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全文共5600字,約需要閱讀15分鐘)

主要內容:
一)我們對比了美國市場上三隻ETF(SPY、IVV和VOO)發現:三者對於標普500指數的跟蹤效果都非常好。儘管三者在結構上存在差異,但是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實際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ETF來投資的話,可以考慮購買費用更便宜的,即IVV或者VOO。
二)我們介紹了國內市場上共6只與標普500相關的產品,包括唯一一隻ETF——博時標普500ETF及其對應的ETF聯接基金,同時介紹了大成基金髮行的標普500等權重指數基金並得出結論:就1-5年的投資週期來看,我們暫未發現標普500等權重指數和標普500指數非常大的區別。這也側面說明了標普500指數中的成分股(市值佔美國上市公司總市值70%-80%)總體漲跌比較同步,標普500也確實能夠體現美國股市總體的表現情況。
三)我們再一次回顧了過去30年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收益率情況,對比了兩者的權重股和行業集中度,將兩者的市盈率進行了縱向和橫向的對比,統計了PE的歷史分佈,希望能夠給投資者在倉位管理上提供幫助。

正文

上期我們介紹了跟蹤納斯達克100指數ETF和基金,今天為大家盤點跟蹤標普500指數的ETF基金。

回顧什麼是標普500指數:

標普500指數由標準普爾公司編制,其成分股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的500強公司,共505家公司(有5家公司有兩類股,比如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就有A類股和C類股)。篩選的主要原則是“市值”,但指數委員會(constituent committee)也考慮其他因素,包括流動性,公眾持股量,行業分類,財務活力和交易歷史。因此,標普500指數並非單純的囊括美股中市值前500家公司。

標準普爾500指數約佔美國股票市場總價值的70%-80%。因此,一般而言,標準普爾500指數可以很好地反映整個美國市場的走勢。

在過去62年中,標普500指數出現下跌的年份為13年,佔比僅1/5,上漲年份的平均年漲幅為18.32%,下跌年份的平均年跌幅為-12.78%,總體的年平均漲幅為11.30%。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S&P,smart advisor

在過去10年的牛市中(2008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標普500整體漲幅為177.53%,同期納斯達克100漲幅為422.43%。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bloomberg,smart advisor

一)美國ETF

目前美國市場上共有13只跟蹤標普500指數的ETF,包括做多(空)、1.25倍做多(空)、2倍做多(空)、3倍做多(空)。近3個月,標普500共上漲13%左右,因此表現最好的是3倍做多ETF,近3個月收益率達到了近40%;表現最差的是三倍做空ETF,近3個月收益率為-30%左右。

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所謂槓桿ETF,並不是說指數1年漲20%,我們的三倍槓桿就上漲60%。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下期【smart learning】為大家說明。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etf.com, smart advisor

我們今天簡單介紹一下市場上規模最大的三隻標普500ETF,這三隻ETF是沒有槓桿的做多標普500ETF。

(1)SPY

SPY是目前市場上最古老、規模最大的ETF,由道富集團於1993年1月發行,目前規模為2700萬美元。

與我們之前介紹的QQQ一樣,SPY屬於單位投資信託基金(UIT)。作為一隻UIT,SPY必須100%複製標普500指數。這也給SPY帶來一定的劣勢:不能進行證券借貸業務(securities lending),同時持股期間所分得的紅利無法再投資,只能在特定時間(一般每季度)發放給投資者,造成一定的現金拖累(cash drag)。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2)IVV

IVV是市場上第二隻跟蹤標普500指數的ETF,由布萊德資產管理公司於2003年發行,目前總規模為1700萬美元。

與SPY的單位投資信託(UIT)結構不同,IVV屬於開放式基金,其持股期間所獲得現金分紅可以進行再投資(VOO也可以進行分紅再投資)。因此,我們發現,在牛市中,IVV和VOO相比於SPY有更好的表現,而在熊市中則正好相反。同時,IVV可以進行證券借貸業務。

(3)VOO

VOO是三隻中最年輕的一隻ETF,由先鋒集團於2010年10月發行,當年巴菲特的十年賭局選的就是VOO。目前總規模也達到了1100萬美元。

VOO屬於先鋒集團標普500指數的Admiral share class(開放式基金的一種股份類別),這是先鋒集團的專利。先鋒集團在宣傳該類結構時表示,該結構可以幫助投資者以更小的成本進行投資。但實際上,VOO和IVV的費用率是一樣的,為0.04%,比SPY的0.09%便宜。同時,在這種結構下,如果投資者賺錢了,需要繳納更高的稅收。

與IVV一樣,VOO可以進行分紅再投資,可以進行證券借貸業務。

由於VOO的結構特點,其透明度就不如SPY和IVV:VOO每月公佈持倉,SPY和IVV每天公佈持倉。

我們對比了三隻ETF最新的持倉、跟蹤效果和過往的收益率發現:三者標普500指數的跟蹤效果都非常好。儘管SPY、IVV和VOO在結構上存在差異,但是實際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二)國內ETF/指數基金

