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挪威,浅谈:二战德国的核武梦因何而破

说起原子弹,脑海中会浮现四个国家的名字,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这四个国家对于原子弹分别有着其独有的代表性,中国在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硬是凭着老一辈科研人员坚忍不拔的精神用"算盘子"将原子弹算了出来,放眼全世界都可以称之为奇迹。美国众所周知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制出原子弹的国家,并且是唯一一个将原子弹用于实战的国家,而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核武库,至今仍然是核武力量最强大的国家,至于咱们的邻居日本则是人类史上唯一一个遭受核打击的国家。

梦断挪威,浅谈:二战德国的核武梦因何而破


原子弹因二战而诞生,二战又因原子弹而结束。说起二战还有一个国家不得不提,他就会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曾把整个欧洲踩在脚下的德国,德国在二战给人的印象一直是黑科技的产生国,轻武器有划时代的STG44突击步枪,重武器有令盟军闻风丧胆的MG34/42通用机枪,德国动物园的坦克更是几乎代表当时军工的最高水平,甚至还研制出导弹,直升机甚至纳粹钟这样的黑科技,但是当我们把这两个事件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为什么黑科技众多的德国没有研发出核弹这样几乎决定战争胜负的大杀器,德国的核武梦究竟梦断于何?

对于德国究竟为何没有研制出原子弹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几乎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我们也知道对于如此浩大而又绝密的工程来说,事情的真相究竟为何可能很难说清楚,甚至有可能历史的真相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我们只能根据有限的史料去推测。

梦断挪威,浅谈:二战德国的核武梦因何而破


原子弹首先第一位的是人才,中国能造出原子弹同样得益于当初众多放弃海外优厚待遇的科学家,20世纪,物理学几乎是德国人的天下,我们通过海森伯格关于反应堆和原子弹的理论著作,维茨泽克和豪特曼斯关于钚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可以窥探一二,德国对于原子弹的认知同样处于当时国际一流水平。而希特勒专门为研制原子弹成立了"铀俱乐部",并且德国境内铀资源丰富。据二战后被盟军俘虏的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维茨泽克说到"之所以二战德国没有研制出原子弹正是因为我们当中大部分人事实上并不想突破,我们想要研制怎么会研制不出来"。传闻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海森堡就对研制核武的计划不上心,甚至是为了世界和平而故意拖延进度,当时情况真的如维茨泽克所说的那样是不想突破而不是不能突破,《泰晤士报》曾发表文章,解密了一些二战未曾解密的史料其中就有一份波尔写给海森堡但是未曾寄出的信,信中叙述了两人见面的场景,信中海森堡并没有感到为纳粹研制原子弹而感到道德约束,虽然不能确定海森堡以后是否会良心发现,当时最起码当时的信件中海森堡表明的是一种态度。所以说在为德国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这些科学家到底是否尽心尽力可能只能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我认为之所有有这种传闻很可能时为德国研制原子弹的某些科学家为逃脱罪责或者说为凸显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而故意这么说,毕竟是人都会往自己有利的方向说。对于德国境内的其他人才,尤其时犹太人,像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向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呼吁为对抗纳粹而研制原子弹,直接促进了"曼哈顿计划"的进行。

研制原子弹需要软硬结合,缺一不可。软指人才,而硬则是指研制原子弹的相关设施。钚239要在反应堆内用中子辐照铀238的方法制取,而这个过程在需要利用石墨或者重水来控制中子裂变的速度,而德国是最先发现可以使用石墨减速的国家,当时发现并不代表能用。虽然德国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凡是科研都是不会一帆风顺的尤其是还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当时德国突然向总工艺师施密特订购了大量特殊规格的石墨,结果施密特猜测出了其用途,因此故意对石墨中的二氧化钙、二氧化硫、二氧化铁等杂质故意视而不见,也有说是美国潜伏在工厂的特工所干。因此德国所得到的石墨基本都是不合符规格的石墨,自然无法完成实验。

梦断挪威,浅谈:二战德国的核武梦因何而破


除了石墨还有一种替代物重水,获取重水的过程同样不顺利,为了保密,甚至故意将重水工厂设置在了挪威,然而还是被英国的特工所发现,英国特工联合挪威当地地下抵抗组织一同将重水摧毁。再加上前线形式紧张,无论的当时德国的经济、工业还是社会环境,面对这么一个未来结果未知,所谓的"大杀器"再也提不起任何兴趣,只能作罢。

无论过程如何最终二战德国原子弹计划破产,结果对于世界来说是幸运的,而扑朔迷离的德国核武梦破产的真相究竟如何,可能随着史料的解密逐渐真相大白,也有可能永远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中,而现代的核武成为了和平的最有力的保障,当初也许谁也没想到,人类威力最大的武器恰恰成为了人类和平最有力的保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