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在这世界的角落 》

所谓的“断手”,大多对动画有一定接触的人首先联想到的大概会是《罪恶王冠》那句十分中二的台词吧,再近一些或许就是《来自深渊》那人们印象最深刻的第十集,将这两个例子放在一块就会发现有非常明显的对比,为什么有断手的会比没断成的还要没紧张感?为何明明都失去手了却是先去在意「王之力」?

不过本文并未想到针对这类疑问进行讨论,我所好奇的是,当一些动画角色失去了身体的某个地方或是感官,身体上的「残缺」对于这些角色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在这世界的角落 》


大多数日本动画角色,打从开播一直到完结的这段期间,他们大部分不是处在「生」就是「死」这两种状态,即使是战斗后濒临死亡,只要最终没有死成,多数也会恢复到受到伤害前所有的状态,若非如此,那么他们就必定「得到」或「失去」了些什么,可能是身理上也可能是心理上产生的变化,这里我们就先单只以角色【身理上的残缺】阶段针对来作讨论。

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在这世界的角落 》


动画角色「身理上的残缺」可以分开两种情况,一种是角色初出场就已经是处于残缺的状态(如《声之形》中的西宫硝子),另一种则是在动画剧情中从「完好」变成「残缺」的状况,可能暂时更甚永久无法复原,此处引用讨论的范例范例属于前者,两例属于另一者,除了去观察角色在「受创」前后有什么不同的差异,我同时也很在意这些角色在身理上经历创伤之后,是否在心理上反而有所成长的,纵使我们难以全然去体会角色的内在心境,但仍可以通过由这些生命经历来端看自身,若若哪一天我们也同这些人物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磨难,又该以某种的心态面对,克服?因此“反向”即是我撰写此文最大的目的。

2016年在日本火红程度不下《你的名字。》和《声之形》的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 》,在上映后陆续获得大量奖项,一反多数反战电影将镜头聚焦战场上的枪林弹雨,你只看的见寻常百姓过着不寻常的平民生活,不过这里并不打算从电影所设定的时代背景切入,或者以女主角北条玲(原名浦野玲)的个人身平以及性格下手。

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在这世界的角落 》


整部电影的第一句开场白虽是小玲自身的独语,但是却又好像隐隐向观众预言了这样的傻气会给小玲的未来带来极大的影响,小则害自己差点被人口贩子抓走,大则顺理成成章地嫁给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她到底是无所选择还是不愿选择?如果在错误的时机选择回到了广岛,小玲可能早就烟消灰灭了,生存在这个下一秒就有可能会消失殆尽的时代,人们又该如何做选择?种种迁化让小玲以为自己的生命是一场浮梦,也许在最幸福的时候下一刻就会醒来,也许在最痛苦的时候下一刻就得以沉睡。

像是做为弥补,上天给了小玲一点绘画的才能,画中的世界是临摹着现实世界而生,只是在本质上仍是虚构的,在小玲为水原哲画海时,水原形容海上的浪花就像跳跃的白兔子,这个比喻给小玲画带来一点天真,浪漫的想像,反倒是在空袭来临时,炮弹爆炸的景致更像是画中的世界,对自认为错置在现实与虚构世界之间的小玲来说,唯一能承载一切记忆而不会出错的,即是她的右手。

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在这世界的角落 》


小玲失去的是“右手”而非“双手”,如此左右两边形成的对比又更加地明显,与“右撇子霸权”无关,电影以以意识流的方式来弥补小玲失去晴美的这个随之,先是回忆起种种与右手有关的回忆,然后幻想起如果当时晴美是站在自己的左边,牵着的是自己的左手,一切会不会不一样?如果这是一场梦就有可以再被更改的可能性,可惜不是。

小玲失去右手永远代表着失去晴美,同时她也失去了一只可以握住画笔的手,而绘画对小玲来说是一种“想像的形式”,不能说她就此失去了想像的能力,只是用左手画出来的画尽是歪斜,丑陋,如果说图画是描摩现实而生,那么现实是不是其实也如左手画出来的画作一般,是丑陋的?

电影中有一段以倒叙的方式让小玲回想起曾用「右手」做过某些事,有些不过是三五年前才发生过的事,何以没多少时间,一切人事景物都都变了,「手”对人类来说出了象征“做事的能力”,更进一步说,也是代表着“希望”,一个人若是失去了他的惯性,那么他肯定会失望到极致吧,可是希望真的会随着身体部位一起消失不见吗?

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在这世界的角落 》


如果今天小玲是一个我们身边所认识的人,我们或许会认为她是不幸的,而在那个时空背景下,失去家园,亲人的比比皆是,怪不得大家对小玲失去右手一事不会太感到害怕,反而还不断说着“太好了”,当然痛苦无法被比较,但是不是对小玲等人来说,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环境何尝不是靠着一只只“手”建立起来的,每一道偏移,每一根梁柱,多少的心血,多少的奉献,这些手是有形的也好无形的也罢,在这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以及他们的意念,你我可能都不曾经历过那个荒谬至极的年代,但是无论身处于何时何地,我们总得要用我们的「手」去抵抗一只小狗「现实」的怪兽,至少就这一点来说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我认为这部电影并非以「悲剧」来提醒我们要抓住当下的幸福,相反的,它想表达的是无论你如何自己的人生选择为何,这世上依旧有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体会,值得我们去守护,仅是证明“幸福”是真真实实存在,至于幸福是什么,那便是你该自己去寻找的。

从“断手”来谈对动画角色造成的影响之《在这世界的角落 》


在电影的最后,有一个刚失去母亲的孤儿找上了小玲,有趣的是,吸引那名孤儿的不是一只温暖,扎实的手臂,而是一只「无形的手」,纵使这只手无法裁缝,采蒲公英或画一颗西瓜,但正因为这只手的空虚填满了孤儿对母亲的思念,所以这只手才注意到特别有力量,试想若是一只无形的手可以培育出一双可以拥抱,可以帮助人的手臂,那会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是阿,幸福总是要延续下去的,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

幸福总是要延续下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