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即將立法:孩子成才的關鍵在哪裡,不是學校也不是老師

1

教育部2月22日發佈2019年工作要點,提出要強化家庭教育,將啟動家庭教育法立法研究與家校共治機制實踐試點。教育部的做法顯然是抓住了教育的最基本的東西,對孩子未來發展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長期以來,中國家長把孩子成才的希望寄託於學校和老師,但無數事實證明,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便學校選的再好,老師再有名氣,孩子還是無法成才。

教育部即將立法:孩子成才的關鍵在哪裡,不是學校也不是老師

以大家熟悉的愛迪生為例,他童年的學校教育是非常失敗的,他的教育可以說全得益於他的母親,是家教成全了愛迪生。這樣的事例現代同樣也有很多,那些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除了智力因素,更多的因素還是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甚至可以下這樣的結論,一個智力平平的孩子,只要家教好,大概率會成為學霸,大概率會在未來的發展中佔據優勢。可以說,一個人才的成長是與其良好的家庭教育成正相關關係。

2

我們經常說,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孩子負責,家長懂得家庭教育的方法(家長課程學習諮詢:13566596163安琪,可加v信。),那麼孩子的成長絕不會差。如果家長無法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是將孩子的未來寄託與學校和老師,這樣的家長是無知和短視的。

沒有一個學校會為一個具體的孩子負責,沒有一個老師會關心某一個具體的孩子!學校和老師面對的是一個集體,即便對某個具體的孩子有所關照,那也是浮光掠影的一瞥。

教育部即將立法:孩子成才的關鍵在哪裡,不是學校也不是老師

有這樣一位家長,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紀律性差,老師多次找家長反映情況。但家長卻視而不見,還說把孩子交給學校和老師了,讓他們管,怎麼管都行。這位老師非常失望,問家長你平時都在做什麼?家長回答,他忙於工作。後來老師瞭解到,這位家長經常打麻將,平時很少管孩子,即便管理也是簡單粗暴。後來這個孩子走向了社會,並且滑向犯罪的深淵。一次這位家長碰到了老師,還埋怨老師當時管得不嚴厲。這位老師也不客氣,說你都不管,我為什麼要管呢?

3

這位老師的話可能是氣話,但更大的可能也是真心話,一個連家長都放棄的孩子老師是沒辦法管理的。可能很多讀者會認為這樣的老師不負責,但我想說的是,把孩子的未來寄託在學校和老師的身上才是真正的不負責。

良好的教育,應該是家庭、學校、社會三方結合,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不會有好結果。學校教育只保證大方向不錯,家庭教育才能保證孩子不掉進溝裡。那些還把孩子的未來寄託在別人身上想法的家長該醒醒了。

教育部即將立法:孩子成才的關鍵在哪裡,不是學校也不是老師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發展都不如預期,任性而為,自私自利,這都是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後果。此時教育部出臺家庭教育相關法規,相信會引起家長的重視,也會將家庭教育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