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佛寺84個日夜抗疫紀實

4月9日零時起,洪佛寺解除離寺管控措施,但未對外開放。被新冠肺炎疫情按下“暫停鍵”的洪佛寺,將轉向全面“重啟準備”。這不僅是人們的期待,也包含著無數佛子的心願。這一天,距離1月17日濟慈上人和洪佛寺寺務民主管委會要求封寺已經過去了整整84天。這84個日日夜夜,對於地處豫魯皖三省交界的一座豫東佛寺意味著什麼?他們經歷了什麼?解封之際,河南省宗研會人間佛教委員會帶您聚焦夏邑中國洪佛寺,看看他們疫情期間的全記錄。

洪佛寺84個日夜抗疫紀實

洪佛寺始建於公元1156年9月19日,由禪門大德祖師普庵菩薩建設,寺院開山伊始即淨禪武醫並弘,原名普庵茅棚,又名“石佛庵”。至正廿七年(公元1367年)元代末年義軍元帥、明朝開國功臣、汝南侯、夏邑縣人梅思祖命令家人在普庵菩薩親建的茅棚臥佛殿原址興建家祠堂,名曰“思祖堂”。 明洪武五年(1372年)梅思祖命家人將“思祖堂”更名為“洪武寺”,明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下旨令梅思祖將“洪武寺”更名為“中國洪佛寺”。歷史上夏邑縣曾有一個國家級的名寺,曾一度與白馬寺、少林寺、寒山寺、靈隱寺、大相國寺、白雲寺、麥茬寺、龍泉寺、法門寺齊名,被稱作中國十大寺院,就是韓道口鎮洪佛寺村的洪佛寺。據《中州緣集》記載,中國洪佛寺是普庵祖師道場、是觀音勢至應化道場、是財功德佛道場、是淨宗旃檀功德法系祖庭。

洪佛寺84個日夜抗疫紀實

不理解為什麼封寺?1月17日是北方小年,濟慈上人對大家開示,歲次庚子醫護人員會非常忙,咱們少找麻煩,自今日起寺內人員儘量少出,寺外人員儘量少進。大家當時非常不理解濟慈上人的要求,大家還是鬆了幾天,一直到己亥臘月二十八,濟慈上人發了一通火,寺院決定準出不準進,一直到今天,洪佛寺84個日日夜夜,不聚會、不過堂、不忘精進,在寺內保持三米距離戴口罩學習,併為之祈福!根據中國佛教協會“宜閉不宜開、宜散不宜聚、宜靜不宜動、宜修不宜逸”的精神,及河南省民宗委、省佛協、商丘市民宗委、夏邑縣民宗局、夏邑縣佛教協會相關通知及倡議書,寺院取消了原定於春節期間舉辦的內觀禪修、祈福法會、元宵宴等諸多活動。

洪佛寺84個日夜抗疫紀實

按照慣例,春節期間是洪佛寺香火最旺、人員流動最大的時期,各種祈福活動從臘月二十三一直排到正月十五,春節佛名聞修班報名人數已達50多人,但疫情不允許絲毫懈怠,寺院安排工作人員逐一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幫助大家瞭解疫情形勢,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

疫情期間的“非常手段”

封寺之際,寺院僧俗弟子加上滯留在寺院的信眾共25人。日常生活物資的壓力還是其次,最讓人憂心的還是如何避免人員感染。洪佛寺迅速啟動了疫情期間的特別管理,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揮綜合組。為降低人員聚集的傳染風險,將集中住宿調整為分散居住,專門騰空了上客堂的寮房作為內部隔離區備用。寺院還將全寺二十五多人分為三個組,每組設立組長,負責落實各組每日兩次的體溫監測、房間消毒、湯藥熬製、生活物資發放和心理疏導等工作,確保能關懷到寺院的每一個人。

洪佛寺84個日夜抗疫紀實

洪佛寺作為五宗六法學修寺院,素來注重四眾弟子身心能量的調理。寺院常年開設的內觀禪及按摩公益學修營,使得寺中不乏精通針灸前行禪、藥師瑜伽、心瑜伽、艾灸、按摩及各類養生功法的人才。疫情期間,寺院每日為大眾熬製湯藥,倡導大家每日堅持艾灸補充元氣,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時還特意選配了5名有從醫經驗的法師和居士組成醫療應急小組,明俠法師任組長,指導全寺做好防護工作,引導大家正確認識新冠病毒,提高健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要求所有人員出房間必須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不串寮,不結伴,覺知當下,精進修行。在佛教叢林生活中,上殿過堂、誦經禪坐是寺院日常必修的功課。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感染概率,洪佛寺決定暫停早晚課、過堂、禪坐、誦經等集眾活動,所有功課及修學皆在房間完成。除此之外,大家可以各自在寮房誦讀《心經》、《金剛經》和《藥師經》等佛教典籍,併為疫情的平息、社會的安定而虔心祈禱。

