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上的8位英雄,申論必備寫作素材

8個英雄文物素材電子版,想要原文件的可私信“素材”領取

一、郭明義

新聞聯播上的8位英雄,申論必備寫作素材

關鍵詞:凝聚正能量的“雷鋒傳人”

他的事蹟:亞洲最大的露天礦鞍鋼齊大山鐵礦的運礦司機,和同事們一起管護這些礦山公路36年。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把雷鋒作為學習的榜樣。

幫助過許多工友和素不相識的人,累計無償獻血6萬多毫升。

2009年7月發起成立郭明義愛心團隊,帶動5800多名鞍鋼職工和社會志願者參與。全國各地的郭明義愛心團隊分隊目前已有1000多支,志願者近180萬名。

觀點:郭明義的精神動因是他以助人為樂、堅守奉獻使人快樂、助人幸福。

“德不孤,必有鄰”,郭明義與郭明義的愛心團隊完美地詮釋了這樣一句話。他們的存在也充分說明了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環境如何變化、風氣如何移易,“雷鋒精神”依然具有強大生命力、示範力和感召力。

二、傑桑·索南達傑

新聞聯播上的8位英雄,申論必備寫作素材

關鍵詞:用生命守護可可西里

他的事蹟:1992年時任青海治多縣委副書記,組建了我國第一支武裝反盜獵隊。

工作強度大,忍著;財政緊張,就自掏腰包籌集基本物資。兩年時間裡,他和十幾名隊員們先後十多次進入可可西里,打擊盜獵者,進行野生動植物保護調查。

1994年1月18日在一次打擊非法盜獵行動中英勇犧牲。1996年,可可西里成立了以索南達傑為名的保護站。

觀點:傑桑·索南達傑是一位守護淨土的先行者,他的犧牲開啟了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新紀元,震驚了社會各界及輿論,也喚醒了國人保護藏羚羊的意識。

20多年來,索南達傑的英勇事蹟得到持續宣傳,人民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高。

如今,可可西里再無槍聲。

三、謝晉

新聞聯播上的8位英雄,申論必備寫作素材

關鍵詞:把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放在第一位

他的事蹟:始終把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放在第一位,電影《天雲山傳奇》折射出一代知識分子在大時代風雲下的心路歷程;在《牧馬人》中,謝晉關注了出國熱潮的話題,呼籲年輕人主動為國家建設做貢獻,這些作品在劇本、表演和思想深度等方面都達到了高峰。

改革開放以來,謝晉拍攝了《芙蓉鎮》《高山下的花環》《鴉片戰爭》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的優秀影片。

2008年10月17日,謝晉於浙江上虞逝世。他的一生都在關注現實、關注社會,展現人民思想解放、時代風雲激盪的歷程,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觀點:謝晉導演曾言“我的作品要力圖在刻畫民族的悲劇中,給人以反思、警示的作用。”

正因如此,他的電影充滿了強烈的知識分子式的社會責任和歷史感,他用電影鏡頭一次次吶喊出百姓積鬱於胸的心聲,滌盪觀眾心靈的同時,講述了那個時代最典型的中國故事,也見證了時代進步。


四、胡小燕

新聞聯播上的8位英雄,申論必備寫作素材

關鍵詞:從“外來妹”到全國人大代表

她的事蹟:1998年,從四川農村來到廣東佛山,成了一名電子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人。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裡,胡小燕通過不斷學習新技能,從一名普通分檢員,迅速成長為車間管理者。

10年的努力打拼,2008年3月5日,胡小燕作為首批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走進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積極為外來務工群體發聲。

2010年,胡小燕開設了“海燕信箱”專欄,刊登農民工來信,由法律專家解疑釋惑。第二年,她又聯合公益機構開設了專門服務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小燕樂園”,至今,有超過一萬多個家庭加入進來。

2012年,胡小燕通過公務員考試,成為佛山三水區總工會的一名公職人員。

觀點:胡小燕的成功變身,是時代給予了普通人改變命運的機會。但更是奮鬥、更是責任,讓所有的夢想都花開燦爛。

正如胡小燕所說:“儘管一屆人大代表的任期只有5年,但是責任是一生的。”

五、程開甲

新聞聯播上的8位英雄,申論必備寫作素材

關鍵詞:人生價值在於奉獻

他的事蹟:

是我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上世紀60年代,程開甲踏入被稱為“死亡之海”的羅布泊馬蘭紅山核試驗基地,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的總技術負責人。

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隨後的20年中,程開甲又在技術上參與決策了30多次核試驗。改革開放後,程開甲轉向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8年11月,程開甲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觀點: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這就是程開甲。

