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茶花女》:3种花的花语,揭示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李白《秋风词》


豆瓣8.2《茶花女》:3种花的花语,揭示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

上帝很有意思,猫喜欢吃鱼,猫却不能下水;鱼喜欢吃蚯蚓,鱼却不能上岸。爱情就是这样,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有情人终成眷属是美好夙愿,但爱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态。

《茶花女》可能是欧洲最凄美的爱情故事了。

豆瓣8.2《茶花女》:3种花的花语,揭示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

“因为爱,勇敢跨越门第礼教;因为误解,终生陷入悔恨遗憾,一个令人为之叹息的爱情故事……”

——威尔第

出生在法国贫苦家庭的美丽少女玛格丽特·戈蒂埃流落到巴黎之后,不幸开始了卖笑生涯,终日混迹于风月场所,游走于王公贵胄之间。

富家青年阿尔芒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她,本来已经弃绝感情的她在阿尔芒的热烈追求下重新燃起爱情之火。于是便决定离开原本混乱的社交生活,与阿尔芒找一个静谧的乡间定居。

但是他们的关系以及玛格丽特的妓女身份遭到了阿尔芒父亲的极力反对,他暗中作祟,迫使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玛格丽特不得不回到巴黎重操旧业。

不明真相的阿尔芒在盛怒之下,想尽各种办法来羞辱她,并最终使得她在贫困和病痛中黯然死去。阿尔芒在读了玛格丽特的遗书后,悔恨莫及。对于玛格丽特的辜负也成为他一生无法忘怀之痛。

豆瓣8.2《茶花女》:3种花的花语,揭示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

玛格丽特生前酷爱茶花。每逢出场,必佩戴一束。一个月中,她25天佩戴白色茶花,5天佩戴红色茶花。白色代表纯洁,红色代表热情,它们分别代表了玛格丽特性格中的不同侧面。

一束茶花的装饰也使得她在莺莺燕燕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玛格丽特去世后。阿尔芒为她迁坟,并每日让守墓人在她的墓前放上一束白色的茶花以寄托哀思。

不少人觉得,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源自社会外部压力,阿尔芒的误解、阿尔芒父亲的阻挠、周围人对玛格丽特妓女身份的歧视以及对这段感情的鄙夷。的确,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十分苛刻,更不必说对待玛格丽特这种从事特殊职业的女性。

然而,在我看来,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是其自身思想性格导致的。思想性格是内化于人的东西,它支配着人的行为方式,而每一步的行动都导向结果。玛格丽特的思想性格对她的爱情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语。正如红玫瑰象征爱情,薰衣草寓意思念 ,茶花女不同阶段的思想性格也有各自代表的花卉。

遇到阿尔芒之前,她是陷于泥淖的白莲花,周旋于王公贵胄之间却守护着内心的一片净土;和阿尔芒在一起的日子,她是隐忍的紫瑾花,沉默不语却至死不渝;离开阿尔芒之后,她是鸢尾花,渴望自由的同时又难逃绝望的爱。

(一 )白莲花:陷于浮华却不愿将就——风月场中弃绝王公贵胄的廉价感情

豆瓣8.2《茶花女》:3种花的花语,揭示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

初涉巴黎,没有一技之长的玛格丽特只能凭借绝美姿色依靠卖笑为生。她的花容月貌也使她在上流社会中如鱼得水。王公贵胄都希望接近她,向她大献殷勤。她也从不吝啬自己如花的笑靥,稍一回眸便使众人为之倾倒。

觥筹交错之间,裙摆舞动,舞步旋飞也难掩内心的孤寂。陷于城市喧嚣,游走于上流社会,却早已厌倦了都市的喧闹,感情的廉价。

面对王公贵胄一次次的示爱,她深知这种感情的虚伪与脆弱,在他们眼中,她只是被把玩的对象。

“她的身体修长,窈窕得有点过度……以致眼光无论怎么挑剔,也无从指责线条的曲折。”

“她的头发异常秀美,经过精心的修饰,显得小巧玲珑。”

