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這一部票房神話佳作,被後來觀影者所詬病,只是你不懂導演

精彩電影推薦,歡迎關注白子畫PLUS

在大多數人的評價中,《冒牌天神》是一部劇情老套的喜劇電影。之所以走進電影院,更多的是衝著金·凱瑞這位喜劇天王的表演。

2003年這一部票房神話佳作,被後來觀影者所詬病,只是你不懂導演

如果說周星馳是中國喜劇電影的代表人物,那麼金·凱瑞在美國喜劇電影的地位與周星馳在中國的地位異曲同工。同周星馳一樣,金·凱瑞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誇張的肢體動作,擁有著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其1994年出演的《變相怪傑》創下了首映周2300萬美元的票房記錄。

2003年這一部票房神話佳作,被後來觀影者所詬病,只是你不懂導演

2003年這部《冒牌天神》雖劇情讓不少觀影者詬病,卻絲毫不影響其票房的節節攀升,當年這部投資僅8100萬美元的喜劇卻創造了票房神話:在北美市場上最終收回2.42億美元,全球總票房更達到4.84億。以至於2007年湯姆·沙迪亞克再次操刀拍攝了《冒牌天神2》。

雖是喜劇電影,但影片中對人生價值觀做到了完美的詮釋。

分析一部電影的主題有許多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影體驗及感受,這其中導演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從導演的幾個角度來分析這部《冒牌天神》。

2003年這一部票房神話佳作,被後來觀影者所詬病,只是你不懂導演

其一:影片開頭類似於紀實的手法,布魯斯是個生活中整天毛手毛腳,諸事不順的上班族。導演通過對這樣一個小人物的形象進行強調,以獨到的想象抓住一點加以集中描寫並放大,用幽默搞笑的方式呈現出來。生活中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不順心的事,用這樣的手法引起觀影者的共鳴,跟隨著主人公的命運而唏噓。

2003年這一部票房神話佳作,被後來觀影者所詬病,只是你不懂導演

其二:影片中上帝不是在天堂,不是在某個空間,而是出現在現實世界一棟樓的第七層裡,這是導演刻意安排。上帝在人間,這是導演埋下的一個伏筆,上帝幫不了所有人,每個人都要自強,那樣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影片後半段也印證了這一點;導演把上帝安排在第七層,也有其想表達的思想: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像七層樓梯,只有自強,一步一步往上爬才能成功,才能成為自己的上帝。

2003年這一部票房神話佳作,被後來觀影者所詬病,只是你不懂導演

其三:導演給了布魯斯一個完美的結局,以至於後來觀影者一直詬病這點,認為這是沒有新意的老套影片。其實操刀一部作品,不同的時代背景都會給導演帶來不同的影響,2003年美國金融危機,人人惶恐,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下,這個完美的結局給了人們一劑強心針。這也是對影片主題的昇華。

影片中,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每個人都是布魯斯,我們抱怨命運不公,我們妄自菲薄,但真正能主宰自己命運的只有自己,只要我們善良、自強不息、努力奮鬥,我們就是自己的上帝!這也是影片想表達給觀眾的。

毫無疑問,湯姆·沙迪亞克的《冒牌天神》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