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斷手”來談對動畫角色造成的影響之《在這世界的角落 》

所謂的“斷手”,大多對動畫有一定接觸的人首先聯想到的大概會是《罪惡王冠》那句十分中二的臺詞吧,再近一些或許就是《來自深淵》那人們印象最深刻的第十集,將這兩個例子放在一塊就會發現有非常明顯的對比,為什麼有斷手的會比沒斷成的還要沒緊張感?為何明明都失去手了卻是先去在意「王之力」?

不過本文並未想到針對這類疑問進行討論,我所好奇的是,當一些動畫角色失去了身體的某個地方或是感官,身體上的「殘缺」對於這些角色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從“斷手”來談對動畫角色造成的影響之《在這世界的角落 》


大多數日本動畫角色,打從開播一直到完結的這段期間,他們大部分不是處在「生」就是「死」這兩種狀態,即使是戰鬥後瀕臨死亡,只要最終沒有死成,多數也會恢復到受到傷害前所有的狀態,若非如此,那麼他們就必定「得到」或「失去」了些什麼,可能是身理上也可能是心理上產生的變化,這裡我們就先單隻以角色【身理上的殘缺】階段針對來作討論。

從“斷手”來談對動畫角色造成的影響之《在這世界的角落 》


動畫角色「身理上的殘缺」可以分開兩種情況,一種是角色初出場就已經是處於殘缺的狀態(如《聲之形》中的西宮硝子),另一種則是在動畫劇情中從「完好」變成「殘缺」的狀況,可能暫時更甚永久無法復原,此處引用討論的範例範例屬於前者,兩例屬於另一者,除了去觀察角色在「受創」前後有什麼不同的差異,我同時也很在意這些角色在身理上經歷創傷之後,是否在心理上反而有所成長的,縱使我們難以全然去體會角色的內在心境,但仍可以通過由這些生命經歷來端看自身,若若哪一天我們也同這些人物經歷了一場巨大的磨難,又該以某種的心態面對,克服?因此“反向”即是我撰寫此文最大的目的。

2016年在日本火紅程度不下《你的名字。》和《聲之形》的動畫電影《在這世界的角落 》,在上映後陸續獲得大量獎項,一反多數反戰電影將鏡頭聚焦戰場上的槍林彈雨,你只看的見尋常百姓過著不尋常的平民生活,不過這裡並不打算從電影所設定的時代背景切入,或者以女主角北條玲(原名浦野玲)的個人身平以及性格下手。

從“斷手”來談對動畫角色造成的影響之《在這世界的角落 》


整部電影的第一句開場白雖是小玲自身的獨語,但是卻又好像隱隱向觀眾預言了這樣的傻氣會給小玲的未來帶來極大的影響,小則害自己差點被人口販子抓走,大則順理成成章地嫁給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男人,她到底是無所選擇還是不願選擇?如果在錯誤的時機選擇回到了廣島,小玲可能早就煙消灰滅了,生存在這個下一秒就有可能會消失殆盡的時代,人們又該如何做選擇?種種遷化讓小玲以為自己的生命是一場浮夢,也許在最幸福的時候下一刻就會醒來,也許在最痛苦的時候下一刻就得以沉睡。

像是做為彌補,上天給了小玲一點繪畫的才能,畫中的世界是臨摹著現實世界而生,只是在本質上仍是虛構的,在小玲為水原哲畫海時,水原形容海上的浪花就像跳躍的白兔子,這個比喻給小玲畫帶來一點天真,浪漫的想像,反倒是在空襲來臨時,炮彈爆炸的景緻更像是畫中的世界,對自認為錯置在現實與虛構世界之間的小玲來說,唯一能承載一切記憶而不會出錯的,即是她的右手。

從“斷手”來談對動畫角色造成的影響之《在這世界的角落 》


小玲失去的是“右手”而非“雙手”,如此左右兩邊形成的對比又更加地明顯,與“右撇子霸權”無關,電影以以意識流的方式來彌補小玲失去晴美的這個隨之,先是回憶起種種與右手有關的回憶,然後幻想起如果當時晴美是站在自己的左邊,牽著的是自己的左手,一切會不會不一樣?如果這是一場夢就有可以再被更改的可能性,可惜不是。

小玲失去右手永遠代表著失去晴美,同時她也失去了一隻可以握住畫筆的手,而繪畫對小玲來說是一種“想像的形式”,不能說她就此失去了想像的能力,只是用左手畫出來的畫盡是歪斜,醜陋,如果說圖畫是描摩現實而生,那麼現實是不是其實也如左手畫出來的畫作一般,是醜陋的?

電影中有一段以倒敘的方式讓小玲回想起曾用「右手」做過某些事,有些不過是三五年前才發生過的事,何以沒多少時間,一切人事景物都都變了,「手”對人類來說出了象徵“做事的能力”,更進一步說,也是代表著“希望”,一個人若是失去了他的慣性,那麼他肯定會失望到極致吧,可是希望真的會隨著身體部位一起消失不見嗎?

從“斷手”來談對動畫角色造成的影響之《在這世界的角落 》


如果今天小玲是一個我們身邊所認識的人,我們或許會認為她是不幸的,而在那個時空背景下,失去家園,親人的比比皆是,怪不得大家對小玲失去右手一事不會太感到害怕,反而還不斷說著“太好了”,當然痛苦無法被比較,但是不是對小玲等人來說,活著就已經是最大的幸福。

我們現在所生活的環境何嘗不是靠著一隻只“手”建立起來的,每一道偏移,每一根樑柱,多少的心血,多少的奉獻,這些手是有形的也好無形的也罷,在這背後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以及他們的意念,你我可能都不曾經歷過那個荒謬至極的年代,但是無論身處於何時何地,我們總得要用我們的「手」去抵抗一隻小狗「現實」的怪獸,至少就這一點來說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我認為這部電影並非以「悲劇」來提醒我們要抓住當下的幸福,相反的,它想表達的是無論你如何自己的人生選擇為何,這世上依舊有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們去體會,值得我們去守護,僅是證明“幸福”是真真實實存在,至於幸福是什麼,那便是你該自己去尋找的。

從“斷手”來談對動畫角色造成的影響之《在這世界的角落 》


在電影的最後,有一個剛失去母親的孤兒找上了小玲,有趣的是,吸引那名孤兒的不是一隻溫暖,紮實的手臂,而是一隻「無形的手」,縱使這隻手無法裁縫,採蒲公英或畫一顆西瓜,但正因為這隻手的空虛填滿了孤兒對母親的思念,所以這隻手才注意到特別有力量,試想若是一隻無形的手可以培育出一雙可以擁抱,可以幫助人的手臂,那會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是阿,幸福總是要延續下去的,在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

幸福總是要延續下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