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猛掰折斷樹枝,大爺大媽辣手摘槐花,反懟:我又不是第一個

近日,河南鄭州一條街道旁的槐花,剛剛開放,就被人折斷枝丫。經調查發現,原來是附近的一些市民為了嚐鮮,成群結隊地跑來採摘。並且,由於槐樹太高,在採摘過程中,為了能夠摘到花朵,一些人便將結有槐花的樹枝掰斷。從採摘現場看,不僅是一些末端的小枝丫被市民折斷,甚至樹木的主幹枝杈,也被一併猛掰折斷。從曝光的視頻看,在有人進去提醒時,一位摘花的大爺竟怒懟:"不是我第一個摘,很多人都在摘,別沒事找我事!"

路邊猛掰折斷樹枝,大爺大媽辣手摘槐花,反懟:我又不是第一個

據附近的巡防員說,路邊的槐花是為了美化街道的景觀樹,樹種非常昂貴,移栽和嫁接也非常不容易。並表示,自己在日常巡邏時,經常能看見附近市民,帶著鉤子和口袋等各種工具,前來摘花。這些人看到有人巡邏時,有時甚至顧不上收拾工具,便落荒而逃。

從視頻上我們可以看到,被摘的很多槐花,都還沒有完全開放。而一些槐樹,由於剛剛嫁接和移栽不久,還沒有完全適應環境,本就發育不良,就被折斷樹枝,甚至掰斷了一半的枝幹,非常可惜。

路邊猛掰折斷樹枝,大爺大媽辣手摘槐花,反懟:我又不是第一個

我們都知道,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中國民間很多食物都與鮮花有關,而槐花被當作食物更是由來已久。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還衍生出涼拌、蒸煮等多種吃法。據瞭解,除用於食用外,槐花本身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止血降壓,護肝涼血的效果。可以說,老一輩人對於槐花的記憶頗深。我們知道,從前的食物,還沒有現在這麼豐盛。因此,槐花就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味佳餚,甚至還可以拿去換錢。

另外,由於槐樹本身生命力強,長成後枝繁葉茂,開花時幽香綻放,現在很多城市都將槐樹作為美化街道的景觀樹種。但是,作為景觀樹的槐花,卻總是被一部分管不住自己的市民,貪圖便宜和便利去採摘和破壞。

路邊猛掰折斷樹枝,大爺大媽辣手摘槐花,反懟:我又不是第一個

而對於這種現象,一些人從眾心理嚴重,但凡有一個人採摘,就會引來一大批人跟風。可以說,群體效應讓很多人降低了羞恥感,甚至讓這種現象愈演愈烈。而法不責眾的心理,也讓公共場所的管理比一般管理更難。我們都知道,通常在公共場所,若不是違法犯罪等重大事故,很難去界定和責罰當事人。對於巡邏員來說,雖然身負管理轄區的職責,但面對前來採摘,並掰斷槐花的市民,他們也只能做到儘量規勸和驅趕。

不難發現,類似上述新聞中的不文明現象還有很多。不久前,某地就有民眾將公園中作為觀賞的錦鯉,私自打撈,拿回家中飼養。甚至成群結隊地帶上釣魚竿,公然在公園魚池垂釣,全然不顧旁邊"禁止垂釣"的標語。而每當有好心人上來規勸時,往往還會遭到他們的一頓數落。

路邊猛掰折斷樹枝,大爺大媽辣手摘槐花,反懟:我又不是第一個

可以說,公共場所的公共財產,本應該全體公民共同愛護。可有時恰恰就是因為"公共"二字,讓很多人不以為然,肆意破壞。對於這類不文明現象,很多地方會張貼明顯的警示性標語,但收效甚微。甚至只要有一個人,無視標語內容,做出不文明行為。就會有一大批人,跟風而學,使管理方難上加難。

在筆者看來,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為屢禁不止,單單依靠政府的單向管理,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知道,這種由外而來的約束力,很難完全控制住這樣的行為。加上這種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為,往往還涉及不到法律層面,令一些懲罰性的措施很難生效。我們都知道,公共場所人口流動量大,一一看管很不現實。

所以,要杜絕公共場所不文明行為的發生,還需要靠民眾自律、自覺,從內心規範自己的行為。而這種自發的自覺行為,需要很長時間來培養,所以在當前的義務教育中,除了基礎知識的教育以外,還需要重視素質教育,讓未成年人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同時,成年人也應該以身作則,為自己的晚輩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