洪佛寺84個日夜抗疫紀實

濟慈上人和洪佛寺般若戒幢學佛院還發起了網絡共修,倡議佛弟子們每日堅持一經一咒一禪坐——諷誦《藥師經》一部,持念藥師佛心咒一萬聲,禪坐兩小時,以信仰的力量來緩解大眾對於疫情的恐懼,樹立抗擊疫情的堅定信心。佛陀教導我們處理擔憂與恐懼這類情緒的方法有很多。任何一種正面或負面情緒的產生,本質上都是生命能量的一種呈現,如果我們能放下對情緒的執著,即能透過現象認識到內在的本質,便能給我們帶來恆常的安祥與寧靜。住持德晟老法師時常密切關注著僧眾在疫情期間的生活狀態,並引導大家通過禮佛、唸佛、禪修等方式調整好自己的身心。妙艇法師曾經講過一個故事,當一群人一起乘船越洋,假如船遇到了風暴而所有人都在恐慌,只要有一個人能保持鎮靜,就能激勵其他人的鎮靜,一船的人就有了存活的希望。誰是那個可以在危難中保持平靜的人?在這次疫情中,因為防疫管控的原因,佛弟子雖不能深入一線與大眾並肩抗疫,但可以在寺院中,為疫情所困的所有人祈福,虔心祈願疫情好轉,祈願所有生命離苦得樂。當我們無法阻止風暴的發生,我們至少可以嘗試著安住在風暴中,成為一股安定的力量。

洪佛寺84個日夜抗疫紀實

疫情中心的“心靈淨土”。疫情爆發之下的武漢,因為封寺顯得格外的安靜,但安靜中又瀰漫著複雜的情緒,幾家忐忑幾家愁,看著報道中不斷上升的病患數字,身處於三省交界的洪佛寺三願人都很難置身事外。隨著疫情的發展,武漢各醫院醫用物資紛紛告急,想到前線的醫生們在物資缺乏的情況下,冒著極大的風險搶救病患,洪佛寺眾佛子內心無比著急,都想為抗疫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洪佛寺三願會迅速成立公益慈善工作小組,積極加入抗疫阻擊戰的隊伍,一方面負責籌集善款、採購物資,另一方面不斷聚集整合各方力量,為服務和撫慰社會大眾提供可持續的支持性方案,就此開始了持續56多天的抗疫助力行。洪佛寺的信眾大多身處疫情風暴中心,物質生活的困頓、精神的高度緊張,甚至有的親人感染離世……在種種壓力之下,不少信眾通過電話和微信向寺院各位法師求助。面對求助的信眾,僧團各位法師在做好傾聽、安撫等心理援助的基礎上,善巧地利用信仰的力量,幫助信眾面對疫情,化解情緒,調理身心,成為了不少信眾的精神支柱。寺院信眾中有心理諮詢師資格的,他們也積極投入到各種公益活動之中。

洪佛寺84個日夜抗疫紀實

疫情期間不斷有居士聯繫寺院,提出想設祈福牌位。有的是害怕擔憂,想為自己和家人祈福,有的是想替在醫院工作的朋友祈福,還有的是想替因疫情往生的人超度。當有一線醫生去世時,就有居士聯繫到寺院,希望為犧牲的醫護人員設立超度牌位。在這種情況下,寺院決定為所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患提供公益祈福牌位,同時每天為一線醫護人員、工作人員和社會大眾供燈祈福,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家的焦慮和不安,同時也撫慰那些因疫情而痛失家人朋友的人。

“絕不能辜負信眾對我們的信任”

為了力所能及地助力抗疫,夏邑縣中國洪佛寺在疫情初期發起了常住信眾捐款倡議。在佛弟子和各界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濟慈上人通過慈善總會、紅十字會,寺務管委會通過夏邑縣委統戰部捐款多筆。寺院指派專人管理善款,嚴格執行專款專用,將善款全部用於疫情防控。住持德晟老法師在寺院工作會上強調:“善款無論多少,都是大家的心意,我們一定要把它用好,要把物資送到抗疫一線,絕不能辜負信眾對我們的信任!”

洪佛寺84個日夜抗疫紀實

經過洪佛寺分佈在全國各地佛弟子的不懈努力,第一批醫療物資於1月31號由武漢的弟子送發給地處偏僻的佛寺。2月2日至28日之間,寺院通過夏邑縣委統戰部、慈善總會,分批向各單位分發了抗疫物資——向抗疫最前線負責發熱病人分流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捐贈一次性醫用手套100雙,向醫院、衛生院捐贈消毒水16桶。又分批次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捐贈一次性檢查手套1000只、一次性丁晴手套1000只、一次性向熟知的偏遠地區的佛寺捐贈口罩2000個,寺院慰問夏邑縣各村道卡點工作人員30餘次……

洪佛寺84個日夜抗疫紀實

疫情是一場深刻的集體修行。疫情之殤,讓中華民族遭遇了危難,但也創造了一個契機,展現出一個國家與民族的強大,展現出人性的光輝和中華兒女的英勇與頑強。最美逆行者醫務人員、堅守崗位的各級工作人員和挺身而出的志願者們,又讓我們處處可見佛菩薩的化現。疫情的防控在中國即將迎來曙光,但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蔓延,又提醒著我們,世間的一切彼此相關,休慼與共,同體共鳴。今天的中國正在自己的防疫經驗基礎上,積極向各國伸出援手,支援需要幫助的國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佛法精神將被更多人踐行。

洪佛寺84個日夜抗疫紀實

萬物有靈,疫情似乎給了人類一個警醒,需要以平等慈愛之心,愛護每一個生命,不該僅貪口腹之慾,大肆殺戮。疫情也給了我們一個重新反思生活與生命的機會,讓我們意識到生命的無常與珍貴,反思什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引導我們從外境迴歸自心,擁有更美好和有意義的生命體驗。疫情也是一場深刻的集體修行,幫助大家在生命解脫的層面,穿越生命的順逆境界,成就生命最究竟和徹底的覺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