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努一把力,爭取早摘帽


再努一把力,爭取早摘帽

吳建平(左)到羅城縣老鄉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入戶走訪,與羅和媛(右)交談。 潘倩雲攝

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佑洞村第一書記吳建平:

持續跟蹤幫扶 引導外出務工

自打從村裡搬到縣裡的老鄉家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羅和媛的日子一天好過一天。這一次到她家走訪,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裡,羅和媛的腰桿挺得直直的,連說話的底氣都比往常足了三分。不久前,她的丈夫銀邦寒找到一個在酒廠做車間維修員的工作,3月份的收入有2800元。

像羅和媛一樣的搬遷戶,我們佑洞村有96戶。村子是個石窩窩,也是個窮窩窩。喝水難,地表沒有一條河。從村中部的桐漏屯到半山腰的石頭縫中取水,一個來回需要90分鐘。從村西部的下麻屯到60米深的天坑地下河取水,一個來回也要一個鐘頭。種田難,人均僅僅八分地。土壤貧瘠,只能種些玉米勉強餬口。行路難,得扛著單車爬石山。盤山道路未通前,石山之間崎嶇難行,去一趟鎮裡,少不了要扛著自行車走幾段路,等平坦後才能騎行。

要致富就必須挪窮窩,可是村裡人犯了愁:住慣了土坯屋,一下子搬到樓房裡,能適應嗎?怎麼打消群眾的顧慮,成了擺在我面前的一道考題。我向大家反覆宣傳易地扶貧搬遷的好政策,減輕鄉親們的焦慮。上麻屯的馮勝標響應號召,第一個搬出了村。老馮在鄉親們心目中素有威望,他這一帶頭,大家的顧慮也就消失了。

穩得住,能致富,才能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後半篇文章”。依靠廣西交通運輸廳和廣東深圳市福田區的幫扶,農貿市場、平價超市、中醫醫院、移民夜校等配套設施跟上,搬遷戶能踏踏實實住下來。6家扶貧車間更是為大家提供了就近就業的機會,千畝紅心獼猴桃、千畝百香果、千畝毛葡萄“三個千畝”基地,使每戶搬遷戶可以獲得產業收入分紅。

接下來,我打算和安置點的社區幹部們加強合作,持續做好搬遷戶的跟蹤幫扶工作。每家每戶都要再走訪,及時瞭解他們的生活情況。最重要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促進就業上,一方面,引導群眾外出務工。另一方面,通過聯繫扶貧車間和開發公益性崗位,讓貧困戶甩掉貧困帽。

(本報記者 張雲河整理)

轉載自《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08日 13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