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2019年7月,花地大道跨線橋拆除,芳村人看了幾十年的花地立交徹底消失!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拆除前的花地立交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立交消失後的十字路口

為什麼要拆花地立交呢?因為已經使用了幾十年了,現在已經是一座危橋了,同時還需要配合城市交通的建設,所以拆除是在所難免的了。與這座立交相似,歷史更為久遠,被老廣州人所熟悉的石圍塘鐵路橋,在今年3月開始,也要開始進行拆除了!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石圍塘鐵路跨線橋與相隔不遠的石圍塘火車站一樣,都是屬於老廣州的記憶,更準確的地域來說,更是老芳村人的記憶。

曾經繁忙的客貨運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石圍塘站

石圍塘站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是在1901年的時候建造的,要知道這裡可是原廣三鐵路的起點站,更是廣州現在僅存的最古老的火車站了。

當年,石圍塘站的客流任務是非常繁忙的,每天來往的旅客都達到了萬人以上,要知道在當時,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而春節期間,這裡更是達到了近8萬人次。這裡的客運能力在當時,已經達到了一半以上。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而到了1955年的時候,石圍塘站除了承接客運任務以外,也慢慢開始辦理貨運業務

,那個時候,機車後面和尾部經常各掛一節棚車,用來裝載貨物,當時經常可以看到車上裝著水牛、耕牛等牲畜。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要是本地人想去佛山,要先做輪渡渡江到石圍塘碼頭,才能得達車站再做火車去往佛山,不想今天,交通如此便捷,已經達到了廣佛同城,要知道在當時還得水陸聯運才行。那個時候的石圍塘站很熱鬧,從80年代後期開始,便和廣州站、老廣州南站和廣州西站並稱‘四小龍’。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1960年公鐵兩用的珠江大橋建成通車,石圍塘站漸漸走起了下坡路,到了

90年代的時候,這裡的業務已經很少了,客運也已經停止辦理,只有少量的幾條貨運線路,如今,它已經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2016年,石圍塘站全年裝車和卸車分別為3460車和9854車。

光陰深處的老車站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一段殘破的圍牆、一條鏽跡斑斑的鐵軌,而曾經那個熱鬧的站臺,現在早就已經人去樓空。舊鐵軌兩邊,榕樹肆意生長,股道間雜草叢生,像是被廣州這座城市所遺忘的地方,廢棄之後的站臺,很少有人來的這裡,偶爾會有幾個拍視頻的年輕人過來取取景。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可能是見慣了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現在的年輕人又把目光與鏡頭轉向了歲月痕跡厚重的地方,這既是一種時尚,同時也是一種緬懷。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臨近江邊的空地上,一堆堆貨物被帆布遮住著,而石圍塘站的貨場水泥路面或因年久失修,到處坑坑窪窪,如果下起了雨,路更不好走了。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而貨場的外圍,便是當地的居民了,都以曾經鐵路站工作的人居多。大多都是平房或是底層的小樓,你不要小瞧了這些建築,那都是民國時期有些年頭了,擁擠在榕樹下,

因為那一樹木棉花,竟是將窄逼的空間點燃出幾分亮色和愜意。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而在車站的周邊,有很多紅磚黑瓦的房屋,現在早已經人去樓空。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如果你沿著小巷子走進深處的話,你會發現行道樹鬱鬱蔥蔥,豔陽天下也能感到格外陰涼,彷彿又走進了那段舊時光,或許還會發現不為人知的“私兜”。

百年老站的紅色基因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沐浴著午後的陽光,穿行在這個充滿年代感的站場,在歲月深處的光影中,豁然發現,紅色基因令這個百年老站的形象更加特別、更加的讓人著迷。

1924年春,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廣三鐵路工人大罷工,使滇、桂軍閥不能利用鐵路調運兵力和彈藥,這裡便是起源之地。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1925年6月,廣三鐵路工人參加了大遊行,到沙面抗議英帝國主義的侵略行為。1927年12月,廣三鐵路工人參加中共廣東省委領導的廣州起義。抗戰爆發後,工人們日夜開工,將石圍塘至佛山的雙軌拆去一軌,佛山至三水路段全部拆除,防止日軍利用這個珠三角運輸通道。戰後又重新鋪設,1946年9月全線恢復通車。

如今,石圍塘站還在進行著日常生產,當時相比當年,卻顯得有些落寞。

拆花地立交、石圍塘鐵路橋,那這座百年老站,也會消失嗎?

時光會掠走風華,卻掠不走這個百年老站留給世間的記憶。有位油畫愛好者不無感慨地說:“一直希望根據找到的資料,將石圍塘站曾經的風貌還原在畫布上。那麼厚重的歷史,值得收藏。” 

如果,以後這座百年老站,只能在畫布、照片、影像上看到,對於老廣州人來說,又將是一聲深深的嘆氣。

注:文中涉及的時間及數據均來自檔案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