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得比二婚丈夫多,工资上交,承担家务,却得不到继女的一声阿姨

01

天涯上刷到一个帖子。

有位女士,离婚时,孩子跟了前夫。后来再婚,对方也是二婚,有个孩子跟着前妻。

这个重组家庭,都没带孩子,婚后两人曾经想过再生一个,但无果。


挣得比二婚丈夫多,工资上交,承担家务,却得不到继女的一声阿姨


日子就这样过了下去,女士没有负担,在工作上倒是大展宏图,但日子也过得糟心。

先是前夫再婚,孩子的继母不允许孩子和自己相见,连抚养费都不要了。不是不想孩子,但为了孩子好,只能忍着不见。

家里现任丈夫收入不如自己,父母有负担,为了不让丈夫有心理落差,家庭收入一直由丈夫管理,而丈夫给他的孩子和父母钱、买东西,却经常不和自己打招呼。

丈夫的孩子偶尔会来家里小住,已经上大学的人了,人不叫,什么也不干,饭上桌就吃,也不管做饭的人是否还在厨房忙活,吃完就撤。

难免有埋怨,说给丈夫听,丈夫却说孩子就这性格。

好在经济条件不错,不用为柴米油盐吵架,但还是难免为男方的父母孩子而心生不满,而且男方还打算孩子结婚时给一笔钱。


挣得比二婚丈夫多,工资上交,承担家务,却得不到继女的一声阿姨


想想自己这么多年,钱没少挣,力没少出,好却没落下多少。

如果离婚,财产还要平分,而且俩人感情还不错,不离婚,未来不知道还有什么委屈等着自己。

一场婚姻里,如果总是因为对方的家人产生嫌隙,很大程度上,两个人感情是不够好的。

02

婚姻是两个人组建一个家庭,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整体。

钱一起挣,一起花,老人孩子一起养,但二婚却让这个整体多出了一块,你的孩子和我没关系,我的孩子和你也没关系。

我们不相信对方会视自己的孩子为己出,我们总怕自己的孩子在重组家庭里受到委屈,甚至会想弥补离婚带给孩子的伤害。


挣得比二婚丈夫多,工资上交,承担家务,却得不到继女的一声阿姨


因此,作为孩子的亲爸亲妈,总是难免会想为自己的孩子多付出一些,多顺从孩子一些。

就像天涯上这位女士的现任丈夫,不管是什么原因离婚的,他都会觉得自己亏欠孩子,所以他想对孩子好,这其实没有错,不管他是谁的丈夫,他都是自己孩子的爸爸。

但作为妻子,女士觉得我挣得多,也已经拿出来分享了,总要有知情权吧?

二婚的难处就在这里了,如果是孩子的亲生爸妈,谁会计较对方给孩子钱,却不告诉自己?

作为继母,她在孩子小住期间,做饭,做家务,希望得到孩子一句“阿姨”,合情合理。

但丈夫为什么不愿意调节,因为他想顺着孩子,不想说任何孩子不感兴趣的话题,更怕伤害了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至于教育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和孩子妈生气,是不值当的。

但其实一个成年人,哪怕在食堂里吃饭,可能还会叫打饭的工作人员一声“阿姨”呢,父亲的妻子,给自己做饭,都不配一声“阿姨”,难怪这位女士心寒。


挣得比二婚丈夫多,工资上交,承担家务,却得不到继女的一声阿姨


不是所有真心都能换来真心的,你的真心有时候会变成别人眼里的理所当然。

如果一个家庭里有这样的人,其他人就很难真的幸福起来。

03

王尔德说:结婚是想象战胜了理智,再婚是希望战胜了经验,说得好像再婚就是发昏了一样。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数据都显示,再婚的离婚率明显高于头婚,二婚太难幸福了。

这不是否定再婚,就像头婚有人离婚,大家不还照样得结婚不是?

只是二婚这座城里情况确实太复杂。

挣得比二婚丈夫多,工资上交,承担家务,却得不到继女的一声阿姨


不管头婚还是二婚,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结婚,婚姻都是生活的新开端。

想要获得幸福的婚姻,都需要不停地努力和成长。

首先,永远要记住:爱别人之前,先学会爱自己

著名的心灵导师沃尔特斯在《婚姻的艺术》里写到:

幸福的秘密不在于获得别人的爱,而是好好地珍爱自己。

所以,无论多爱一个人,多想要婚姻好,都要记得爱自己。

不要为了爱对方而不顾自己的感受,更不要为了取悦对方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二婚里,尤其不要为了所谓家庭的和睦,而无限讨好对方的父母和孩子。

婚姻里要付出,但不要无限付出,也不要期望付出立马就有回报。

无论头婚还是二婚,不论男女,在婚姻里太卑微,都不可能得到幸福


挣得比二婚丈夫多,工资上交,承担家务,却得不到继女的一声阿姨

其次,没有完美的婚姻,这和头婚还是几婚没有关系,因为人都是不完美的。

不要想着去改变对方,要学会求同存异,大事多商量,小事少计较。

努力建立信任很重要。

最后,再婚后,好好对ta的孩子,这是最基本的。

你接受一个人就要接受ta的一切,更何况是ta的孩子,对ta的孩子不好,一定会影响两人的感情。

但在结婚前,一定要和孩子多相处,了解孩子对自己父/母再婚的看法,或许不会左右你的决定,最起码明白自己会面临什么。

如果都有孩子,怎么为孩子付出,怎么与孩子相处,婚前要有所协商。


挣得比二婚丈夫多,工资上交,承担家务,却得不到继女的一声阿姨

婚姻从来不是王子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是新的责任和麻烦的开始。

结婚未必能改变孤单或者生计问题,但结婚却会直接增添社会角色,二婚尤其如此。

婚姻就像是合伙的事业,不仅要共同努力,共同经营,也要共同受益,才能健康发展。

就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

在婚姻里,每个人都要付出,同时也要收回点什么,这是供求规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