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子承父業似乎是中華民族古老而悠久的歷史傳統,而在慢慢的演變之中,“青出於藍”、“冰寒於水”也成為子輩追求的目標。在女兒喻慧眼中,父親喻繼高受教於兩位恩師陳之佛與傅抱石,風格可與之不同,但品格卻難超越。在畫格與品格之間,父女二人一直不斷追尋、相互影響,在各自的領域之中創出自有的一片天地。

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喻繼高 和平

藝術鏡報(以下簡稱鏡):評論說喻繼高的畫作,是把自然界的美用思想和技巧加以“轉化”生動地描繪在載體上。對於父親的藝術風格,您是怎樣看待的?
喻慧(以下簡稱喻):從古代追溯,中國花鳥畫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脈絡,父親學到或感受到的是文化積澱帶給他的滋養。父親受大自然的感染,比他人更敏感於自然界的花草。來南京上大學後得到真正點撥,看到陳之佛先生的畫後為此著迷。在父親心中,繪畫能夠表達自己內心對於美的感受和嚮往。

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喻繼高 和平頌

鏡:您提到了陳之佛先生對於喻老先生影響很深,當然也就離不開傅抱石先生淵博的美術史知識和繪畫理論。而據說在文革期間,喻老力保傅抱石數百幅名畫,是這樣嗎?
喻:在父親進入南京師範大學後,陳之佛教授工筆花鳥,傅抱石教授藝術史論。我認為,父親從陳之佛那裡得到的,是對於文化藝術的頓悟和傳統藝術的啟發,得到了可以傳達自己內心感受的工具;而從傅抱石先生那裡則接受到了宏大的藝術觀和世界觀。讓視線更加廣闊,不再僅僅侷限在方式方法之上,要對觀察世界和認識藝術有整體宏觀的觀念。因此,他對這兩位恩師的情感非常深厚。在文化大革命時傅老的作品受到批判,險些付之一炬,當時父親代表畫院要求保存這些畫以後作為反面教材,以此為由保存下了兩百多幅畫。父親就把這批畫交給了南京博物院。當時傅師母也非常感謝他,還要送畫留念,但都被父親婉拒。傅老的畫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同時也有很高的市場價值,我有些遺憾地對父親說當時要留下一兩張多好,父親遲疑了一下,說:“當時覺得做這一切都是應該的,況且沒有這些我們一生平安”。告訴我不要把這些看得太重。這番話讓我很是釋然。

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喻繼高 新春

鏡:您可謂是成長在書香世家,受到了很好的薰陶和教育,這樣的出身和現在繪畫上的成就,可能就會有人拿您與父親相比,您會不會介意?
  
喻:作為一個在繪畫事業上有成就的父親的女兒,同時我也畫畫,介紹我時總會冠上喻繼高女兒的頭銜,又同在一個畫院工作,對我肯定是有壓力的。在我看來,我的祖父以賣書為業,這樣就給了父親讀書學習的機會,可以受到文化薰陶,畫畫是他的緣分。而對於我來說,小時候家中畫冊很多,雖然沒有刻意的留心,不過像畢加索的《格爾尼卡》、米勒的《農夫》在我頭腦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會有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父親給了我一個更好的平臺,站在他的肩膀上既是壓力也是得天獨厚。父親的成就已經得到了普遍認可,只有我也確立了自己的風格面貌,別人才會拿我和父親來作比較。

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喻繼高 雙棲圖

鏡:那您走上繪畫之路是受父親以及家庭影響較深還是單純的個人愛好?

喻:最初還是比較懵懂的,談不上個人愛好。我受父親的耳濡目染,只要稍微表現出一點興趣,父親便會讓我臨花草或勾勒白描,這是最基礎的啟蒙。另外我認為繪畫對我來說不算很難。從部隊復原以後考國畫院學員班,大概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臨摹古畫,父親看到作品後十分吃驚。作業交上去,有些人還開玩笑說會不會是父親代筆。通過這件事情,我發現自己在繪畫方面還是有些才能的,而我的性格中存在不善於競爭的一面,比較適合慢節奏。多年的埋頭繪畫,越來越使我著迷,這個過程始終是有吸引力的,永遠有一個遠方的目標。

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喻慧 竹石圖

鏡:在創作時,您是否會刻意避開父親的藝術風格從而想自成一格?
  