姣好的面容,性感的身躯,引来众多纨绔子弟甚至有妇之夫的追逐。

然而,男性对女性的评价仅仅是从自身的喜好出发,其中对女性外表的评价占了大部分,而女性的内涵则被完全忽略。女性没有独立的地位,其作用和价值只能通过男性的评价得到彰显,这加深了男性的自我意识的膨胀,是男性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那些所谓的上层人士从来没有把玛格丽特当作一个完整的人,而只是把她当作一个玩物在手中把玩,或者当作一个艺术品欣赏。她成为了男人眼中的“他者”,她的存在也只是为了满足男人生理需求和虚荣心。

女性的“他者”身份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神话。为了惩罚人类,宙斯造出了大地上的第一个女人潘多拉(Pandora,即“有一切天赋的女人”),众神赠予她美貌、华丽装饰、妩媚与诱惑男人的力量、言语的技能,以及装有灾难、瘟疫、祸害的魔盒,却不给予她雅典娜的智慧。潘多拉成为宙斯报复人类的工具,拥有捕获男性的魅力:漂亮、性感、善于语言伪装,但她任凭好奇心驱使缺乏理性约束,她就是邪恶的携带者、象征者及希望的扼杀者。

另外,《圣经》中的偷吃禁果的夏娃和《荷马史诗》中挑起特洛伊战争的海伦都对女性的“他者”身份进行了佐证。

玛格丽特的“他者”地位使她难以真正地融入上流社会,在与阿尔芒相爱后,她由衷地希望同阿尔芒一同回到乡下,回归那种朴素又稳定的乡村生活。

“巴黎的这种生活,看起来使我十分幸福,却燃烧不起我的热情,反而使我厌烦,于是我突然渴望过上更加平静的生活,这种生活使我想起我的童年。”

与众人所认为的不同,在金钱与爱情之间,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爱情,在她心中,没有马车、钻石和披巾的朴素爱情同样幸福。

甚至,阿尔芒在金钱方面的赠与,都被她断然拒绝:“你以为我会把一部马车和首饰跟你的爱情并列吗?你以为我会把虚荣当作幸福吗?一个人毫无爱情的时候可以满足于虚荣,但是有了爱情,虚荣就变得庸俗不堪了。”

由此可见,玛格丽特具有白莲花的品格,对于王公贵胄施舍的廉价爱情,她嗤之以鼻;对于阿尔芒真诚而炽热的感情,她奋不顾身。

在金钱与爱情发生冲突时,她甚至愿意散尽家财来守护真爱,只为不让自己纯洁的感情染上金钱的铜臭。

白莲花式的品格使得玛格丽特对爱情的品质具有很高的要求,说感情洁癖也不为过。她对纯洁爱情的追求和遗世独立的品格与其身处的风月场格格不入,二者相遇必然会导致巨大冲突,冲突的巨大威力足以摧毁玛格丽特和她悉心呵护的爱情。

(二)紫瑾花:面对不公选择博爱和隐忍——奋不顾身投入爱情却因善良而自食恶果

豆瓣8.2《茶花女》:3种花的花语,揭示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

如果玛格丽特是一个纯粹的爱情至上者,一切反而简单了,她的爱情有很大可能会以喜剧结尾。

不幸的是,她并非一个纯粹的爱情至上者,她心中的挂碍比平常女性多得多。她不能抛开一切外部因素,跟随自己的内心去追求爱情,她考虑的东西太多。这也造就了她如紫瑾花般隐忍的性格。

玛格丽特的妓女身份本就使她比普通人处境艰难,在整个社会的覆压之下,有尊严地活着已实属不易,获得爱情更是难上加难。

阿尔芒是局长的儿子,体面的中产阶级,有着光明的前途,而她只是一个高级妓女。

纵使她对阿尔芒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柔情,但二人身份的巨大鸿沟决定了二人的爱情必然要面临各方巨大的压力,甚至阿尔芒的不理解和其家人的阻挠。

阿尔芒的父亲是一位循规蹈矩的人,在知道自己的儿子和巴黎名妓在一起后,他立刻赶到阿尔芒身边,并义正言辞地要求儿子离开玛格丽特。在遭到儿子拒绝后,他私下找到了玛格丽特,用傲慢甚至带有威胁性的话语呵斥、侮辱她,并要求她离开他的儿子。

