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和親公主,卻也是最慘的公主,嫁給了父子

在歷史上有兩個赫赫有名的聯姻。第一次發生在西漢王朝漢元帝時代,那就是昭君,第二次是唐太宗時代,文成公主和親。這兩個聯姻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中原和偏遠地區保持友誼,因此做出讓步。現在很多人都在說漢代大繁榮,其實都是和親的功勞。我覺得這很荒謬,聯姻是妥協,沒有所謂的宏偉戰略。真的要犧牲女人的幸福來換取一個國家的興衰嗎?太骯髒了。聯姻似乎是一樣的,但這兩個人的結局有所不同。文成公主可不是李世民的親女兒,李世民沒女兒嗎?為何不找真正的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呢?李世民並不愚蠢,只有傻瓜才會把寶貝女兒嫁到如此遙遠的地方,而真正的公主也不會願意這樣做。

她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和親公主,卻也是最慘的公主,嫁給了父子

因此,李世民不會讓真正的公主聯姻,誰把女兒嫁到吐蕃,那李世民答應讓她成為公主。在這樣的鼓勵下,終於有人把文成公主推出。聽說文成公主的父親是李淵的侄子,也就是任城王李道宗。李道宗為何這麼恨女兒,願意嫁到吐蕃。李世民為此很高興,馬上加封她為文成公主,真正的公主們就高興了,多個做擋箭牌的姐妹也沒什麼弊端。文成公主自己的想法是什麼?誰在乎你的想法,既然已經被推出,那是你的責任,這是一個國家的大事。在歷史中,對文成公主的和親受到高度評價。幾乎憑藉一個人的力量,為兩國的和平作出了傑出貢獻。此外,文成公主帶走大量的工匠,為吐蕃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因此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丈夫也非常愛她,並把她封為皇后。總而言之,很多關於文成公主的讚美,但這是真的嗎?

她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和親公主,卻也是最慘的公主,嫁給了父子

咱們能夠看看文成公主的近況,她嫁給松贊干布沒生下過一個孩子。生活在吐蕃四十年,守寡了三十一年。此外,除了娶下文成公主,丈夫還娶了很多女子,其中就有尼泊爾公主。因為尼泊爾離吐蕃較近,他顯然更尊重尼泊爾公主,為她建了一座高大的寺廟。由此可見,文成公主在吐蕃其實並不幸福。只是為了奉告人們,文成公主生存的很好,這也是給李世民臉上縮小一點尷尬,畢竟公主是被逼迫聯姻的。眾所周知的王昭君早已被大家所熟知。她是古代四大美女其中之一。王昭君一開始是漢元帝的女人,但惹怒畫師,因此沒有被皇帝喜愛。

突然,呼韓邪單于的人願意歸順漢朝,但也希望漢朝的親戚。

她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和親公主,卻也是最慘的公主,嫁給了父子

其實,意思很清楚。就是想要沒人。當然,只有當面要女人,才能要有價值的女人,最好是公主。可是漢元帝不捨得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匈奴人。漢元帝也想讓眾人發揚一下愛國,但是他的煽情並沒有李世民演技好,所以沒有大臣會把自己女兒送到塞外。這時候已經不受寵愛的王昭君,站出來代表朝廷嫁到匈奴。她無法看到光明,因此還不如出去顯示自己的青春和美麗。皇帝都看痴了,後宮還有如此美貌的女子,都捨不得王昭君出塞了。然而,已經不可挽回了,因此只能讓美人嫁到塞外。王昭君不惜萬里嫁給呼韓邪單于,並且生了一個兒子。原本沒有壞處,但是那個老男人太老了。結婚只有三年,他就去世了。

她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和親公主,卻也是最慘的公主,嫁給了父子

他去世之後,兒子復株累單于成為新繼承人,根據匈奴人的制度,王昭君是要嫁給丈夫的兒子。並且王昭君才二十歲,還是芳華美貌,復株累單于那叫眼瞅心愛啊。王昭君內心抗拒,她要求上書大漢皇帝,想要回到自己家鄉。畢竟,復株累單于在名義上是她的兒子,他們之間的婚姻成何體統?可是新皇帝拒絕了,讓王昭君根據匈奴的制度答應。因此王昭君只能嫁給丈夫兒子。兩個人住十一年,生下兩個女兒,夫妻生活很美好。一方面,她需要照顧前任丈夫生的兒子,即現任丈夫的兄弟。另一方面,她還得照顧自己的兩個女兒。這三個是兄妹關係,還是叔侄關係。因此王昭君的一生中也是很悲慘的。

她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和親公主,卻也是最慘的公主,嫁給了父子

這讓王昭君的傳統女性思想中是不可接受的.因此等到丈夫的兒子去世後,也是現在的丈夫去世後,三十三歲的王昭君也去世了。文成公主在書上的記錄是異常絢爛的。王昭君的悲劇是眾人皆知的,這些事情是無法掩蓋的。兩個人都是為了國家,選擇和親,為何文成公主可以在歷史上連稱叫好,而王昭君卻成為了落雁?這兩個人就像是唐太宗和漢元帝的影子。"唐太宗"是明君,是人們敬佩的。然後他的公主,無論現實咋樣,應該是高興的度過餘生。何況,這樣的聯姻並不是傳統意義上面的聯姻,這可是我國王朝賜給塞外大汗的和親。李世民也是因一場戰鬥而選擇並和親這條路。否則他是不會選擇和親的。漢元帝不同的是,他是西漢的起點走向沒落,代表西漢昏君一次次的登場。

她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和親公主,卻也是最慘的公主,嫁給了父子

所以他選擇讓王昭君趕塞,只是因為他必須與匈奴進行妥協。其實,呼韓邪單于是真的很順服漢朝,因為他自己親自來到長安來要求結婚,這表明他對這件事情非常看重。然則沒辦法啊,漢元帝以及之後的漢成帝,全都是昏君,昏君能夠做出什麼像樣的事情呢?這次聯姻也有粉飾的痕跡,但更能看出的事情,其實是恥辱。特別是昭君嫁給了父親和兒子,她想要歸漢被拒絕,那是大漢朝永恆的恥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