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读书入迷,好学精神感动他人

王冕(1310-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浙江诸暨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相传,王冕天生早慧,周岁就会说话,三岁对答自如,五六岁就不是一般儿童了。白天放牛时,他经常跑到私塾里去听老师讲解诗文,有次听课入了迷,傍晚时分才想起放着的牛,结果牛找不见了,回家被他父亲打了一顿。但王冕仍然不长记性,时常因为听课忘记放牛的事,他母亲对他父亲说:"这孩子想读书想疯了,咱们还是任他去吧。"王冕寄住在寺庙里,每到晚上,他都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就着长明灯的光亮诵读。大家可以脑补一下,森森的大殿里,在一具具面目狰狞的佛像凝视下,一个学龄前男孩高声诵读,会不会把人吓得魂飞魄散?

《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浙东理学家韩性听说了王冕的故事,觉得孺子可教,就收他为免费的学生,传授他《春秋》。王冕跟着韩老师读书,同时迷上了画画。他托人买来颜料、纸笔,每天下课后就去湖边画荷花。他用心观察荷花的姿态,揣摩用笔方法,甚至晚上回到寺庙,也反复研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湖中的荷花三个月后凋落了,王冕笔下的荷花却栩栩如生起来。王冕的名声传播开来,整个诸暨都知道有个画"没骨花卉"的神童。

《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永绝仕途,回归故乡隐居

王冕长大成人后,身高七尺多,仪表壮美,胡须飘逸,人们形容他"宛若天神"。青年时期的王冕常怀澄清天下之志,热衷功名事业,专心研究孙吴兵法,学习击剑,拿自己跟姜子牙、诸葛亮相比。至元六年(1340),他去大都(今北京市)参加进士科考试,这才知道在蒙古人眼里,汉族人啥也不是。元朝统治阶级的民族歧视政策让他彻底清醒了,他在《自感》一诗中写道:"此志竟萧条,衣冠混泥涂。蹭蹬三十秋,靡靡如蠹鱼。"他不愿再做蠹鱼,从此烧毁了举业文章,发誓永绝仕途。

《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他画画的声誉反而越来越大了,求他画画的人络绎不绝。蒙古贵族泰不花差遣几个粗夯小厮,大呼小叫着跟他要画。王冕益发感到被轻视,内心怒不可遏,又不敢正面发作,便于墙上画一幅梅花,并题诗道:"冰花个个团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表示自己不愿给外族统治者作画。他知道会因此得罪泰不花,就偷偷逃出了大都,一路向南走,一路游历名山大川。

《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回到绍兴以后,王冕宣称天下即将大乱。有人骂他狂妄,他反而说:"我不狂妄,还有谁狂妄?"他把母亲接到城里来奉养,他母亲却想回乡居住,他便依照屈原的样子,自己做了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买了一乘牛车,载了母亲,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挂着木剑,唱着山歌,回到他的老家会稽九里山水南村。一群孩子跟着他跑,指着他笑,他也不在乎。

广植梅花,借花草讽喻时事

水南村风景优美,一带潺潺溪水绕村流过,叠翠的山峦耸立村后,山上青竹成林,树木茂密,郁郁葱葱。王冕白天种豆植粟、栽菜种瓜,晚上读书、写诗、作画,并靠卖画维持生计。尽管王冕由画荷入手,以荷花成就盛名,但他并不拘泥于此。他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栽植了各类花卉,一则为了欣赏,二则以此为素材,创作出大量婀娜多姿的各类花卉,并借花草讽喻时事。

《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原产中国南方,不畏风霜寸雪,凌寒盛开,不与百花争艳,不与万木争春,高洁、傲骨、坚强、美丽。王冕爱梅,赞赏梅的品格,早年游历杭州时,就曾专门去林逋墓拜祭,向这位梅妻鹤子的先辈献上自己的敬意。至正八年(1348),王冕在村子里种了千株梅树,筑茅庐三间,题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

画梅题诗,追求一身清气

至正十五年(1355)正月,天降大雪。王冕早上起来,一眼就望见田野、山川都覆盖着一层皑皑的白雪。而门前那片梅林,傲然绽放着朵朵梅花,密密麻麻,簇新红火。王冕似乎能闻到飘散而来的淡淡幽香,产生了一种作画的冲动,于是走进书房,瞬时立就一幅《墨梅图》。

《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图》画的是一幅横斜梅,枝条茂密,前后错落。枝头缀满梅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绽瓣盛开,有的残英点点。洁白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照,清气袭人,深得梅花清韵。干枝描绘得如弯弓秋月,遒劲有力;梅花的分布富有韵律感,长枝处疏,短枝处密,交枝处花蕊累累。

《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图

画完《墨梅图》,王冕自我欣赏了一会儿,又在画上端端正正题《墨梅》诗一首:

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画的是梅花,写的是梅花,梅花并不以艳丽的颜色争姿斗艳,只给人间留下极其可贵的清气。不仅如此,它还把人引向清幽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冰清玉洁的品格,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天地间的清气。王冕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况,表达他孤芳自赏的真性情。他具有梅花一样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他不想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欢心。他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只愿一身清气,立于天地之间。

不合流俗,拒绝出仕为官

与一般士大夫吟咏风月、消愁遣恨不同,王冕不得不参加体力劳动,蓬头赤脚,下田耕种,栽植竹、茶、桑、麻,以维持生活,读书作画不过是他的一些农余活动。他的家境一年不如一年,冬天无棉絮过冬,草屋破漏无力修补,庄稼抗不住天旱,家中破甑无粮,老婆孩子忍饥挨饿,不得已只好采野菜充饥。著作郎李孝光看到王冕这一副惨相,推荐他做府吏,挣些银钱补贴家用,王冕却说:"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岂肯送公文做人家的使唤?"王冕的老师王艮做了江浙行省检校官,王冕身穿褴褛衣服,脚踏破鞋衲履,就去拜望王艮。王艮见他这副模样,马上替他洗尘,送他鞋子,还婉言劝他出来做官,王冕笑而不答,放下鞋子就走。

《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形象

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派胡大海进攻绍兴府。胡大海的部队驻扎在九里山时,去水南村请王冕出任咨议参军。王冕卧在床上,说我病了,不能从命。士兵们不由分说,把他抬到了天章寺。胡大海请王冕指教策略,王冕说:"大将军是有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多说。如果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如果以兵力服人,谁能心服?要我教你们杀我父兄子弟,我万万做不到。如果你真能听我的话,我希望你立即改过从善;不能听,请立即杀我。"胡大海没想到请回来一个唐僧,唠叨个没完!人是自己"请"来的,送又送不得,杀也杀不得,只得再拜领受,叫王冕不要讲话就行了。

《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浮雕

王冕其实是真的病了,在天章寺里住了没几天就去世了,享年49岁。胡大海将他葬在山阴兰亭之侧,让他长眠于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的地方,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