“我的儿子为了您已经名誉扫地了,快要破产了。 ”

而玛格丽特面对阿尔芒父亲的无礼言行并没有针锋相对,而是拿出证据证明她和阿尔芒在一起以后,自己忠贞不渝,也没有向阿尔芒索要他无力提供的钱;另外她已经决定卖掉家具偿还债务,保证自己将完全告别过去的生活,还向他说起两个人在一起的幸福。

但阿尔芒的父亲并不关心自己的儿子幸福与否,他在意的是家族的体面,于是向玛格丽特提出了几个问题:

“你们这种感情能保持一辈子吗?阿尔芒以后会后悔吗?他妹妹怎么办?”

这几个问题使玛格丽特开始正视现实,她的爱情至上主义被击得粉碎。她可能也担心未来的某个时刻,阿尔芒会后悔。

对阿尔芒和她妹妹前途的影响也动摇了她与世俗抗争的决心。在阿尔芒父亲的粗暴干预下,她最终决定牺牲自己,成全阿尔芒一家。

“阿尔芒,我的生命在消逝了,这是注定的,我注定早夭,注定不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可我是有一丝安慰的,那就是能够得到你父亲的尊重,你妹妹的终生幸福也没有因我而受到影响和破坏,这是令我欣慰的。可是阿尔芒,我们的幸福又在哪里呢?我是没有权力去要求的,可是我有权力选择结束我的生命、结束我的痛苦。”

直到生命的尽头,她都没有抱怨阿尔芒的父亲,反而为能够得到其父亲的尊重和成全其妹妹的幸福而欣慰。这种宽容和隐忍对于一个一直遭受社会不公待遇的人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

豆瓣8.2《茶花女》:3种花的花语,揭示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

同样的性格品质也体现在玛格丽特对待阿尔芒带给自己的伤害上。

的确,阿尔芒确实是为数不多的为玛格丽特付出真心的人。

他在商店外第一次偶遇玛格丽特以后就被她的气质和美貌所倾倒。然而,当他被朋友告知玛格丽特的妓女身份之时,仍然难掩失落和悲伤。

所以,他对此一直是心存芥蒂的。就算他最终坚持了爱的追求,但这个事实始终是他心头难解的结。

阿尔芒的负面情绪集中爆发的时刻是在玛格丽特离开自己重返巴黎交际场后。他并不知道是自己的父亲逼走了玛格丽特,而一度认为是玛格丽特背叛了自己。他认为自己纯洁而无私的爱情到最后却受到玛格丽特的戏弄。

极致的爱被辜负后转化为刻骨的恨。阿尔芒带着心中的愤恨重返巴黎,一心想着怎么才能让玛格丽特感受到最大的痛苦。他成为奥林普的情夫,和奥林普一起对玛格丽特进行侮辱和攻击。

玛格丽特在此过程中身心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但她始终都没有解释。就算忍无可忍的时候她选择了向阿尔芒求饶而没有为自己申辩。她独自默默地承受了失去爱人和被爱人误解的双重痛苦。直到死去才在遗书中向阿尔芒解释了自己当初离开的原因。

“阿尔芒!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

玛格丽特如小小的紫瑾花,散落在花花草草中很难被它的猎人发现,它在风吹雨打中飘飘摇摇,默默等待,让人心疼。

她的牺牲和隐忍,尽管成全了迪瓦尔家的名声,成全了阿尔芒的未来发展,也成全了整个社会的期待,但是却让她失去了自己视为生命的爱情。我们因她的这份善良爱上她,她也因自己一味地善良妥协而摧毁了自己

(三)鸢尾花:自我意识萌发却远未觉醒——以出格言行反抗而招致更大不幸

豆瓣8.2《茶花女》:3种花的花语,揭示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

欧洲人偏爱鸢尾花,认为其象征光明和自由。而鸢尾花的花语是绝望的爱恋。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令人叹息,但是心中的自由之火仍然时隐时现。

妓女是女性悲剧的集中体现者。她们因商品化性质而成为男性用金钱可以交换之物。作为从事这样一个特殊职业的女性,玛格丽特遭到男人的轻视,女人的仇视,无论付出多少去追求自己的爱情,等待她的终究是绝望。

