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回不去的美好時光,永遠相伴行走於心間的夥伴

想起童年的趣事很多,想念永遠相伴行走於心間的小夥伴,好想和大家談談。來聽故事吧,從洗澡,捉魚開始吧,

01 洗澡


小時候,離村不遠有條河,河水清澈清淺,河面開闊,河邊蘆葦青森,河中有沙汀水鳥。河水是自由流淌,在河道轉彎的地方會留下深水潭,我們俗稱“老鱉潭”。這便是夏季兒時,我們洗澡的地方。村裡孩子成群,也是自由散養的。小時候,洗澡和游泳是合二為一的。

我當時八歲,年紀一般大的孩子村裡十幾個,我們還沒有去“老鱉潭”洗澡的資格,那是大孩子才能去的地方,因為淹死過小孩,被大人明令不許去。但小時候,家長根本不管孩子日常。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偏偏我們就喜歡跟大孩子們去冒險,大孩子罵我們,我們還去。沒辦法,只能讓我們跟著,但我們被命令只能在淺水裡看他們表演,那也很滿足的。

那些回不去的美好時光,永遠相伴行走於心間的夥伴

洗澡時,大孩子們會用三件事,證明自己的牛B。第一潛水,並排站在潭邊,吸口氣,喊一二三,一起扎入水中。看誰潛得遠,我們監督看誰的屁股露出水了,大家會一起笑他。最好的是一猛子下去,水面無聲無息,忽然在很遠處倏然鑽出,潛得好的人會博得孩子們的喝彩和尊重。

第二件事是跳水。爬上岸也的歪脖子柳樹,粗大的枝幹橫於水面上。孩子們會排成隊,一個一個跳入水中,這是最熱鬧的時候。跳得好的孩子,可以腳入水,也可頭入水,入水聲音不大,水花也小。跳不好的,會“啪”地摔在水面上,發出清脆的巨響,濺起高高的水花,聽到這聲音便會惹來齊聲鬨笑,是很丟人的。跳不好水還會摔的屁股或肚子疼,我後來開始跳水,好幾次摔得肚子疼,但不敢出聲,怕被恥笑。

第三件事是鳧水。我們也稱“踩水”,上身不動,只靠水下腳動,或一隻手動,保守在水中行走而不沉。這是技術活,最牛的孩子,一手拿衣服或抽菸,在潭裡走來回,衣不沾水,煙不滅。我們小孩子學“狗刨”,然後學仰泳,比賽仰泳的高超標準是把小雞雞始終露出水面,而不影響速度。

02 捉魚。

最初級的玩法,也就是小孩子玩法,用繩子系一個罐頭瓶子。小時候那種廣口的玻璃瓶子,繩子沿瓶口的凹槽繫緊,繩子的另一頭綁在一根長棍子上,為了防止繩子脫落會在棍子上用小刀刻出凹槽。然後,在瓶子中放入一些弄碎的饃花,準備工作便大功告成。小孩子便 屁顛顛跟在大孩子身後來到河邊,興奮地將罐頭瓶子拋入水中,發出“咚”地一 聲悶響,聽著心情愉悅。


那些回不去的美好時光,永遠相伴行走於心間的夥伴


然後,便老老實實握著棍子蹲在水邊,又緊張又興奮地等待著。小孩子沒耐心,放下去沒一分鐘就問大孩子:“哥,中不中”。大孩子便破口大罵像他的父輩一樣:“急毬哩,再等會”,小孩子便噢一聲,又去看水面,那裡什麼也看不到,只有小魚打渾,蚰蜒滑過,或有蜻蜓飛來點水。對小孩子的耐心來說,這是一個太過漫長的等待,他仍然會去問,“中不中”。三遍以後,大孩子說:“中了”

小孩子才興奮地提起瓶子,瓶子中會有小魚和小蝦,倒在地上時,小魚小蝦激烈地蹦跳著,刺激著孩子的小神經,他們會興奮而誇張地大喊大叫。能有指頭大的小魚,那便是超級的大魚了。

這種收穫與滿足能帶給小小的我們極大的快樂,捉得小魚少了,會拿回家養在瓶子裡,多了便會被父母油炸一下,成為晚餐桌上的小小驚喜。

03 釣魚

八九歲時,我已經不能滿足於罐頭瓶玩法了。我們幾個小夥伴中,老八是比較在行,他首先跟大孩子們學會了如何製作釣魚鉤和浮子。

我們會千方百計找到大頭針,老八會用尖嘴鉗子將它折兩下,變成一隻鋒利而優美的魚鉤,細小的尖頭向內微收,閃著銳利的光芒。這手絕活,我一直都沒有學會。我們會細心地在家裡窗戶上的綠紗窗上做文章,抽出一兩根絲線,而不被父母發現。但是這給了蚊子可乘之隙,晚上必須忍受蚊子的騷擾。這兩根碧綠的絲線便是魚線了,打結是個技術活,還由老八來完成。

魚浮子比較好弄,我們會去找老公雞下手。當時,雞滿村亂跑,我們會兩三個人一起,盯準了一隻尾翎毛高聳粗壯的公雞,將它趕進一個隱蔽地死角。捉住它,拔下兩三根帶血的尾翎毛,公雞痛得“咯咯”大叫,我們卻已經風一樣跑開了。

