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前,我翻看了母親的日記,悔不當初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女孩,直到婚前,父親把一本日記交到我手裡,我才真正認識到:原來我人生每一個重要的決定都有父母默默的參與。


在我小的時候,父母忙於創業,經常都是早出晚歸,我一直一個人上學、一個放學回家,一個人做作業。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美術老師佈置的作業,要求與父母一起用採集的樹葉花草完成一幅作品。

那天回家的路上,我拿著一個白色的塑料袋,一路摘花采草,滿滿一袋,期待和父母一起,但是他們沒有時間。

袋子裡的花草蔫了,回家路上,我又是摘了滿滿一袋花草,我的父母也依舊沒有時間。

如此,趕在作業上交的前一天,我沒有再尋求他們的幫助,含著淚、獨自完成了我的作品。

結婚前,我翻看了母親的日記,悔不當初

我的作品很漂亮,比班裡其他同學的還要漂亮,但是我對父母、家庭、親情的需求,就像那一袋袋花草一樣枯萎了。

自此以後,我就養成了獨立的個性,但凡能夠自己完成的事情,絕不會麻煩別人。


讀大學的時候,我談了一個男朋友,同班同學,很開朗很陽光的男孩子,答應他的追求是因為他笑起來嘴角咧開很大,能露出八顆大白牙的那種,真的很溫暖。

一次夜裡醒來,我在床上痛得打滾,噁心,反胃,但又不敢吵醒室友,好不容易等到天亮,讓室友幫我請假,一個人顫顫巍巍地走到校醫室。

校醫說是盲腸炎,後來繳了費,我就被扣在那裡掛點滴了。

男友是在室友那裡得知的,我現在仍記得當時他進校醫室裡陰沉的臉色,雖然沒有說什麼重話,但我也曉得那是狂風暴雨來臨前的徵兆。

果然,在我好了以後,男友和我有了一次正式的談話。

結婚前,我翻看了母親的日記,悔不當初

他說我是個不會輕易打開內心的人,他找不到自己在這段感情裡的存在感。

我告訴他,我的想法僅僅是把很多自己能夠完成的事情處理完,然後閒下來,可以專心陪他。

他問我,如果我的事情自己都能處理完,那還要他幹什麼?

我訥訥無言。

於是我們分手了。

我真的不是一個木訥的人,反而我很擅長朋友之間的交流,我可以讓自己表現得很活潑,段子嘴瓢也是順口捻來。

我好友很多,但是摯交卻很少,大概就是因為他說的,我很容易參與別人的話題,卻很少會談論自己。


大學畢業後,我獨立地找工作,獨立地生活,獨立地尋找伴侶,獨立地籌備自己的婚禮,我以為我是一棵擎天立地的喬木,卻不想原來我自以為是的獨立生活中,每一件大事都有父母潛移默化的引導與堅定不移的支持。

婚前,父親將一本厚厚的紅色筆記本交到我的手裡。

結婚前,我翻看了母親的日記,悔不當初

這是母親多年以來的日記,封面已經摺舊泛黃。

母親的文化水平不高,日記裡字跡帶著刻意的工整,時短時長的句子偶爾有會幾個錯別字。

我是留著眼淚一頁一頁翻過這本日記,日記裡一字一符娓娓訴說著一個母親對於孩子成長的忐忑與抉擇。

我選擇我的高中時,我以為那是我人生獨自做出的第一個重大的決定,當時他們欣然應允了。

但是日記裡的對比圖告訴我,他們為了這所學校奔走打聽了很久,也對比過其他當地的學校,甚至親自到那裡考察過;

文理分科時,我一開始固執地想要選擇文科,是班主任的諄諄的指導讓我選擇了更加適合自己的理科;

但是日記裡一串手機號碼告訴我,是他們聯繫了我的老師,並說服了她;

報考大學志願時,我告訴他們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們微笑著向我點頭;

但是日記裡密密麻麻的幾十個名詞告訴我,他們用他們並不熟悉的互聯網,甚至比我更多得去了解、觀察這些專業,最後得出的結論在"我喜歡"三個字下轟然崩塌;

大學裡終結了我的初戀的那次病情,我以為我瞞得很好。

但是日記告訴我,僅僅是因為我當月的生活費向他們多要了幾百塊錢,他們就旁敲側擊地向輔導員瞭解我的身體情況,甚至那個月還不動聲色地多給了我一些;

還有我選擇的伴侶,他們甚至可能比我更瞭解。

日記本上清晰地記著他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員、鄰居風評等等。

...

結婚前,我翻看了母親的日記,悔不當初

從四年前的某一天起,日記的每一天後邊都會寫著一個數字,或高或低,有時候又會很規律。

我知道,那是我教她開啟微信運動的那一天,這一行行的數字就是我這些年來生活的軌跡。我的父母,就是以這樣一種關心但不打擾的態度默默地參與著我的生活。

那一晚,我哭了很久,枕面幾乎溼透了。


結婚後,我和父母的關係緩和了很多。

我常和丈夫去看望他們,看著他們銀髮斑駁卻喜笑顏開的樣子,會覺得心酸,會不知所措。

親情是世界上最最無私的感情,也是唯一不求回報的感情。

我想啊,將來我也會有這樣一本厚厚的日記,上面也會寫滿另一個孩子的點點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