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發明厚黑學,卻沒有50元回家路費:方向錯了,再努力也沒用

一、

1912年,34歲的李宗吾以“獨尊”之名,發表了一篇文言文章,取名《厚黑學》。

顧名思義,臉厚心黑的學問。

李宗吾以臉厚心黑為標準,分析帝王將相的成功模式,最終得出一系列結論:

劉邦不要臉敢殺人,所以坐擁萬里江山,項羽臉皮薄又心軟,不敢在鴻門宴殺劉邦,只能在烏江自刎。

曹操心黑,天下沒有不敢殺的人,成為實力最強勁的三國梟雄,為啥沒能統一天下?臉皮不夠厚啊。

臉皮最厚的是劉備,遇見誰都能哭出來,大老爺們臭不要臉。而且陸續依附陶謙、袁紹、曹操、劉表......不要臉到極致,最終得到半壁江山。

反觀孫權,臉皮不是最厚心腸不是最黑,但難得的是,不論厚或者黑,孫權都有一點,也能割據江東半壁。

在李宗吾的筆下,成功就是如此簡單。

不管做什麼事情、處於什麼行業,只要能做到臉厚心黑,絕對是走向人生巔峰的不二法門。

是不是特別像某些大師:“我發現新的商業模式,快去嘗試吧,用不了三年就能登上福布斯。”

然鵝......根本沒有成功案例。

李宗吾也過的窮困潦倒。

民國年間,四川省政府委任李宗吾為官產競賣處總經理,月薪200塊大洋,算是油水豐厚的肥差。

但是李宗吾清廉,覺得200塊太多了,非要減到120塊才肯出任。

那時秩序崩塌,沒有人再把政府當回事,既然要拍賣官產,某些政客想低價巧取豪奪,導致李宗吾的工作無法繼續。

時局如此,回家吧。

做了數年油水豐厚的肥差官,李宗吾竟然沒有積蓄,辭職後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不得已向人借錢,才回到自貢老家。

可見,厚黑教主李宗吾並非“面厚心黑”的人,他自己發現的成功模式,卻沒有親自試驗一下。

此後,李宗吾把“面厚心黑”總結成方法論,用來分析帝王將相的成功之道,號稱二十四史可以觸類旁通。

他還在報紙上開《厚黑叢話》專欄,用“面厚心黑”分析一切問題,發表一系列文章,最終集結成書。

這就是如今的厚黑學。

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的。

我覺得啊,李宗吾不是壞人,更不是面厚心黑的人物,他只是仕途不得意產生了逆反心理,把早已存在的陰暗面扒出來。

“官場如此黑暗,只有面厚心黑才能混得好,我就是太善良了......哼,我罵死你們。”

自古不得志的文人都是這樣,做不了官就諷刺黑暗,被罷免就罵朝廷腐敗,反正不用我就是官場朝廷的錯。

典型的文人憤青氣質。

李宗吾發明厚黑學,卻沒有50元回家路費:方向錯了,再努力也沒用

二、

《厚黑學》不是學問,只是扒皮吐槽之作,但是很多人卻當成學問來研究。

尤其是最近十幾年,以厚黑二字命名的書,已經有200本以上,各大知名書店都在賣,尤其以路邊攤稱斤的最多。

說句厚黑是顯學,沒毛病吧?

很多人以為《厚黑學》是武林秘籍,只要認真研讀就能飛黃騰達,那種感覺大概就是:

“老夫看你根骨清奇,送一本人生秘籍,只要9塊9,只要9塊9,迎娶白富美不是夢,榮華富貴帶回家。”

而且讀完這本書只會有一個念頭:“不就是臉皮厚心腸黑嘛,成功也太簡單了吧,我的未來不是夢。”

還真有人把厚黑學奉為圭臬。

前幾年看過一則新聞,說北京某公司老闆迷戀厚黑學,結果導致公司人心渙散,硬生生把處於上升期的公司開垮了。

實際上,大部分厚黑信徒都是這樣的。

以為不要臉就能成功一半,只要心腸黑就能殺神斬佛,如果能同時做到臉厚心黑,人世間的任何事情都是浮雲。

結果成功的寥寥無幾,大概率讀書時什麼樣讀完還是什麼樣,該搬磚照樣搬磚。

只不過在心裡埋下“臉厚心黑”的信念,經常翻出來回味一下,搬磚的手更加有勁了呢。

所以嘍,如果非要把文人吐槽之作,當成指導人生的至理名言,那就是方向錯了,再多努力也白搭。

李宗吾發明厚黑學,卻沒有50元回家路費:方向錯了,再努力也沒用

三、

有一說一,《厚黑學》確實提供了一種捷徑。

不用努力讀書、不用勤奮工作、不用厚積薄發、不用艱難抉擇、不用勤儉節約、不用家和萬事興、甚至不用父慈子孝。

只要臉皮夠厚、心腸夠黑,就能走出一條光輝的人生大道。

這就屬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因為有腦子有能力的人終究是少數,發家致富卻是多數人的夢想,那麼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割韭菜,就成為出版社和營銷商的套路。

李宗吾的《厚黑學》,便是出版社和營銷商選中的鐮刀。

他們把李宗吾的吐槽之作,稍微包裝一下,用狂轟濫炸的宣傳方式推銷給大眾,並且標註了極其醒目的金句:

有多大厚黑本事,成多大人物!

臻於此境,可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

歷代政治家必讀寶書!