那些回不去的美好時光,永遠相伴行走於心間的夥伴

魚墜由牙膏皮來作,用剪刀將鋁或鉛製的牙膏皮剪成細條,然後緊緊縛在魚線上。調整浮子和墜子是個技術活,水深水淺也不一樣,這些都由老八來完成。我會去村裡的糞堆邊,溼潤的溝渠邊,將泥土刨開,郝紅色的蚯蚓便在裡邊翻滾,太粗的不行,我只要細細如線那種。因為我們小小的大頭針做的魚鉤,串不緊粗的蚯蚓,它會被魚輕易叨走。

我們選擇在村裡的魚塘下手,我們摸清了那個看魚塘老光棍的規律,他在午後總是要睡覺,而我們小孩子中午從來不睡覺。我們在他住屋對面魚塘邊的老柳樹下垂釣,他一出來,我們就能看到。等他繞過魚塘過來捉我們時,我們有時間從容逃跑,還可以在他大罵我們時,邊跑邊罵回去。只要不被抓到現行,他就是找到家裡,我們小夥伴們是咬死不承認的,我們還可以互相做證。

當然,我們也沒有多大收穫,釣起得最多也就寸長的小魚,放在罐頭瓶中。但是其中的樂趣,是其他無可替代的。在過去漫長而無所事事的童年時光裡,我們總會找到許多事來做,讓其豐盈而快樂,補償物質匱乏帶給我們的飢餓與痛苦

04 偷魚

小時候,村東頭有一家國營魚場,我們稱其為“漁池”。魚池有近兩米高的紅磚院牆,但這阻擋不了我們去洗澡和偷魚的腳步。

院牆有四角形的牆柱,我們用磚砸出缺口,手攀腳登便可跨騎於院牆之上。院裡一馬平川,幾十個大大小小的魚塘,一池池四四方方的碧水在夏日正午的陽光下,波光粼粼地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魚池裡最恐怖的存在,不是護魚看護人員,而是那條不知疲倦,四處縱橫奔跑的健壯狼狗。它從東邊堤岸草叢中抬起的龐大頭顱,尖利的牙齒,兇惡的目光,低沉地怒氣衝衝地咆哮,都是我童年揮之不去的噩夢。

我們小孩子不敢單獨去魚池,我們還不具備與狼狗戰鬥的技巧及與護魚工人周旋的智慧。十幾歲的大孩子們常與我們結伴而去,他們會帶上拴羊的繩子,一根白森森不知何處而來的骨頭,或者半塊饃頭。

大人們有個無法克服的毛病,夏日中午必須午睡。而我們中午從不睡覺,所以中午便是我們的狂歡時光。大孩子首先攀過魚池的院牆,用骨頭或饅頭引誘狼狗,再用拴羊的繩子將狗拴在東邊的柳樹上,這都是幹熟了的活。然後,整個魚池便成了我們的樂園。


那些回不去的美好時光,永遠相伴行走於心間的夥伴

大孩子選一個水不太深的魚塘,我們便開始狂歡,訓練各種游泳技巧。玩累了,躺在池邊草地上,炙熱的夏風和陽光,瞬間將我們黑瘦的身子曬得油光發亮。水草的清香,池水的淡腥味,白色乾硬燙腳的堤岸小路,明晃晃閃眼地陽光,這便是童年時光深處最閃亮的記憶。

然後,大孩子們便開始安排我們捉魚,他們的目的已經不純粹。我們在水中排成一排,雙手攪水,從池塘一頭將魚趕向另一頭。十幾個孩子手腳並用,往來衝刺,幾個來回池水便被攪渾,可憐的魚兒早已暈頭轉向,有的跳出水面。我們再向池塘一角驅趕攻擊,雙手在水中摸索,碰到魚便大叫,大孩子們準備了抄網和木棍,在我們的叫聲中及時趕到,魚兒被扔上岸去被早已等候的木棍擊暈。然後,各自拿各自的戰利品,會有爭搶吵架,大孩子會調停安撫威脅。大孩子收穫最大,小孩子常得一條小魚做為安慰。

一次我意外地捉到一條尺長的大魚,剛剛上岸,放哨的小孩便發出警報,尖銳的童聲在整個魚池迴盪:“人來了,人來了”。我們如一群受驚的麻雀四散逃命,我只來得及穿上褲頭,魚和鞋子塞進書包,一路狂奔向西牆。只聽到耳邊的風聲,乾硬龜裂地小路將腳底燒硌地生疼,狼狗被放開,咆哮聲從東邊席捲而來。有小孩子跌倒絕望地大哭,大孩子掩護“嗨嗨”地驅趕聲。

高大的紅色磚牆就在眼前,老八已經攀上院牆,我一躥抓住了牆柱的缺口。扭頭看時,那隻兇惡的狼狗,吐著血紅的舌頭,犬牙閃爍,挾著一團塵土和四散的碎草葉四蹄翻騰衝到牆下,恐懼攥緊我的心,我大叫起來,雙腳還在它的攻擊範圍。牆頭上的老八狠狠揮出手中的鞋子,正中狼狗的面門,它停頓下來,怒氣衝衝去尋找那隻鞋子,我趁機攀上牆頭。

下午,書包裡的魚發出濃烈地腥臭味,老師將我趕到室外,命令我寫出100字以上的檢查。傍晚村口,老八我倆為那隻鞋子發愁。老八再次攀上院牆,那隻鞋子無處尋覓。一頓打是難免了,我把那隻臭魚送給他,願能撫慰他捱打的傷痛。

(故事未完,請關注,後續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