林建設、鹽鹼地改良提供適宜的樹種和改良技術,增加樹種多樣性,調整樹種結構,提高防護林的生態穩定性、防護功能和綜合效應,改善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都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乾旱地區鹽鹼地植被恢復改良技術

本文從適合在鹽鹼地種植的耐鹽鹼的植物品種和篩選耐鹽植物的一些關鍵生理指標,以及改良鹽鹼地主要方法等進行評述,為扼制土地鹽漬化,提高土地生產力,增加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論方面的科學參考。

1.抗旱、耐鹽鹼的植物

促進鹽鹼地植被恢復,就需要在鹽鹼地上種植耐鹽鹼樹種。鹽鹼地植樹造林首先是選擇對鹽鹼抗性強的樹種。多年來,經過實踐,不斷總結出適合鹽鹼地的主要樹種,有楊、柳、榆等。它們既耐鹽鹼又抗旱。灌木主要有、枸杞、沙棘、白刺果等。另外,為了增加品種,可以從乾旱地區如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引進抗鹽鹼、抗旱的品種,進行種植實驗並篩選出適合本地生長的耐鹽鹼品種。

乾旱地區鹽鹼地植被恢復改良技術

乾旱地區鹽鹼地植被恢復改良技術

黃生林(2005)從內蒙古、甘肅、河南、北京等地先後引進22個耐鹽植物品種,在寧夏銀北鹽鹼地上進行了篩選試驗和示範種植,篩選出了西伯利亞小果白刺,齒形白刺,大果白刺個比較耐鹽鹼的植物,對鹽鹼地的改良和高效利用具有較大的作用,取得較好的效果。另外,可積極開發鄉土樹種,探討當地野生資源樹種,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2.耐澇、抗鹽鹼植物

我國鹽鹼土面積大,主要分佈於西北、華北、東北西部;但還有些在海濱地區,低窪鹽鹼地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加之強烈蒸發,鹽分不斷積累於地表,造成水文、地質條件惡化。因此在低窪鹽鹼地造林,要慎重選擇樹種(王文卿等,2000)。廣泛採用耐鹽鹼、耐澇樹種。喬木樹種有刺槐、垂柳、旱柳、臭椿、苦楝、毛白楊、白榆、桑樹、梨樹、杏樹、棗樹等,適宜沙鹼地生長,主要作為農田防護林,為耐寒、耐澇、耐鹽性樹種。灌木樹種有枸杞,沙棘,白刺果等,落葉灌木,生長迅速,適應性強,耐鹽鹼,可固沙護岸,適宜在鹽鹼溼地、河灘鹼地、平原坡地、沙鹼荒地種植。

乾旱地區鹽鹼地植被恢復改良技術

在鹽鹼地上栽植適宜的植物種類,可以有效地改良鹽鹼地。適宜的樹種具有巨大的樹冠能蒸發大量的水分,而它們巨大的根系又像一臺抽水機,將地下的水源源不斷地向樹冠輸送,這樣地下的水位就慢慢地下降,溶解在水中的鹽鹼也就隨著水慢慢地移到土壤的深層,這就是生物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它改變了局部小氣候,促進土壤排鹽鹼。總之,採用植物來改良鹽鹼土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途徑。

乾旱地區鹽鹼地植被恢復改良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