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 蘇軾卻借這首詩 宣示自己身處逆境樂觀豁達不妥協

端午安康 蘇軾卻借這首詩 宣示自己身處逆境樂觀豁達不妥協

時間,一點一滴消失在指尖縫隙裡,告別了爛漫的三月,暮春的落英繽紛,寂寞了四月……

或許,你會覺得有些悵惘,有時又會覺得有些蜜意,交織著對歲月的張望……

五月,是溫馨的,隨手掬得的陽光,溫暖了遠去的背影,照亮了相約的美麗;

五月,是浪漫的,暖和的風,拂去了眼角的皺紋,記住了容顏的滄桑……

情親的牽掛,解讀著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心瓣的律動,如詩一般一平一仄,記錄著點點滴滴稀稀疏疏的平凡日子……

一陣荷韻的清涼,一抹淡淡的粽香,縈繞在煙波浩渺的江南,因為與端午節邂逅而牽念,在記憶的深處徜徉……

不知不覺,走進了伍子胥悲壯的歷史,翻開了有關屈原的記憶,解讀著生命長河裡的一份悸動……

端午安康 蘇軾卻借這首詩 宣示自己身處逆境樂觀豁達不妥協

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飢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端午安康 蘇軾卻借這首詩 宣示自己身處逆境樂觀豁達不妥協

當年,蘇軾寫下這首《屈原塔》時,還是意氣風發的青年才士。這首詩可以分三段:前八句寫端午節投粽子、賽龍舟習俗與屈原的關係,次八句推測屈原塔的來歷,最後八句讚美了屈原不苟求富貴而追求理想的節操。

屈原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生於公元前340年,死於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相傳於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直到今天,在倉綠色的江流上,人們還投下飯食拯救飢餓的魚龜蝦蟹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屍體。

遺留下來的風俗成了比賽划龍舟,人們哀叫的聲音甚至要把楚地的山震裂。屈原是古時的豪邁之人,當時慷慨赴死的意圖非常強烈。世上的俗人怎麼能知道他這種想法呢,都以為屈原戀戀不捨,不願意與這個世間告別。

端午安康 蘇軾卻借這首詩 宣示自己身處逆境樂觀豁達不妥協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古往今來的人有誰是不死的?沒有必要去比較是到底是長壽好還是死亡好。人的名聲實在是不會被遺忘的,而身份財富只是短暫的榮盛。

屈原正是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即使是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氣節與節操。

比起楚地民俗,更觸動蘇軾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這首詩就像是一個預言,宣示了作者未來的志節和對人生道路的選擇。

後來,蘇軾用一生證明,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和生活理想,身處逆境而不妥協苟合,同時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始終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