目前中國市場上共6只跟蹤標普500指數的QDII-ETF和QDII指數基金。

(1)QDII-ETF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天天基金網,smart advisor

博時標普500ETF是市場上唯一一隻跟蹤標普500指數的ETF。

QDII-ETF的優勢是:①跟蹤效果好;②T+0交易機制;③潛在套利機會

QDII-ETF的劣勢或風險是:①匯率風險;②時間差風險;③流動性風險

這些我們在分析中國的納斯達克100ETF的時候已經為大家詳細介紹過了,在此不做贅述。

(2)QDII-ETF聯接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料來源:天天基金網,smart advisor

所謂ETF聯接基金,是指將其絕大部分基金財產投資於目標ETF的基金。

也就是說,“博時標普500ETF聯接”就是跟蹤“博時標普500ETF”的基金,其相比於後者的優點就是可以在場外(比如銀行等代銷機構)進行購買。同時,他也擁有QDII-指數基金的特點:①T+2確認交易;②在管理費+託管費(共0.85%)的基礎上,需要額外收取申購和贖回費;③贖回到賬時間長,一般確認後10個工作日左右到賬。

以下是博時標普500ETF的投資策略:

【本基金主要通過交易所買賣或申購贖回的方式投資於目標ETF的份額】

【本基金投資於目標ETF的比例不低於基金資產淨值的90%。本基金將在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6個月內達到這一投資比例。此後,如因基金規模變化等因素導致基金不符合這一投資比例的,基金管理人將在合理期限內進行調整。 本基金的風險控制目標是力爭年跟蹤誤差不超過4%】

(3)QDII-指數基金(含LOF)

上篇講過LOF的特點,得出的結論是:LOF基金在跟蹤指數時沒有明顯的優勢。因此考慮到費率和潛在的跟蹤誤差,如果大家要選擇指數基金的話,還是更推薦ETF聯接。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天天基金網,smart advisor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天天基金網,smart advisor

在這裡,我們重點介紹一下大成標普500指數基金。該基金的特色在於:跟蹤標普500等權重指數。

【什麼是等權重指數?】

之前我們介紹過,標普500指數是按照成分股的市值進行加權的,即公司股票市值越大,其對指數波動的影響越大。如前40只成分股中,排名第1位的微軟漲/跌20%,對標普500指數的影響就是0.766%;排名第30位的網飛漲/跌20%,對標普500指數的影響僅為0.134%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S&P,smart advisor

而標普500等權重指數中,每一隻的成分股都是0.2%的權重。

那這樣的權重方式是好是壞呢?

我們把過去1年、3年、5年、10年的標普500指數(深藍)和標普500等權重指數(淡藍)做了對比,發現:1年和3年數據兩者表現差不多;5年數據標普500指數表現更好;10年數據標普500等權重指數表現更好。

這可能與企業發展帶來的市值變化有關。比如10年前的蘋果的市值不是那麼高,它在指數中的權重可能0.2%都不到,但等權重指數卻能夠賦予它0.2%的權重,過去10年蘋果市值的飛速增長就會帶動等權重指數更高的漲幅。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smart advisor

總體來說,就1-5年的投資週期來看,我們暫時沒有發現標普500等權重指數和標普500指數非常大的區別,這也側面說明了標普500指數中的成分股(市值佔美國上市公司總市值70%-80%)總體漲跌比較同步,標普500也確實能夠體現美國股市總體的表現情況。

三)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美國的三大股指中,除了道瓊斯指數,標普500和納斯達克100在國內都有對應的ETF或者指數基金。因此我們進一步對比標普500和納斯達克100,希望能為大家選擇基金和制定投資策略時提供更多的參考。

(1)過去三十年走勢:

過去33年,標普500累計增長1086.51%,納斯達克100累計增長4684.91%: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bloomberg,smart advisor

市場過去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階段1)科技股泡沫(1999年3月10日-2000年3月24日)

在此期間,優於科技股強勁的表現,,納斯達克100整體回報率為130.36%,而標普500的回報率則為20.89%。

(階段2)科技股泡沫破滅(2000年3月25日-2002年10月9日)

在接下來的2.5年裡,技術泡沫破裂,許多科技公司瀕臨破產,導致大多數股票受到影響。 同期,納斯達克100下跌82.86%,而標普500下跌47.38%。

(階段3)信貸泡沫(2002年10月10日-2007年10月31日)

在股票市場於2002年10月陷入低谷之後,進而又由於信貸擴張開始了五年牛市。在此期間,納斯達克100回報率為179.14%,超過標普500的回報率118.46%。

(階段4)金融危機(2007年11月1日-2009年9月9日)

接下來是嚴重的金融危機。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納斯達克100下跌了53.05%,但表現略好於標準普爾500,後者下跌了54.79%。納斯達克100略好於整體市場的表現,主要原因在於其基本不持有金融公司權重,這為他的波動提供了一定的緩衝。