簡簡單單幾句金句,就直擊人性G點,把人們潛藏在內心的隱秘慾望勾出來,達到賣書的目的。

這恰恰是雞湯類暢銷書的秘訣。

對於出版社和營銷商來說,能成功是書裡乾貨滿滿,不能成功就是讀者學藝不精,和心誠則靈是一個套路。

反正出版社和營銷商賺到錢就行。

而信奉厚黑學的人,往往不願意探討成功的方法論,更不願意花大功夫慢慢積累底蘊,寧願相信萬事都有捷徑。

劉邦成功肯定少不了手段厲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分封和集權的時代變遷、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歷史淵源、漢承秦制的制度保證、關中金城千里的地緣優勢、以及豐沛故舊戮力同心。

項羽失敗當然有婦人之仁的原因,但更是戰國舊制被秦國新制碾壓、舊利益集團分崩離析、江淮地區的經濟落後和地緣不利、以及項羽政治上不成熟。

這些方法論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太複雜了。

他們不願意讀起碼500萬字的資料,不願意深入思考人性和社會的關係,不願意分析判斷古今歷史的不同。

做這些事要花費漫長的時間精力,很多人吃不了苦,當然得不到真正有用的結論和經驗智慧。

但是,他們又特別想從歷史中吸取經驗。

怎麼辦呢?

出版社和營銷商說:“李宗吾先生總結,成功人物的秘訣是面厚心黑。”

短短4個字就概括了成功人物的經驗,關鍵是簡單易懂,特別符合他們不願努力又想成功的心理。

“嗯,有道理,我信了。”

所以,他們看不到劉邦拖著老邁軀體千里征戰的悲壯,認定劉邦的江山是不要臉敢殺人換來的。

所以,他們不知道曹操逆天改命的勇氣,簡單以為曹操只是心狠手辣而已。

所以,他們沒有劉備一生奮鬥不息的意志,用“哭鼻子和好運氣”,為自己的不努力作掩護。

所以,他們看不懂《尋烏調查》的錙銖必較,用陰謀詭計概括教員的畢生征戰。

所以......他們是韭菜。

李宗吾發明厚黑學,卻沒有50元回家路費:方向錯了,再努力也沒用

四、

龐大的人群成為韭菜,任由出版社和營銷商割了一茬又一茬,並且滿心歡喜的以為得到人生寶典。

你以為事情到此為止了嗎?

並沒有。

最近幾年圖書業遭遇下滑,《厚黑學》一類的書割不動韭菜了,於是,很多商家搞起知識付費。

我不是說知識付費不對,正好相反,我特別支持知識付費。

比如我發廣告的時候,希望你們能點進來瞅一眼,比如想讓你們把我的每篇文章,都轉發到“相親相愛一家親”的群裡。

正兒八經的知識付費,屬於利國利民的好事,不僅促進GDP增長,還能有效擴張文化產業的規模。

我說的知識付費,是割韭菜的知識付費。

某些老師和大V,搞出很多類似於《30天實現財富自由的經濟學》、《3年後月薪增加50%》、《4天掌握1000詞彙量》等課程。

仔細看看,是不是特別能戳中G點?

這些課程給人的直觀印象就是,只要花一頓飯的錢,就能買到人生成功的秘籍,簡直是四兩撥千斤啊,買到就是賺到。

嗯,你咋不上天呢。

如果真有如此容易的事,那些搞了一輩子經濟學的教授,豈不是要哭暈在廁所?那些努力工作的工程師,豈不是徹頭徹尾的盧瑟?

再說,要是花一頓飯錢就能實現財富自由,世界上就沒有窮人了唄。

歸根結底,這些知識付費的課程,和厚黑學沒什麼本質區別,都是利用人性喜歡走捷徑的弱點,反覆圈錢而已。

我們要知道,人性是懶惰的,努力奮鬥才是違反人性的。

這也是韭菜割不完的根源。

只要人類沒有滅絕,人性的本質就不會改變,韭菜就會源源不斷地生長出來,各種割韭菜的商家依然賺的盆滿缽滿。

咦,好像發現了一條致富捷徑欸!!!

而且學習割韭菜知識付費課程的人,還有一種特別虛假的滿足感:我又學會一個概念呢、我又背會5個單詞啦、我又進步了一點點。

但這些知識和概念都是碎片化的,不能幫助你建立完備的知識體系,更不能讓你總結出做人做事的方法論。

而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才是殺神斬佛的利器。

所以那些進步,都是虛假的滿足感,除了讓自己一時歡愉,心安理得的吃頓晚飯長2斤肉以外,並沒有什麼卵用。

甚至無形之中淪為韭菜而不自知。

比如我們家的鄭醫生,不知道什麼時候報了一門英語課,花了99塊錢,承諾打卡滿兩個月就退還全部學費。

這不,鄭醫生每天沉溺於打卡、背誦5個單詞而不可自拔。

哎。

李宗吾發明厚黑學,卻沒有50元回家路費:方向錯了,再努力也沒用

五、

我們讀歷史就知道,任何走捷徑的人最後都劈叉了,能笑到最後傲視群雄的,往往都坐過10年冷板凳。

捷徑一定要用日後的血淚來還,積累一定會換來日後的榮耀。

這是一條鐵律。

走捷徑的人暫時笑的歡,慢慢積累的人將會長時間灰頭土臉,但那些土裡土氣的人,終將用不屈不撓的努力,穩步達到自己的目的。

最後,祝大家五一勞動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