正如小说中杜瓦尔先生所言:“妓女都是没有心肝,没有理智的人,是一种榨钱机器,就像钢铁铸成的机器一样,随时都会把递东西给她的手轧断,毫不留情……”

在父权文化世界中,男性是主宰,是世界运行的轴心,女性是“第二性”,是附属于男性的。

卢梭在谈到妇女时认为:“妇女永远应该从属于男子或男子的见解,妇女之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听命于男子。”

社会所制定的一系列针对女性的冠冕堂皇的丑陋的社会风俗,无一不将女性的行为、道德限制在狭小的笼子里。如同中国古代专门针对女性所制定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一样,在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宣扬着女性遵守的道德伦理。

《圣经·新约》中这样规范女人:“你们做妻子的,当顺从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怎样顺从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

豆瓣8.2《茶花女》:3种花的花语,揭示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

玛格丽特背负着整个社会的覆压,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多年的交际花生活为她储备了相当数量的珠宝首饰和一笔数目可观的积蓄。其自我意识也渐渐萌发。

她意识到自己已物化为商品,成为满足男性虚荣心的附属物。

“我们不再属于自己。我们不再是人,而是物。他们讲自尊心的时候,我们排在前面;要他们尊敬的时候,我们却降到末座。”

于是她开始模仿男人的行为习惯,希望以此来获得和男人同样的独立自我。

她养成了酗酒的习惯,肆意畅饮,纵声大笑,时不时爆出一些脏话。在初见的阿尔芒眼中,“这个二十岁的美人喝酒,像个脚夫一样说话,别人讲得不堪入耳,她越开怀大笑”。可见,玛格丽特试图以逆反男性审美的方式来表达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除此之外,她还坚定地守护自身权利,凭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挑选伴侣,随自己的喜好接待来客,无论是面对德·N 伯爵的金钱攻势还是老公爵的苦苦哀求,她都不为所动,体现出一种倨傲和独立精神。

结识了心仪的爱人阿尔芒后,她对男性的模仿也未停止。玛格丽特坚持像男性一样独立安排两个人的生活,不愿让爱人有任何经济上的负担,这就打破了传统男女关系的主动与被动地位,体现了其女性平权意识的萌发。

但是,她心中象征自由的鸢尾花未曾盛放便过早凋谢。她的自我意识始终没有牢固的思想根基和强大的心理支撑,她妥协于阿尔芒父亲的阻挠和要挟,强忍悲痛放弃了自己视若珍宝的爱情,在重压之下走向了生命的终结。

结语:

她被人们称作“茶花女”,明艳、纯洁而又过早凋零。她的爱情如她的人生一样,轰轰烈烈而又短暂易逝。

她的爱情悲剧与她的思想性格密切相关,白莲花般遗世独立,紫瑾花般宽容隐忍,鸢尾花般渴望自由。

这些看似优秀的品质集中于同时兼具妓女身份的玛格丽特身上,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这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运,反而成为她追求爱情道路上的绊脚石。加上外界环境对她施加的压力,她的爱情以失败告终,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善良的玛格丽特爱得深沉却不卑微,爱得浓郁却不绚烂。妓女与贵族子弟的结合向来不被人所看好,但是爱情本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来了就是来了。

玛格丽特和阿尔芒之间无疑是真爱,然而真情在现实的物质生活和传统的世俗观念面前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他们的爱情之花不曾盛开于灿烂的阳光之下,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枯萎了,无怪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启示:

在玛格丽特温柔善良的背后是她不该承受的痛苦,是女性不得已的社会性选择。她的爱情始终冲不出世俗的偏见,在金钱主宰的商品社会更是雪上加霜。

在很多情况下,女性和男性没有爱情的公平权利,女性的爱情被社会制定了太多的规则和标准。茶花女也只能服从于社会规则,放弃自己的追求,放弃自己的爱人。她直到弥留之际还痛呼:“生命在我面前逃去,我可要把它抓住。”玛格丽特尽了她最后的气力向社会发出了哀求。但她永远不会明白在爱情面前不是阿尔芒抛弃了她,而是女性的地位让她输得一干二净。玛格丽特在爱情上的凄惨遭遇是男性权力至上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