(階段5)2009年9月10日至今

在目前的10年牛市中,納斯達克100的表現遠優於標普500。 截止到2019年1月31日,納斯達克100總回報622.39%,而標普500的回報率為391.23%。 納斯達克100的回報幾乎是標準普爾500指數回報的兩倍。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smart advisor

(2)權重股和行業集中度

標普500含有505只股票(覆蓋納斯達克交易所和紐約交易所),前49只股票佔據50%的權重;納斯達克100含有104只股票(僅覆蓋納斯達克交易所),前20只佔據近70%的權重,明顯頭重腳輕。因此,納斯達克100受頭部權重股的影響更大,波動率也明顯更大。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slickcharts, smart advisor

以下是兩者前20大權重股的具體情況:有9家公司是重合的,只是納斯達克100指數給予這9家公司的權重有50%,標普500給予這9家公司的權重僅20%。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bloomberg, smart advisor

以下是兩者的行業分佈:標普500覆蓋的更廣,儘管信息技術行業的比重也是最大的,但僅20%左右;而納斯達克100給予信息技術行業的權重達到了45%左右。另外,標普500含有13%的金融股,而納斯達克100指數特地把金融股排除了。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bloomberg, smart advisor

分析到這裡,我們要提醒大家:儘管國內市場上喜歡納斯達克指數的人更多,但是如果投資者想要投資的是美國整體股市的情況,那麼標普500是更好的選擇,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的市場,掛鉤標普500的ETF規模明顯更大的原因。

(3)市盈率(P/E)對比

對比市盈率可以幫助我們確定現在是否是投資指數的好時機,從而制定更穩妥的投資策略。

市盈率=股價(市值)/淨利潤,代表了每1元的利潤,市場願意支付的價格。什麼是合理的市盈率?不同的投資者有不同的看法。

市場上比較常見的看法是:合理的市盈率應該是無風險利率的倒數。因為市盈率的倒數(淨利潤/股價)代表著人們每買1塊錢公司股票,公司為我們賺取的利潤。如果這個數字小於無風險利率的話,那人們肯定轉而選擇沒有風險的理財產品或者國債等。

如果只是考慮這一點的話,為什麼不同行業的市盈率不一樣?為什麼同一行業內不同公司的市盈率總是有差異?我們認為:市盈率的考量還需要考慮企業的賺錢的效率(比如淨資產收益率ROE)、利潤的質量(比如利潤中現金流的比重)、行業的發展週期(比如朝陽行業肯定高於夕陽行業)、企業的生意特性等。

巴菲特說過:價值投資只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估值,一個就是市盈率。然而,巴老從來沒有教過大家怎麼確定合理的市盈率。市盈率的確認比估值還要難。

因此,我們只能通過歷史的縱向對比和同類的橫向對比來得出一個大概的判斷,這給我們在實際投資時,確認合理的投資比重(倉位)提供一定幫助。

①橫向對比: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bloomberg, smart advisor,2019.4.12數據

過去10年中,納斯達克100的市盈率總是高於標普500,這是必然的。一方面,納斯達克100代表的是新興行業,市場的預期更高一些;另外一方面,從實際的盈利效率來看,納斯達克100的ROE(淨資產收益率,20%ROE代表企業用1元淨資產能夠創造0.2元利潤)基本在18%-25%左右,始終高於標普500的13%-17%的ROE。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bloomberg,smart advisor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bloomberg,smart advisor

②縱向對比

截至2019年4月17日,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市盈率(LTM)為24.2倍。過去1年其平均市盈率為24倍;過去5年其平均市盈率為23.5倍;過去10年其平均市盈率為21.6倍。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bloomberg, smart advisor

截至2019年4月17日,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LTM)為19.1倍,過去1年其平均市盈率為18.9倍;過去5年其平均市盈率為19.4倍,過去10年其平均市盈率為17.8倍。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bloomberg,smart advisor

因此可以說,納斯達克100和標普500目前的估值大概處於1年和5年曆史上平均數的水平,不貴也不便宜。那麼,在實際投資的時候,比如我們就可以先拿40%-50%出來建立一定的底倉。等後續指數調整的時候再慢慢把剩下的資金投入進去。具體的投資策略我們會在後續的文章中為大家介紹和演算。

以下我們統計的PE(季度)的分佈,這也有利於大家確認投資倉位。

以納斯達克100指數為例,過去五年中,一共有54次PE落在[20.91,21.41]這個區間,那我們在PE落在紅框部分的時候,可以考慮加大投入比重呢?對應的,一共有35次PE落在[26.41,27.41]的區間中國,那麼我們在PE落在綠框部分的時候,可以考慮部分或全部贖回。

但具體落在什麼區間投入多少百分比,我們還會在後面介紹基金投資策略的時候用數據為大家詳細闡述。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bloomberg,smart advisor

標普500指數基金大盤點+標普500 VS 納斯達克100

資料來源:bloomberg,smart advisor

至此,我們對於標普500指數和其對應的基金都介紹完了。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