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三個聚焦" 做好脫貧兜底保障工作——對話常寧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新華

,今年以來,常寧市民政局狠抓兜底社會民生,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以更加精準的措施、更加精細的工作、更加紮實的作風,助推決戰脫貧攻堅,為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富民常寧新局面發揮積極作用。

問一:打贏脫貧攻堅戰,社會兜底保障是重要的一環,請您介紹一下目前常寧市兜底保障基本情況。

劉新華:民政部門在脫貧攻堅"五個一批"中主要承擔兜底保障一批的任務,目前基本情況是,我市農村低保對象2萬人,特困供養對象0.5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萬人,這1.4萬人全部納入兜底保障,佔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三分之一。

問二:您剛才提到常寧市實行兜底保障共1.4萬人,請問兜底保障的範圍與認定程序是哪些?

劉新華:兜底保障的範圍主要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農村低保對象和農村特困供養對象,按條件和程序審核審批後給予兜底保障。認定程序是: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提出申請→鄉鎮(街道)受理→鄉鎮(街道)會同村(居)委員會核對調查→鄉鎮(街道)組織村(居)民代表民主評議→鄉鎮(街道)審核→公示7天無異議→市級民政部門聯合審批→公示7天無異議→報財政發放保障金→長期公示。

問三:據瞭解,常寧市擬開展"兩個一百"重點幫扶活動,主要內容有哪些?

劉新華: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積極向局省市爭取資金,二是發揮社會力量進行幫扶。我們打算髮動愛心人士捐款、捐物、邀請著名書畫家揮毫,書畫作品拍賣所得善款全部捐助給困難學生及困難家庭。重點資助100名孤殘及留守困境孩子和低保貧困學生;資助100個因病、因災、因殘致貧的困難家庭。

突出

西泠印社李硯、沈繼良、劉益平三位藝術家蒞臨常寧市民政局獻字為常寧慈善事業奉獻愛心

問四:民政部門是兜底保障的責任單位,為防止兜底保障資金跑冒滴漏,常寧市有哪些硬核的監管舉措?

劉新華:一是嚴把資金關,民政資金是一條紅線,不可逾越和觸碰,考核一票否決制。堅持把民政專項資金監管作為民政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重要舉措,列入目標責任考核,並實行一票否決。

二是規範撥付程序。嚴格按照專項資金的撥付使用的相關規定,堅持專戶管理、專款專用,資金分配由業務部門提出初步意見,分管領導審定後,提交局務會議集體研究決定後進行打卡發放,確保了資金安全規範運行。

突出

開展兜底保障專項治理工作會,紮實做好問題整改,確保集中治理排查工作取得實效

三是強化監督檢查。從2015年起連續五年,我們會同財政、審計等部門,在全市每年2次開展低保資金清查整改。去年,市紀監委牽頭,我們聯合相關部門開展了"一季一專題"救助兜底保障專項治理,確保了救助對象"應保盡保、應退盡退";今年又開展民政脫貧攻堅問題"清零"行動,對照問題清單逐筆銷號,確保資金管好用好。

問五:當前常寧市民政局是如何按照上級要求紮實開展脫貧質量"回頭看"的?發現哪些共性的問題?

劉新華:市民政局按照上級要求,對全市的各鄉鎮(街道、片區)對轄區的農村低保、特困供養、殘疾人兩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未納入低保、死亡保、特困、殘疾人兩補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戶,嚴格按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和程序,開展拉網式全覆蓋排查。

突出

開展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三落實"工作會進行安排部署

我局舉全局之力,抽調100名業務骨幹,集中5天時間對各村的整改工作進行督查,督查發現的問題還比較多:一是對象不精準,動態調整不及時,沒有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個別鄉鎮還存在死亡保、紅線保、合戶保;二是兜底對象分類不精準,沒有做到"應升盡升、應降盡降";三是檔案資料不夠完善;四是發現129戶分散特困供養對象安全住房沒有保障;五是部分殘疾人因各種原因沒有及時辦理二代殘疾人證,導致該享受的殘疾人兩補政策無法落實。

突出

常寧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新華指導易地搬遷、扶貧走訪

問六:針對"回頭看"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您是如何組織整改,並確保整改到位?

劉新華:一是繼續強化"一季一專題"的整改力度,截止4月底,全市累計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農村低保對象439戶、1149人,累計新納入低保範圍505戶、1060人,查處各類違規問題36起、處理11人。

二是聚焦排查問題抓整改。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低保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情況進行了逐一走訪排查。截止4月底,全市共有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451人,已納入農村低保2657人,納入特困供養180人,納入孤兒34人; 對排查中發現的129戶分散特困供養戶住房不安全的,按照入住敬老院一批、投親靠友一批、分散安置一批和危房改造一批幫扶解決。

三是精準督查追責。針對排查發現的漏保、錯退、死亡保、合戶保、"關係情"等紅線問題,要重點督辦,並從嚴追責。

問七:在收官之年,如何按照"應兜盡兜"的原則,實現社會兜底保障對象全面脫貧,並建立長效幫扶機制?

劉新華:我們主要採取四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把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或特困供養範圍,通過發放低保金、特困供養金,確保"不愁吃、不愁穿"。

突出

檢查組工作人員在求助對象家裡進行調查核對情況

二是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後基本生活暫時仍有困難的貧困人口,給予臨時救助。

三是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保障好睏難殘疾人基本生活。

四是按上級要求,聯合財政、扶貧等10部門建立長效幫扶機制,開展"戶幫戶親幫親 互助脫貧奔小康"活動,完善農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關愛服務體系,關愛幫扶特殊困難群體,保障脫貧工作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