喻:是的,我從一開始畫畫就有這個想法。兩代人同時從事繪畫,後輩通常繼續前一代的風格,“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最初我有存在叛逆精神。後來師從南京藝術學院的劉菊清老師,她教學經驗豐富,指導我從宋畫著手,於是我就在還沒有完全理解宋畫以及其精深奧妙之時,已經開始動手去畫了。劉老師要我臨摹宋畫的氣息和味道,要準確捕捉感覺,一年多的時間,從筆端開始慢慢認識了宋畫典雅內斂的氣質,有了審美的經驗。同時我也尋找著內心的表達,從一開始就摸索著一條難走的路。

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喻慧 溢

鏡:現在您認為您與父親在藝術風格上差別存於在哪方面?
  
喻:首先是觀念上,我父親這一代受黨的教育和培養,從內心充滿感激之情,有社會責任感。他的畫寧靜祥和,富麗絢爛,把他對盛世繁華的喜悅之情傾注在畫裡,父親的作品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這是令他非常欣慰的。對於我則更多追求一種藝術感或是藝術本身的價值。我認為,藝術的價值應當體現在用自己的作品去解讀你所思考的人生,要表達出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因此我對於時間和生命的認識更感興趣。

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喻慧 雙棲圖

鏡:在您接觸繪畫以來,在父親的影響下對繪畫有何新領悟?

喻:繪畫對於父親來說是他人生價值的實現和肯定。而我認為繪畫是一種自我表達,是一種生命態度,甚至是自己生命的支柱。剛開始時我認為繪畫屬於外向型,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吸引和干擾,西方的現代藝術和中國古典文化都會打動我們,從而跨越時間、空間的界限進行溝通。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向型轉化為內向型,就會更為關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實際上繪畫是傳達自我感受的媒介,是否能通過繪畫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現出來讓他人也感受到十分重要,我更追求的是這樣上升到心靈境界的自由。

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喻慧 掠影

鏡:您曾說過“我只畫我內心的氣象”,您認為什麼是您心中的氣象,又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喻:內心氣象是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舉例來說,我在年輕時會比較趨向宋詞所傳達的意境,關注個人心緒,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更喜歡唐詩,唐詩中“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這種人與天地間的問答,人的獨立精神和氣概影響著我,而世界觀不斷成熟後,我更傾心於漢代天廣地闊的自由境界或魏晉時期高古而宏大的精神世界,理想的宏大和內心的氣象在逐漸地廣闊而蒼茫。

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喻慧 鏗鏘玫瑰

鏡:那您是如何通過畫筆把這種感情表現到載體上的?
喻:在早期,我以花鳥為題材。多以密集的花鳥或整體渲染使繪畫具有古舊感和朦朧感。當這個載體不足以傳達內心時,石頭給了我一種力量感,也可說是時間的永恆或文化的承載。觀看方式的改變也是觀念的改變,觀念的改變是人們生活在當代一系列感受的綜合。在繪畫中不僅要有古典的手法與表現方法,也要有現代的造型意識。

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喻繼高 書法作品

鏡:您提到近年來創作不只侷限在工筆花鳥,有人說您石頭系列的作品風格完全拉開了您與父親在傳統花鳥畫上的距離,您是怎樣看待這點的?
喻:作為當代畫家,更多的是表現當代的意識和感受,一定是要不斷地尋求變化和發展。這時候已經不用考慮父親或是我該如何去畫,我們之間的差別和雷同已經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和畫面能否表達內心的感受。繪畫是手段,而一切的藝術手段最終都是表達人們對於人生的看法和理解。藝術家創作作品要講究個性,首先畫家要有個性,但越是刻意追求風格往往越會失去風格。我只是想把現在的想法畫出來,隨著時間的積累,不知不覺就會形成個人的風格。我是尊重自己內心的。每個人的內心都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風格。

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喻繼高父女

喻繼高,1932年出生,江蘇銅山人。1951年考入南京大學藝術系,1955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1957年參與籌備並調入江蘇國畫院,專門從事工筆花鳥畫的創作和研究。系國家一級美術師。現任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委、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徐悲鴻獎學金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喻慧,女,江蘇省銅山縣人,1960年生於南京。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特聘教授。


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喻繼高作品


在個人風格之間追溯——訪工筆花鳥大師喻繼高之女喻慧

喻慧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