1950年,程開甲謝絕了玻恩教授的挽留,開啟了科學報國的人生之旅。

1960年,程開甲調入北京,開始從事我國核武器研究,從此,他隱姓埋名,在學術界銷聲匿跡二十多年。2015年10月,97歲的他光榮退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新時代,呼喚更多像程開甲一樣的時代驕子,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前途熔於一爐、融個人奮鬥於時代大潮,把個人夢同中國夢緊密聯繫在一起,為國家強盛、民族復興凝聚磅礴力量。

老一輩科學家赤膽忠誠、勇攀高峰、淡泊守真的精神火種,會永遠傳承。

六、巨曉林

新聞聯播上的8位英雄,申論必備寫作素材

關鍵詞:從普通農民到知識型工人代表

他的事蹟:是一名普通的鐵路接觸網工人,也是我國第一個以普通農民工身份當選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在這項榮譽之前,巨曉林已經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家技能大師等榮譽稱號。

1987年,巨曉林和千千萬萬普通農民一樣,走出農村,成為一名鐵路建設工人。

鐵路接觸網是一個技術密集型工種,為了掌握施工技術,巨曉林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的學習,不僅掌握了接觸網的施工方法,在實踐中還創新了施工方法114項。並先後參加了哈大線、京滬高鐵等10多項國家鐵路重點工程建設。如今,他主編的《接觸網施工經驗和方法》,已經成為數千名接觸網工作人員的工具書。

我國的高速鐵路,從無到有,從追趕到領先,這張國家名片上,有千千萬萬個巨曉林一樣的普通農民工的巨大貢獻。

觀點:是夢想,讓他堅持學習、刻苦鑽研,從一名普通農民工,一步步成長為知識型工人、全國勞動模範。

是創新,讓他在工作中敢為人先、勇攀高峰,編撰的《接觸網施工經驗和方法》成為鐵路施工一線“寶典”。

逐夢永不放棄、創新永無止境。

巨曉林說:“農民工也要勤學習、懂技術,技術好我們就不會被淘汰。”只要自強不息,愛崗敬業,農民工也有大舞臺,農民工也能贏得全社會的尊重。

七、袁庚

新聞聯播上的8位英雄,申論必備寫作素材

關鍵詞:蛇口工業區拓荒者

他的事蹟:1949年,他曾作為兩廣縱隊炮兵團團長解放深圳。

1979年,蛇口工業區動工興建。向中央提出創建設想並擔任管委會主任的袁庚,當時62歲。

創建蛇口工業區,袁庚並沒有財政撥款,拿到手的,是500萬美元工業項目的自主審批權,以及可以向外資銀行舉債的政策。袁庚大膽主持開展了勞動分配製度、工程招投標制度等一系列改革,這讓外資紛紛湧入,兩年時間,蛇口的企業超過百家。

2016年,袁庚因病辭世。如今,蛇口工業區已成為廣東自貿區的重要部分。

觀點:這是一位被尊稱為“中國改革開放具有標誌性的先驅者、探索者之一”的老人。

在他接手的時候,蛇口還只是不足千人的小鎮,幾排破舊低矮的房屋陳舊而雜亂,海灘上到處散落著垃圾。而到他離休的1993年,“蛇口模式”已經聞名全球。如今,蛇口更成為廣東自貿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袁庚主導的改革,形成了新的時間觀念、競爭觀念、市場觀念、契約觀念、績效觀念和職業道德觀念等,成為推動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精神力量。

世上再無袁庚,但改革仍在進行。

八、魯冠球

新聞聯播上的8位英雄,申論必備寫作素材

關鍵詞:鄉鎮企業改革發展的先行者

他的事蹟:1983年,他用自家苗木作抵押,承包了鄉鎮企業蕭山萬向節廠。為了提高效率,他推行按勞分配,這招來很多批評。關鍵時刻,浙江省及時肯定了魯冠球的改革。魯冠球也用連年攀升的業績,回擊別人的非議。

1984年,以質量求生存的理念,也讓萬向成為第一個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

1994年,萬向又成為全國第一家上市的鄉鎮企業。2017年,魯冠球因病去世。如今的萬向集團已經是營收超千億的現代化跨國企業集團。

觀點:

魯冠球被稱作是中國民企的“常青樹”——不僅指他永遠年輕和樂觀的心,更是指他永遠不衰退、不放棄、積極創新的企業家精神。這種精神讓他創下了多個“第一”——第一個上市的鄉鎮企業、第一個個人風險承包、第一個獲中國工業大獎、第一個收購國外上市公司。

雖然這個沒有“退休時間表”的戰士已經永別了他深愛的企業,但魯冠球所代表的企業家精神正在新時代奔湧傳承,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企業家砥礪奮進、挺立潮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