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老顺德”,你还记得吗?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老顺德”,你还记得吗?

经济名列全国前茅的顺德,几乎让人记住的是在“可怕的顺德人”这张特殊名片诞生之后的顺德,记住的更多是它创造的经济价值,唯独忽略它的过去。即使是年轻一代的顺德人也许记忆中亦甚少出现老顺德的剪影。顺德建立县制以来,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对于老顺德的记忆,您拾得起的是些什么?

老顺德的房子: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老顺德”,你还记得吗?

老顺德的房子,从其青砖绿瓦,瓷窗木门中,依然可以管窥老顺德的面貌


这处偏安一隅的老房子无言地伫立在黄昏后,行人往来都要侧身的楼巷,凹凸的旧石路,陈旧发黄的石壁,爬满灰尘的瓦顶,荒废古井,屋门前安置的土地神位。它用自己身体的每一处记号来承载着顺德的过去。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老顺德”,你还记得吗?

老屋暮影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老顺德”,你还记得吗?

老旧的赤红木门,带有传统的西关特色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老顺德”,你还记得吗?

古色古香的花雕瓷窗

她见证了无数过路人匆匆的脚步及逝去的光阴,熟悉的人对于这些老房子可能没有感觉可言,陌人可能只能换来几声惊叹她陈旧的呼声!惊觉顺德居然还有一片如此破旧之地。而这些老旧之景恰恰就是顺德风雨中走过的足迹。站在她的面前,或许你会发现苍穹之下的顺德居然如此的朴素真实。


蚝壳墙蚝壳屋:

顺德地处珠三角腹地,是有名的水乡,河涌交错,绕民余里,水系发达。据说,当时顺德先民开挖河道,挖了大量蚝壳,先民眼见大量的蚝壳堆积如山,却无用武之地。后来,充满创造精神的先民就地取材,把蚝壳作为材料。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老顺德”,你还记得吗?

蚝壳屋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老顺德”,你还记得吗?

整齐成排的蚝壳墙

在建造房屋时,生蚝壳拌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一层层堆砌起来,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坚固耐用,据说能抵挡枪炮的攻击。蚝壳墙凹凸不平,阳光斜射在墙面上,极具线条感和雕塑感。据了解蚝墙厚度达到40到60厘米,比一般的砖墙要厚20厘米,很是坚固耐用。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老顺德”,你还记得吗?

蚝壳墙,隐匿于杂林野草中,只剩下一处墙片

蚝壳墙的消失,一个原因是后来的人们富裕起来,竞相攀比修建青砖的墙,蚝壳墙被视为寒贱而逐渐被淘汰。如今在顺德蚝壳屋已是见少卖少,绕过斜斜攀升的小巷,偶然有一些被残缺的蚝壳屋隐藏于杂林野草中,但大多都只剩下残垣断壁。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老顺德”,你还记得吗?

岁月带给蚝壳深深的伤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老顺德”,你还记得吗?

几百年后的蚝壳依然坚固

伸手拔开墙头的野草,成只的蚝壳依然清晰可见,只是岁月的蹉跎在它的身上打下无法细数的小孔。拾起散落于墙头的蚝壳,细细抚过它坚硬的身体,凹凸崎岖的纹路略略发黄,坚硬的它即使在几百年后,仍然经得起敲击。可惜如今在青砖红瓦红中,这曾经是顺德沧海桑田的见证蚝壳墙已渐底离世人的记忆,甚至已被遗忘在杂从中,夕阳下的它,只能用残缺的身躯注视着时代的变迁。


彩虹桥: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老顺德”,你还记得吗?

旧时的彩虹桥(资料图)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老顺德”,你还记得吗?

如今的“彩虹仔”(资料图)

彩虹桥,从1999年修建以来,已成为顺德人记忆的一部分,不过“老顺德”们见证关顺德十年来的腾飞,因而有些老有还称彩虹桥为顺德的“风水桥”。

彩虹桥不仅仅是顺德地标,代表顺德城市面貌,更成为顺德人记忆的一部分。

跨立在顺德凤山格边的彩虹桥其特别的造型为顺德人所知,1999年顺德宝林寺落成,当时的天空出现了两道彩虹,市民认为是吉兆,因此在凤山桥上设计了两道彩虹,寓意顺德彩虹初出,万物皆成。不少顺德人一直以彩虹桥为景,为彩虹桥留下不少娇美的身影。

彩虹桥在顺德人的心中是一座不可磨灭的印记,它见证着顺德经济的起飞,见证着顺德人生活的变化,虽然岁月让她伤痕累累,但彩虹记忆仍然长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