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王朝本有可能北上一統中原,卻痛失謝安,導致功敗垂成

晉朝是一個讓人無法喜歡的一個朝代,首先是朝代的來路不正,是通過政變得來的。沒有大功而成為一代皇權的帝國。還有就是晉朝的存在本身也沒有存在感,不光導致五胡亂華還讓漢人從此走向落寞。其中東晉王朝的時候,晉朝本來有可能收付北方的領土,但是由於東晉皇室對謝安心存忌憚,謝安急流勇退,導致北方的土地一直無法回收。那時候北征的軍隊沒有了謝安,被慕容垂打的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東晉王朝本有可能北上一統中原,卻痛失謝安,導致功敗垂成

此前謝安曾多次打敗過前秦的軍隊,讓敵人草木皆兵,聞風喪膽。 太元三年(378年)四月,前秦徵南大將軍苻丕率步騎7萬人進攻襄陽。苻堅又另派10萬多人,分三路合圍襄陽,總計投入兵力17萬。襄陽守將朱序死守近一年後,於太元四年(379年)二月城破被俘。苻堅又派彭超圍攻彭城,秦晉淮南之戰爆發。謝安在建康佈防,又令謝玄率5萬北府兵,自廣陵起兵應敵。謝玄四戰四勝,全殲秦軍。戰後,謝安因功晉封建昌縣公,謝玄晉封東興縣侯。

東晉王朝本有可能北上一統中原,卻痛失謝安,導致功敗垂成

​ 太元八年(383年)五月,桓衝傾10萬荊州兵伐秦,以牽制秦軍,減輕對下游的壓力,苻堅派苻睿、慕容垂、姚萇和慕容等人迎戰,自己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以弟苻融為先鋒,於八月大舉南侵。謝安臨危受命,以謝石為前線大都督,謝玄為先鋒,並謝琰、桓伊等人,領8萬兵馬,分三路迎擊秦軍。十一月,謝玄遣劉牢之以5千精兵奇襲,取得洛澗大捷,秦軍折損10名大將,5萬主力。十二月,雙方決戰淝水,謝玄、謝琰和桓伊率領晉軍7萬戰勝了苻堅和苻融所統率的前秦15萬大軍,並陣斬苻融。淝水之戰以晉軍的全面勝利告終。

東晉王朝本有可能北上一統中原,卻痛失謝安,導致功敗垂成

太元九年(384年)八月,謝安起兵北伐。東路的謝玄領北府兵自廣陵北上,一路收復了兗州青州司州豫州,中路和西路的桓氏則出兵攻克了魯陽和洛陽,並收復了梁州和益州。

正是因為北伐節節勝利,司馬家和部分朝臣對謝安非常忌憚,這時謝安看出事情不對,於是找了一個藉口,主動交出權利。成為都督北伐軍事,但是劉牢在葉城被慕容垂擊敗,將進攻調整成為鞏固黃河防線。不久,謝安病逝,北伐從此作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