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黍說市|看一季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得看二季報、三季報了

紅星資本局:聚焦資本市場,專注上市公司,提供投資參考。歡迎關注“紅星資本局”公眾號

A股盤面依然在震盪,但結構性機會也不少,這恐怕也是今後相當長時間的一種狀態,不會有系統性的齊漲牛市,也不會有齊跌的熊市,有的是結構性機會。眼下,一季報的各種預期已經反映在股票的走勢上,要抓住投資機會和規避風險,重點得看二季報、三季報了,投資永遠重視的是前瞻性,這是繞不開的人性。

依稀記得,科技股如日中天的時候,市場上看好科技股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好像不看科技股、不投資科技股,你就不配做一個合格的投資人,事實再一次給思維固化的人打臉,在A股市場,再看好的行業和個股,一定要記得估值和業績增長的性價比!如果業績增長跟不上估值提升的速度,再好的股票,終究是要跌下來或者休整的,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你看這段時間,IT設備、半導體、通訊設備、元器件、軟件服務、互聯網等科技股基本上是跌跌不休,今日,最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就是蘋果產業鏈的藍思科技跌停,跌停的原因,據說是最高150億鉅額定增嚇壞了投資者,而立訊精密、歌爾聲學等股票和藍思科技其實也差不多,這些公司的業績其實都不錯,為什麼走勢反而不行了呢?

其實,蘋果產業鏈也好,半導體也罷,本質上還是因為這些股票的估值水平遠遠高於業績增速了,即便一季報預期很不錯,但因為疫情在全球擴散的原因,產業鏈體系的某些環節斷裂了,手機的出口也大幅下滑。從現在看來,海外業務佔比比較大或者處於全球產業鏈體系中的公司,在海外疫情出現拐點之前,即便一季報業績不錯,但二季報、三季報業績預期走壞了,股價走勢也就可想而知了。

總結一句話,在海外疫情拐點出現之前,凡是海外業務佔比比較大或者在全球產業鏈體系中處於重要環節的行業和公司,接下來都要注意風險了,現在研判一季報影響的階段已經過去了,無論好還是壞,一季報都翻篇了,接下來,要重點研判二季報、三季報的業績情況。

那麼,哪些板塊二季報和三季報業績大概率會比較好呢?首先是必選內需,隨著人們出行活動頻率的提高,對必選內需的需求會提升,必須食品飲料、醫藥等;其次是一季報裡業績差得一塌糊塗,但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人們出行頻率提升帶來的業務量增加的行業,必須酒店、旅遊、商業連鎖等;再次是刺激經濟的舉措帶來投資機會,比如基建,新基建週期太長、對經濟的整體刺激作用短期還是不會非常明顯,房地產之外、和民生相關的基建投資,會帶動工程機械、水泥、節能環保等行業的估值提升。

時間過得真快,昨天市場還是擔心一季報對各個板塊的影響如何如何,如今,討論一季報的“時代”悄然過去了,我們得把眼光放長遠點,著重研判二季報、三季報了……

作者 曉蜀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蜀黍说市|看一季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得看二季报、三季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